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晓棠与京剧有缘

王晓棠与京剧有缘

吕铭康

生于1934年的王晓棠,是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曾任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八一电影制片厂厂长少将军衔。有幸结识她时,那是1983年元月的北京,我当时正为所在工厂出差来京。这是在她集编、导、演、唱为一身的电影《翔》公映不久的一个晚上,天气是格外的寒冷。下榻在复外招待所(全称:复兴门外招待所),因为当时我曾兼任过《青岛电影》月刊的主编之一。她丈夫言小朋听说后,就到“音同字不同”的阜外招待所(全称:阜成门外招待所)找我,结果是阴差阳错。次日,言少朋终于找到了我,希望能去采访一下王晓棠。事先约好,来到他们当时在公主坟的新居。他们是刚于半月前才搬进了八一电影制片厂院内的新建宿舍。室内完全是刚刚安顿下的情景,电视机连电源还没顾得接上呢!非常兴奋能够有机会与我仰慕已久的大明星面对面,真是求之不得。那时,时年49岁的王晓棠刚刚被平反昭雪后不多久,刚强、坚毅、认真、爽直的性格,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正好她的丈夫言小朋(时年571992年病逝,享年67)也在家,我就同他俩畅谈了一个晚上。

王晓棠出生于河南开封。抗战爆发后,随父母辗转入重庆10岁那年,在重庆巴蜀学校读书,就已经展现出了惊人的表演天赋。在父母的帮助下,师从著名京剧演员郎定一。天赋出众的她,很快就掌握了京剧的演唱技巧,那时就京剧《打渔杀家》《铁弓缘》唱有模有样。后又回到老家南京  ,再迁杭州。因受家庭熏陶,从小就拜师学唱京剧。毕业于浙江省立中专,一直在不断努力自学京剧。

我记得,我们话题除了她拍的电影,再就是京剧。王晓棠告诉我,在她还是在重庆读小学的时候,酷爱京剧的父母就给她找了京剧老师,让她在课余时间学习梅兰芳的梅派,还有程砚秋的程派。那时王晓棠已经是很有水平的小京剧票友了。

那么,她是如何步入艺坛的呢?原来,她中学毕业后,就立志要,做一个京剧旦角演员。1952年,王晓棠为了梦想成真,就瞒着自己的父母杭州来到上海,一个偶然的机会,认识了早已遐迩闻名的电影明星赵丹、王宗英夫妇。正好北京的解放军总政文工团的话剧队的黄宗江和京剧队的言小朋来上海招收文艺人才。黄宗英就极力向当时作为带队主考官的亲哥哥黄宗江推荐王晓棠。结果当黄宗江和言小朋,一见到这个长着一双会说话的大眼睛的漂亮的姑娘,而且还当场即兴声情并茂地演唱了京剧《拾玉镯》《凤还巢》和《锁麟囊》,都感到喜出望外。赵丹也欣喜地对王晓棠说:“你的选择是对的,学京剧多好啊!”就这样,年仅18岁的王晓棠终于正式参军,成为了总政文工团京剧队的演员。她唱花旦,成功地主演过《穆柯寨》《拾玉镯》和《铁弓缘》等戏。

1955年,王晓棠刚刚拍完电影《神秘的旅伴》21岁的她就与30岁的言小朋喜结良缘。而言小朋乃是京剧言派老生创始人言菊朋的幼子,这样她就成了言菊朋的小儿媳妇了言小朋本是京剧武生演员,后也拍了电影。他大哥言少朋和大嫂张少楼是著名京剧老生。大姐言慧珠是梅兰芳最优秀的弟子,大姐夫俞振飞的著名的京昆小生大师。二姐言慧兰,是评剧演员;二姐夫“后四小名旦”陈永玲是青岛人,当年就住在青岛市观象一路19号。她的大伯哥言少朋从1955年初到1962年秋,就一直是青岛市京剧团的领衔主演、大嫂张少楼也于1957年加盟该团他俩为京剧言派的中兴是功不可没。

这么一来,王晓棠确实与京剧有缘,她前些年还登台清唱过程派戏呢!

王晓棠又是怎样涉足影坛呢?她回忆道:那是1955年的一个清晨,她正在总政文工团的院子里练功,刚好被前来为电影《神秘的旅伴》选拔演员的长春电影制片厂电影导演林农遇上了。林农慧眼识珠,决定由这位从未演过电影的小姑娘王晓棠,在他导演的这部片子中扮演女主角——彝族小姑娘小黎英。电影在全国放映后,大家都对王晓棠的杰出表演给予了高度评价,一致认为:中国影坛又出现了一颗璀璨夺目的年轻女明星。

王晓棠又于1957年拍了《边寨烽火》,更是好评如潮,蜚声影坛。1958年调入八一电影制片厂(言小朋也进了八一厂做演员)。从此,正式开始了她的电影生涯。也就在这一年,王晓棠和王心刚主演一部反映人民海军英勇善战的故事片《海鹰》,外景都是在青岛拍摄,其中不少就是在莱阳路8号(现海军博物馆)的院内。

王晓棠《神秘的旅伴》

王晓棠《野火春风斗古城》

就在王晓棠主演了电影《野火春风斗古城》好评如潮不久,并且即将获得电影百花奖的最佳女演员奖,开始所谓“破四旧”遭到了严重迫害。1968年,王晓棠被“专政”,并被“勒令”交代“窝藏反革命大字报底稿”的“罪行”。王晓棠一口回绝:“我不能诬陷别人,也不能说不负责任的话。”于是,钢丝鞭、大木棍狠狠地打在她的上。“专案组”的人还认为,一个娇嫩的女演员肯定一打就会招。不料,王晓棠尽管遍体鳞伤,却始终只有两句话:“没有。”“不知道。” 1969年12月被“特殊复员”到北京远郊怀柔县,和丈夫言小朋双双到怀柔林场劳动改造,在这里整整度过了她人生的黄金6年。1974年,王晓棠唯一的17岁的爱子言群突然患病,由于在林场得不到及时有效治疗,导致病情不断恶化,几个月后就去世了。后来王晓棠曾回忆说,在儿子生命的最后前三天,他没有一句对生活的抱怨和对死亡的恐惧,他拉着妈妈的手说:“妈妈,我大概只能吃几个饺子了……我的画也没有画完……”直到今天,儿子用过的玩具、画过的画,王晓棠都保存得完好如初,这是这位母亲一生中最珍贵的东西。后来,她给我寄照片的信封右下侧都写着“小群寄”,可见她的母子情深。丈夫言小朋已于1992年病逝,迄今她一直是孑然一身。60年代末,最令王晓棠感动的是,一天她从“专政队”干完活回家,发现门里地上有一封信:“大姐,我们夫妻俩都是工人,就在八一厂附近住。看见大姐干的活是苦的,身体是累的,我们特别心疼。大姐演的电影我们都看过,听说您跟银环一样的坚强我们每月从工资里匀出一个人的工资和粮票给大姐,大姐保养好身体,将来好为我们演更多的好电影。”对此,王晓棠一再表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她当时的这句话,都成了我一生的座右铭。

王晓棠、言小朋

为此,回到青岛后就撰写了《从京剧舞台走上银幕——访王晓棠》,发表在1983年1月29日的《青岛日报》。

改革开放拨乱反正,王晓棠获得了新生。也就在我采访她的翌年——1984年,她50岁走上了导演岗位,执导了《大转折》《大进军》《较量》等一大批极具影响力的大片。1988年,王晓棠出任八一电影制片厂副厂长。1992年9月,担任八一厂厂长和党委书记时将近60岁,1993年还成为了中国影视界的第一位解放军少将。2001年,王晓棠自编自导的,反映海峡两岸同胞的亲情乡情爱情的电影《芬芳誓言》,荣获当年百花奖的最佳影片奖和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编剧奖以及华表奖。2002年荣获意大利 “第三个千年国际奖”。2005年,中国电影诞辰百年之际被评选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电影艺术家”,“中国电影百年百名优秀演员”。2009年8月获得中国电影表演学会终身成就奖。虽然,王晓棠一生历尽坎坷起伏,但她终于在演员、导演和行政这“三部曲”中,为自己画上了一个最漂亮的句号,可谓:“傲视群芳,俏也争春”。当然,她与京剧艺术是有缘的!

2023-5-28 青岛 夹缝斋

(吕铭康: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影坛的一颗“恒星”,“最美少将”王晓棠跌宕起伏的一生
【引用】记忆中的老影星之一美丽少将王晓棠
【共和国电影明星】王晓棠
王晓棠:痛失爱子后丈夫早逝,一生命运曲折,88岁依旧优雅坚强
她曾是中国最美女演员,是无数60后心中的女神,89岁却活成这副模样......
著名演员王晓棠:痛失儿子后丈夫又早逝,伤痛经历伴随她的一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