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打嗝不停,艾灸可止

打嗝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出现,比如吃得过快、过饱,情绪太过紧张激动,摄入很热或冷的食物饮料,或者呛了凉风,都可能出现打嗝。

 

连续打嗝,在中医里称为呃逆,古称“哕”,是指气逆上冲,出于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止。如果在很重要的场合里打嗝不止,会使人十分尴尬。

 

民间常用一种“惊吓止嗝”的方法,原理就是惊则气下,使气下行,从而制止打嗝,但这种方法不适用于老年人、儿童及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过度惊吓可能会引发严重后果。那么这些人发生呃逆怎么办?按压两个穴位——攒竹穴翳风穴,可以帮到忙!

 


攒竹穴位于面部,当眉头陷中,眶上切迹处。它是一个非常好用的止呃逆的穴位,在发生呃逆的时候,用双手拇指重按双侧攒竹穴,由轻到重持续按揉几分钟,经常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按压攒竹穴特别适用于改善宝宝呃逆。当宝宝打嗝不止,小小的身体一颤一颤的时候,家长们别提多心疼了!但是宝宝太小不适合用其他办法止嗝,这时就可以用两指按压宝宝双侧攒竹穴,帮助止嗝。

 

 

如果按压攒竹穴不起效果,那么试试刺激三焦经上的翳风穴,此穴位于颈部,耳垂后方,乳突下端前方凹陷中。

 

中医认为,呃逆无外乎气机逆乱所致,三焦是水火气机运行的道路,三焦经又是主气所生病者,故按压三焦经的翳风穴可止呃逆。临床观察显示,一些按压攒竹穴无效的患者,按压翳风穴能够取效。

 

所以说,如果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呃逆,可以用按压攒竹穴翳风穴的方法来临时解决。若经常性呃逆,则还是用艾灸调理,《灸绳》中提到:

 

在所遇8例呃逆患者中,取用攒竹与膈俞,亦可有效。而内关与公孙,上下同取,针刺或点灸,效果较佳。

——《灸绳》


攒竹穴是止呃的经验穴,膈俞为膀胱经穴,位于第七胸椎棘突旁, 主调理脾胃、降逆和中,为临床改善呃逆之要穴,《针灸大成》记载此穴“主吐食翻胃”。加灸内关穴公孙穴,可以宁心安神、和胃降逆。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临床军医杂志》曾收录《艾灸中脘穴治疗呃逆150例》一文,里面以150例呃逆患者为例,艾灸中脘穴之后显效。


文里是这么叙述的:本组男106例、女44例;年龄17~48岁,平均22岁。病程1h~3d,临床均表现为胸胁胀闷,呃逆连连,不能自制。


将艾条点燃后放于患者中脘穴……结果136例均在1~2次治疗后治愈。                        


由此可见,艾灸有温中散寒、降逆止呕、解痉之功,里面提到的中脘穴为胃之募穴,同时也是任脉与手太阳、阳明、少阳经之交会穴,主调理胃之气机,所以出现呃逆也可艾灸这个穴位。

 


另外,根据局部与远道循经的有效配穴法,中脘还可以与胃经之下合穴——足三里配合应用,可和胃降逆、通阳理气。

 


最后,据《健康时报》提醒,引起顽固性呃逆的原因很多,胃癌也是其中之一。这是因为胃癌可致消化不良、上腹胀满,进而引起嗝声不断;或者是肿瘤引起胃扩张,刺激迷走神经而引发打嗝;再者就是癌肿直接侵犯迷走神经或膈肌引起打嗝。

 

因此,如果频频打嗝应提高警惕,尽快到医院做相关检查。

 

参考资料:《中国中药杂志》、《灸绳》、《临床军医杂志》 、《健康时报》



艾艾君给你送福气来啦


2019,艾常在,好运常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分享一个能治心疾,又能“出气”的穴位
灸法治愈顽固呃逆 (打嗝),原来艾灸比打针吃药还管用
顽固性呃逆怎么办?灸灸试试看,效果还不错!
案例分享|呃逆不止,五穴治愈
今天所说的治疗呃逆的穴位即是攒竹穴
艾灸膻中的神奇功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