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教学勇气》前言导言读书笔记

2023-003

读书系列03

2023年1月14日—1月24日,我本着“从经典中汲取营养,在分享中结识朋友”的目的跟随靳伟老师共读《教学勇气》。我从读书会的组织、书友的分享、靳老师的点评、复盘总结中学习了很多。于是,我决定用诚实的重读《教学勇气》来纪念本次读书活动。带着“教学勇气”开启2023年!

《教学勇气》前言导言读书摘记

1、这本书适合这些教师:他们体验过快乐和痛苦的时日,而且其痛苦时日承受的煎熬仅仅源自其所爱。本书适合这些教师:他们不愿意把自己的心肠变硬,因为他们热爱学生、热爱学习、热爱教学生涯。———— 帕克 · 帕尔默(本书作者)

2、我要弄清楚到底为什么教学总是令我既兴奋又恐惧。我探索着教师生活的内在景观,由内而外,清晰地揭示智力、情感和精神的互动状态如何使我们的工作达成或走样。我要探寻出加深自我理解的方法,进而深化任何像我一样关心教育的人的教学实践。

3、我预感到,我们的社会将愈来愈沉迷于教育的外部价值 — — 包括那无情而又愚蠢的标准化测试 — — 我深感其对教育的冲击。我要寻求一些方法来保护和支持位于真正的教学、学习与生活之核心的心灵旅程。

4、写作帮助我发现我对某事的所感及所知,因为后续的每次修改都推动我进入更深层的发现中,而不知何时停止。

5、对于我和学生之间的文化鸿沟,我也完全没有准备,因此,我没法跨越这文化鸿沟进行教学。我对于他们—— “他者” ——的亲身体验和了解的缺乏,导致我自身的“建立联系的能力”——《教学勇气》中的一个关键概念—— 频频不足。更糟糕的是,我花了很长时间才承认和修补自己的无知。

6、个人与其专业不能分离,不管是在黑暗还是在充满阳光的日子里,“我们都要教导自己认识自我”。

7、在与来自密歇根西南部的22位从幼儿园到高中12年级的老师们一起工作的过程中,我成了“向内心世界探索”的领路人,用静修会的形式帮助他们探索自己生活的内心景观。静修会按照一年四季的周期,两年共办了八次,每个季度都花上三天时间。

8、我得知,太多的公立学校的教师不得不在令人气馁、饱受压抑,甚至是残忍的条件下工作;我得知,这些善良的人们自发自觉地想办法求生存,而不是坐等别人的援助;我感受到他们心灵深处的、让他们面对再大困难也坚守课堂的献身精神, 这种精神,就是为我们孩子们的福祉所作的神圣承诺。

9、我和这些公立学校的老师一起走过的两年,使我坚信,他们和他们的亲人才是我们这个时代真正的文化英雄。他们每天要跟那些为社会病态所伤害的孩子们打交道,而且除了他们没有谁决意医治这些社会病患。他们每天还因所谓的种种不足和失败而遭受政府官员、公众和媒体的斥责。然而他们每天仍然对学生敞开心扉,期待以心灵影响心灵,帮助学生们同样敞开心扉。

10、激情:这个词,既可指强烈的爱,亦可指极端的痛苦,或两者兼而有之。这两种情感不仅在语言上相伴同行,在生命里也是相伴同行的。

11、我曾凭直觉预感,教育将更加痴迷于外在的价值,从而挤掉支持教师和学生内在生命价值所需的空间。如今我伤心地发现,这不祥的预感竟如此准确。……那过分的“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No Child Left Be- hind) —— 一套一直都在严重挫伤教师士气、窒息真正的教与学而又毫无事实依据的法案 — — 就是只关注量化衡量而轻视真正意义之思维模式的不可避免的后果。

有人说:我们需要量化指标,我们需要细称精量,以加强和实施 教育问责。我的回答是:当然,我们确实需要细称精量,但必须具备 三个至今我们尚未具备的条件。一是,我们要测量考核真正教育情境中值得测量考核的东西,死记硬背在真正的教育情境中是无足轻重 的;二是,我们要懂得怎样测量考核我们准备测量考核的东西;三是,我们要重视那些可测量、可量化的东西,更要重视那些量化工具测量不到但同样重要或者更重要的东西。

12、如今我们所做的,比如测试语言技能,无非是说,在语言技能方面这个孩子值“76块砖头的重量”,而那个孩子值“83块砖头的重 量”。但是我们仍然不知道这些砖头的重量,况且各种情景所用的砖头种类也各不相同!

13、每一种因“心灵召唤的理由”而吸引人们从事的专业,也是人们和他们的工作因失去心灵而饱受煎熬的专业。跟教师一样,他们也在问:“我们怎样才能重拾心灵, 从而拥有完整的心灵向他人敞开呢?”向他人敞开心灵,正是当初吸引他们承担教师工作的理由。

14、拜瑞克和施奈德也发现,教师和学校行政管理者之间、教师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信任关系,相当具有有效地抵消外部影响因素的能量,而这些外在因素往常被认为是影响学校很好地服务于学生的主要决定性因素。

……

如果把学生教育好的本领取决于人际间的相互信任,那么,人际 间的相互信任又取决于什么呢?很明显,取决于一个教育者对他/她 自己的生命“探索内心景观”的能力,凭此学习如何以善于保持信任 关系的方式来协调处理这个复杂棘手的领域。

人际间的相互信任建立在人的内心活动上,诸如同理心、承诺、悲悯、耐心以及包容能力。一旦忽略对教育成功很关键的心灵工作,无视培养上述这些性情品质所必需的心灵工作,忽视抵制种种损害这 些性情品质所必需的心灵工作,内在的心灵工作没有制度支持,那么 这个关键的变量只能听天由命。我们都清楚在一个不断腐蚀信任的文 化里,它会面对什么命运。

谁不知道你可以向相互不信任的一群人提供最好的方法、最新的设备和大撒金钱,但结果依然凄惨?

谁不知道相互信任、紧密合作的一组人, 即使没有充足的资源,照样能拿出卓越的成果?

15、我们持续不断地屈服于制度控制的虚幻错觉,即人心的逻辑与真实世界的运作是不相干的,真实世界的运转必须产出硬性规定的“底线”。……“信任对于推动和激励展现成果的重要性”……“从政策层面,我们要经常留意,学校的每一项新举措对校内人际关系信任可能是促进还是损害。”

16、按照他们的提议,我们不妨就从“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法案开始,看看这个法案到底对于学校内的信任关系产生了些什么影响。一旦我们认识到它造成的危害 ——并且认识到当我们忽视心灵的互动和能量时, 一个机构追求使命的能力会遭遇什么后果——我们就可能学会如何制定有效促成真正教育改革的政策,因为这样制定出来的政策对“我们天性的更佳角度”具有感召力,真正扎根于我们对于世界运作共识的情理中,也认真对待师生们生命的内在景观。

17、“探索教师生活的内在景观”使我们复归本性,扎下根基,重获新生,再面对我们生活的外在景观。当我们真正全心投入感召我们的工作中,我们就能再一次把我们的心献给我们的学生、我们的同事、我们的学校,以及我们的世界——一个冷酷无情、只向发自内心的受惠慈悲恩典的美德低头的世界。

18、既坚持关注教学实践,又坚持集中探索通往内心生活的途径,我所见过的富有献身精神的教师的内心生活是向各种途径敞开的。

19、罗伯特理解内心生活以及这种内心生活以其罕见的深度和激励力量对行为世界的影响。我深深感激他的洞察、友谊和见证。

20、我是用心的教师。有时在教室里我忍不住欢喜起来。真的,当我和我的学生发现可探索的未知领域,当我们面前展现出曲径通幽、柳暗花明的一幕,当我们的体验为源自心灵的生命启迪所照亮,那时, 教学真是我所知的天下最美好的工作。

21、然而,在另一些时候,教室毫无生气,充满痛苦和混乱——而我却对此无能为力——此刻所谓的教师就像无处藏身的冒牌货。于是敌人无处不在 ——那些格格不入的学生,那些我自以为熟知的学科,还有那有赖此业谋生的个人苦衷,都与我作对。

22、当你非常热爱你的工作——如许多教师所做的那样——摆脱困境的唯一途径是深入地了解教学。面对教学中的困惑,我们须知难而进,而非逃避,对其更好地理解和更得体地协调,不仅仅是为了守护自己的灵魂,更是为了爱护学生的心灵。

23、教学中的困惑有三个主要原因,前两个是老生常谈,第三个原因最根本,却很少为人所重视。首先,我们教授的学科像生命一样广泛和复杂,因此我们有关学科的知识总是残缺不全,无论我们自己如何致力于阅读和研究,教学对控制内容的要求总是使我们难以把握。其次,我们教的学生远比生命广泛、复杂。要清晰和完整地认识他们, 对他们快速作出明智的反应,需要融入鲜有人能及的弗洛伊德和所罗 门的智慧。

24、就像任何真实的人类活动一样,教学不论好坏都发自内心世界。我把我的灵魂状态、我的学科,以及我们共同生存的方式投射到学生心灵上,我在教室里体验到的纠缠不清只不过折射了我内心的交错盘绕。从这个角度说,教学提供通达灵魂的镜子。如果我愿意直面灵魂的镜子,不回避我所看到的,我就有机会获得自我的知识——而就优秀教学而言,认识自我与认识学生和学科同等重要。

25、事实上,认识学生和学科主要依赖于关于自我的知识。当我不了解自我时,我就不了解我的学生们是谁。我只会在我经受不了检验的生命的阴影中,透过重重的墨镜看学生 ——而且当我不能够清楚地了解学生时,我就不能够教好他们。当我还不了解自我时,我也不能够懂得我教的学科——不能够出神入化地在深层、个人的意义上吃透学科。我只是在抽象的意义上,遥远地、视其为疏离于世界的概念堆砌一样看待学科,就像我远离自己的本真一样。

26、“认识你自己”的要求既不是自私也不是自恋。作为教师,无论我们获得哪方面有关自我的知识,都有益于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和学术。优秀教师需要关于自我的知识,这是隐蔽在朴实见解中的奥秘。

27、本书探索教师的内心生活,同时也提出如何使教师的灵魂从孤独分离中走出来的问题:教育以及有关教育改革的公众对话中,教师的自我内心世界怎样才能成为正当的话题?

28、教与学对于我们个体和集体的生存,对我们的生活质量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我们不拓展教与学的能力,复杂、混淆、冲突缠身的快速变化将会损耗或拖累我们。与此同时,抨击教师成了时尚。教师很容易成为被攻击的目标,因为他们是如此普通且无反击之力的群体。我们责备教师不能够医治那谁也不知道如何医治的社会弊病,我们坚持教师要即刻采纳多由官方的万能机器最近编制的任何“解决方案”,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大挫了那些有能力帮助我们寻找出路的真正的教师的锐气,甚至使他们变得束手无策。

29、如果我们继续让称职的教师应当依赖的意义和心灵缺失,仅仅依靠增加拨款额、重组学校结构、重新编制课程,以及修改教科书,改革永远不能够成功。教师确实应该得到更多的补偿,从官僚制度的困扰中解脱出来;我们应赋予其学术管理方面的职责,为他们提供尽可能好的方法与材料。但是,如果我们不能珍惜以及激励作为优秀教学之源泉的人的心灵,提供上述所有这一切都不能改变教育。

30、我们大多数人要共同问询“是什么”的问题——我们应该教什么学科?

然后讨论更深入一点,问询“如何做”的问题 —— 教学搞好需要什么样的方法和技巧?

偶尔,会再深入一步问询“为什么”的问题——们教学是为了什么目的,要达到什么目标?

但是,即使有我们也很少问到“谁”的问题——教师的自我是什么样的?自我的品质是如何形成或缺失变形的?如何因我联系于我的学生、我的学科、我的同事以及我的整个世界的方式而形成或缺失

变形的?教育制度如何能够支持和增强孕育着优秀教学的自我?

31、要充分地描述教师内部景观图画,必须把握三种重要通道 ——智能的、情感的和精神的——三者无一可以忽略。把教学缩减为纯智能的,它就是冷冰冰的、抽象的;把教学缩减为纯情感的,它就成了自我陶醉;把教学缩减为纯精神性的,它就丧失了现实世界之根基。智 能、情感、精神依赖于相互之间的整体性,它们本来应完美地交织在人的自我中,结合在教育中。

32、凭智能,是指我们思考教与学的方法——人们如何获知和学习有关的概念、有关学生和学科本质的概念,以及这些概念的形式和内容。凭情感,是指在我们教与学时我们和学生感觉的方式——它既可以增多也可以减少我们之间的交流。凭精神,是指我们对于心灵和芸芸生灵密切联系之渴求的多种响应——一种对生命的爱与对工作的渴望,尤其是对教学工作的渴望。

33、方法固然重要,然而,无论我们做什么,最能获得实践效果的东西,是在操作中洞悉我们内心发生的事。越熟悉我们的内心领域,我们的教学就越稳健,我们的生活就越踏实。

34、如果学校不支持教师内心世界的生活,又如何教育学生呢?教育是引导学生迈向理解和生存于世界的更真实途径的精神之旅,如果不鼓励明察内心领域,学校怎样能够实现他们的使命呢?

35、教学是有意创造这些条件的行动,而优秀教学要求我们真正懂得意图和行动的内在源泉。

36、幼儿园教师通常比这些有博士学位的人更懂得技巧,或许是因为低幼年级的儿童就像《皇帝的新衣》中的儿童,他们不关心你接受过什么样的学校教育,谁是你的论文答辩委员会主席,或者你读了多少书,但是他们能够很快地感觉到你是否真实,并且相应地做出反应。理解幼儿的天真无邪增强了我们的信念:在每个教育阶段,教师的自我是关键。

37、我明白了停留于“是什么” “怎么办”以及“为什么”的问题如何有吸引力,因为在写文章和转化成重要的大纲报告时,这些问题更容易回答!

38、但是我执著于“谁”的问题,因为它在探究教育改革问题中显然是少人踏足的小径, 一种优秀教学永远需求的重获内心世界资源的小径。真正的改革是如此强烈地需要它——但我们已经重建的教育却通常未及那遥远的理想——我们可捕捉到的任何小径迹象都是我们应着手探索的。

39、“教师的自我是什么样的” 也是我自己职业生涯中的核心问题。为了学习和学习者的利益,在我们所能问询的有关教学、有关教者是谁的问题中,我相信这是最根本的问题。通过开放而坦诚地宣讲它,独立或合作地为其付出,我们能够更充满信念地为学生服务,提高我们自己的幸福感,与同事建立合作关系,帮助教育给世界带来更多的光明和生机。

读书感悟

1、我不了解自己,怎能理解学生?怎能理解学科?

2、我需要靠智能获取教与学的概念,我也需要凭情感加深与学生的交流,我更需要真诚的从心灵出发认识自己。

3、可以向学生敞开自己的心灵,期待以心灵影响心灵,帮助学生们同样敞开心扉,难道不是当初选择教师的初衷?现在呢?害怕什么?

4、如果我不能感受到学生的心灵,我就感受不到幸福。

5、学生忘不了我的优点,而我却焦虑于学生的缺点。清晰和完整地认识学生,对他们快速作出明智的反应,难,但是“道”。

6、如果教育因素培养不出人才,而教育以外的因素培养出了人才,一点都不意外。如果你不同意,请反思你心中“人才”的定义。

7、框住了教育,就掐死了人才,就断送了未来。

8、遮住师生心灵的取决于我们做的,更取决于我们没做的。

从“学习单元”角度思考

1、自然的发现最终是需要用心灵去感悟,世界的纷扰最终都要靠心灵去解决。学生的心灵是社会的动力,是发展的希望。教师是学生发展的“首席导师”。“学习单元”的灵魂是文化的对话,文化对话的本质是师生心灵的交融。

2、学生是“未成品”,但发展目标绝不是“现在的成品”,而是成为“更美好的成品”。未来的学生应该是:心中有使命、眼里有目标、下手是巧匠、领导新方向。“学习单元”是师生共创的生命场域,是传承与创新的完美融合,是使命与兴趣的完美契合,是设计与生成的完美结合,是约束与自由的完美接力。

3、规则、欲望、实力裹挟着人们的生活。跟上规则,控制欲望,用好实力,最终善始善终,已经不易。修改规则,克服欲望,框定实力,能够引领未来,什么样的人去做?人活着是为承受人类制造的痛苦,还是救赎人类所犯的错误?相比较“纠错改正”,“错上加错”更容易自发的发生。相比较“心上练”,“事上磨”更容易自然的接受。标准错了,只能看到“假”,方向反了,只会感到“痛”。“学习单元”以人的发展为标准,以人的培养为方向,是“现在的教师”培养“引领未来的人”的梦工厂。

4、教育只有一个中心,那就是学生的发展。因为学生发展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素质,才提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所以“教师主导”也是“以学生主体的主导”。“学习单元”赋予“现在的教师”从心灵出发,选择知识、方法和资源的权力,因为他决定着未来。

生在泰安

长在莱芜

老在潍坊

……

“从教走向学”的思考分享平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读教育名著心得体会》
教学有法——找回失去的心灵
《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
【李镇西】​“我们如何为人,也就如何教学。” ——读《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
百思 | 好教师什么样?
教学需要勇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