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隐含地表达观点
userphoto

2024.04.30 江苏

关注

这是《高考议论文写作深讲课》中介绍的关于观点的拓展写法的第二种写法。

在《高考议论文写作深讲课》中,我们反复强调,观点是议论文之眼,对于议论文写作是非常重要的。

在绝大多数议论文中,都是明确、直观地提出和描写作文观点的。事实上,也可以不明确地提出和描写观点,而是隐含地表达观点。比如:

例文

渺小与不朽

1.两千多年前,有一位渺小的诗人,历史的尘埃拭去了他的姓名,却盖不住他不朽的诗句: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2.多少年来,多少中华儿女就如这位诗人所写的一般,耕地,织衣。在漫漫的长夜里,期待忙碌的黎明,薤上露,露沾衣,衣不惜,愿无违,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渺小而不朽的涟漪。

3.然而,两千多年后的今天,随着时代的进步,我们却忘却了劳动……

(这是一篇作文的开头前三段)

这三段文字中,第1、第2段,采用了素材+分析的结构,我们看不到哪句话是提出观点的句子,也就是说,在这两段文字中,并没有明确地提出观点。准确讲,是作文在这三段文字中,并没有明确地提出观点,而是把观点隐含在素材和分析中了。

这篇作文的作文命题是要求论述劳动的。很显然,前两段文字褒奖了中华儿女千年的劳动习惯,隐含意思是劳动很重要,要积极劳动。同时,第3段是个转折,“然而,两千多年后的今天,随着时代的进步,我们却忘却了劳动……”,反向推导回去,便能清楚第1、第2段隐含表达的观点,就是强调劳动很重要。

因此,第1、第2段立论采用的是素材+分析+隐含观点的结构。在结构上仍然是我们前面介绍的结构,但是观点不是明确提出的,而是在素材和分析中隐含表达的。

从这里可以看出,写作文时,可以把观点隐含在素材与分析中,不明确地提出。这种隐含表达观点的方式,虽然没有明确地提出观点,但是读者能够从文字中很明显地感受到考生想表达的观点。也就是说,这种写法看似没有明确提出观点,把观点隐含在素材与分析之中,但其实读者能够从素材与分析中无需猜测地、明显明白地感受到观点。如果需要读者详细分析、仔细推导,才能搞清隐含表达的观点具体是什么,则这种隐含表达观点的写法是失败的、有问题的。这点务必要注意和避免。也就是说,当我们不明确提出观点,而是隐含表达观点时,必须要让读者能够从素材与分析中无需猜测地、明显明白地感受到你想表达的观点具体是什么

——以上内容摘自《高考议论文写作深讲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议论文素材运用的“四大定律”
作文好开头结尾议论文
四种被重点中学秘不示人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通用模式
让议论文的事与理有机融合 >> e学微刊
优化作文结构的实用技巧
课本中议论文素材的运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