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作文写作系列:第四步 开始写
在列好提纲基础上写作文,就变得容易多了,只需按照提纲思路把素材写出来即可。
列提纲,解决了段落以上的问题。具体写作则重点关注段落内部和句子内部的问题。段落内部,包括段落首句如何起笔,中间如何转换,素材如何裁剪、表述,结尾如何收笔,如何转换到下个段落,等等;句子内部,包括句子结构、修辞手法、词语选择等。
写作过程中,要关注五个方面:
一、要注意把握段落的特点
(一)段落是一个想法单元。同一段落中的内容总体上需要具有同质性、一体性。但也要注意,如果机械地使同一段落中的内容是同质的,则会显得很呆板。
(二)段落是一个韵律单元。一个段落中呈现的韵律格调应该相对地统一。如,高中课文《荷塘月色》的最后几段关于采莲的描写,呈现出一种欢快、热闹的韵律格调,与前面的静谧、内敛的格调就完全不同。这种韵律格调的变化,能使文章的美感更丰富。
(三)段落是一种结构特点。分段可以让读者休息。一个段落就像一口饭,段落之间的分隔——那可爱的空白区间——让读者有机会消化前面的内容。
二、要科学设计段落间的衔接
(一)扣子式衔接
通常下一段的开头,是对上一段末尾的话进行说明、解释或论述,从而扣住上一段。也可以说,上一段末尾留下一个小悬念,下一段随即展开叙述说明。这种衔接方式,前后段落在逻辑上、或内容上是紧密关联的,像扣子一样紧紧扣住。比如,
“他看上去更像一个地道的湖南农民,这使我想起了农民送给他的'泥腿子专家’'泥腿子院士’的称谓。
挽起裤腿走下稻田,是人们从播种到收获季节见到的袁隆平最标准的'形象’......”
“他在1961年发生'天然杂交稻株’的往事,注定要成为世界农业史上的经典事例。
那是1961年7月的一天......”
“他屏气静神地伸出手,欣喜地抚摸着那可爱的稻穗,激动得几乎要喊出来!
这是一株奇特的稻禾......”
“我心里无声地呼喊着:'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恰恰在此时,爱的光明归到了我的身上。
我觉得有脚步向我走来,以为是母亲,立即伸出双手。一个人握住了我的手,把我紧紧地抱在怀中。我似乎能感觉得到,她就是那个对我启示世间的真理、给我深切的爱的人——安妮·莎莉文老师。”
“我一下子理解了语言文字的奥秘了,知道了'水’这个词就是指正在我手上流过的这种清凉而奇妙的东西。
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二)顶真式衔接
借鉴顶真的修辞手法(上句的末尾作下句的开头),来衔接段落。比如:
“总之,台儿沟上了列车时刻表,每晚七点钟,由首都方向开往山西的这列火车在这里停留一分钟。”
这短暂的一分钟,搅乱了台儿沟的宁静。”
“不过,我的红夹克倒是名牌,因为只有那个牌子的式样看来最保守,不怪形怪状。我本有一件,后来在电视中看到郝柏村也穿了一件,我大为着急,因此把同样的都买来了,现在一共四件,可穿一辈子,死后还可留给我儿子。
我儿子戡戡四岁半,女儿谌谌两岁半......”
“摸索着捡起了一截小竹片,选定最接近的一道声穴,于是我重温了儿时的故事。
童年时,我是斗土蜢的能手。”这也算做顶真式扣子。”
(三)反复式衔接
在每段开头句子中,反复使用相同的词语、句式等,使不同段落间紧凑衔接起来。可以理解把段落看成一颗珍珠,通过反复使用相同的词语、句式等,把这些珍珠串联起来,成为珍珠项链。相对于扣子式、顶真式衔接,反复式衔接各个段落的内容上,独立性相对较强,相互间未必有明显的、或严密的逻辑关系或内容关联,只是人为把它们串联起来而已。
如,高中课文《故都的秋》中,
第4段,“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占缀。”
第5段,“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尔后下面几段零碎地插入人的对话。
第9段,“北方的果树,到秋来,也是一种奇景。”
通过“也是”“更是”“也是”这些词的使用,使文章的主体部分紧密结合起来。
在现代诗中,这种反复式衔接的方式也用得比较多。
如高中课文《细烛》中,每个段落开头,都是“红烛啊!”。这里每段均以“红烛啊!”开头,诗的中心聚焦,并在情感上不断强化。
如九年级课文《周总理,你在哪里》,第2、3、4、5段开头分别为:“我们对着高山喊”“我们对着大地喊”“我们对着森林喊”“我们对着大海喊”。这也是反复的一种变形。
(四)时序式衔接
使用时序词衔接前后的段落。
如,七年级课文《雨的四季》中,用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四个时序词衔接四个段落。
如,九年级课文《乡愁》中的四段开头:
第1段开头:“小时段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第2段开头:“长大后 乡愁是一枚窄窄的船票”
第3段开头:“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第4段开头:“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五)联词式衔接
使用“其实”“当然”“可是”“不过”“于是”“因此”“然而”等联词关联前后段落。
这种衔接方式,与扣子式衔接具有共同点,即前后两段之间存在逻辑上、或内容上的关联,可以说本质上是一样的,只是形式上有一点差别。扣子式衔接是直接衔接,并且重点在对前段末尾做说明、解释和论述;联词式衔接,以一个联词开头进行衔接,不关注前后段落在逻辑上、或内容上具体是什么关系。如,
“也许她没有接到我的信,我这样想,否则她是不能不来的,她是我妻,我知道她最清楚。也许她没有赶上时间,我又这样想:那么我在路上可以看见她。
于是,我提着包袱,慢慢向东面山下自己的家里走去。”
“我认为,死是悲哀的,无奈的,无助的。拿它一点办法都没有。
因此,在死的面前,我感到绝望......”
“我跟母亲开玩笑:'爸就是不精灵鬼怪,所以不会想歪路娶小老婆,这,也不是妈您前世修来的福啊!’
真的!父亲虽有音乐家的天赋,可是,没有艺术家的浪漫......”
——摘自《语文一本通》第十一章“作文写作的科学方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读写互补 赏评结合”走稳作文之路
我们这样教孩子写作,有效有趣|“仿写入门 勤写生花!”
黄老师讲作文(2):中考作文的临门一“招”
小学生作文不妨从“抄”开始
作文写什么?怎么写?
寒假 | 四年级下册写作练习指导:我的乐园,怎么写得新颖独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