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挖个小孔延口残喘——写给“喘不过气来”吕老师
userphoto

2023.11.02 安徽

关注

1

我真的撑不住了。

我觉得自己喘不过来气。

我们每天都提着最后一口气上班。

这是河南管城区建兴路小学吕老师留给这个世界的遗言,是她对教师这个职业最真实的感受。

          

其实,这是所有基础教育教师的深切感受,只不过大多时候无人发声,或者这样的声音一直处在被淹没的状态。

社会大多人认为教师职业最为轻松,然而一入职业深似海,我们全都陷在这样的海里无法自由的呼吸。

曾经和从事基础教育的同学相互比惨,作为高中教师,从来没有法定的假日,从来没有正常的周末,甚至那些名义上的周末比起正常的工作日更为可怜——

周六,先是正常上课,然后一连四个小时的周测监考,然后是试卷的批阅,然后是等待这一点可怜的加班费不知何年何月的发放。

本来以为小学教师应该轻松许多,不承想吕老师用她的生命向我们发出了呼喊:她真的撑不下去了。

终于,我明白了一个最为普通的常识: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小学、初中、高中,整个基础教育的教师全都陷入了毫无意义的忙碌之中,如同被推入一个吞噬时间的牢笼,除非退休、离职或是提前终结生命,否则望不见任何逃出的希望。

2

且不说老师,先来看学生。

笔者所在的学校,是一所省级重点高中,每每上课之时,总有一些学生趴着睡觉。睡觉的学生之中诚然有不愿学习的,然而,课间时候齐齐趴成一片的现象不能不令人深思。

每天做不完的作业,每周写做不完的试卷,每月考试的排名,在这样高强度的压榨之下,怎样具有个性的学生才能不被磨去棱角,怎样的天才才能不被折磨发疯。

一个任教于学生过万人的私立学校的朋友告诉我,学校为每个班级配备了大型复印机,学生每天的定时练都是实打实的,按动按键,机器开始工作,一科科一张张的试卷被制造出来,准时超量的送到学生案头。

面对做不完的试卷,抄写不完的答案,包括实验班的学生全都成了没有生命的做题傀儡。

有谁推他们一下,便往前挪动一步,不推便停在原地。

这样的背景之下,面对和工资挂钩的排名,教师们便赤膊上阵,白天讲,晚上讲,效果不管不问,一切讲了再说。

突然想起鲁迅先生《药》中的一段文字——

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

这样的场景,让人莫名地想起基础教育中的教师和学生,远远看去一片繁荣热闹,人人奋发向上,其实全被一只无形的手掐住了脖子,在那苦命地挣扎。

3

常常会想,在当今的教育形式下,吕老师想要安安心心教个书,简简单单做个幸福的老师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甚至,怀揣这样愿望的吕老师是非死不可的。

真的如此么——

吕老师还年轻,入职时间尚短,她所看到的只是基础教育的冰山一角。

当下基础教育的问题表现有三:

其一,便是吕老师“遗书”中提到的,与教书育人几无关系的各种活动和检查如洪水一样泛滥。

科技与文明的进步,规则与制度的完善,让教师们陷入更多更无意义的忙碌之中,一切都无比重要,一切都要落实到位,一切都要留下痕迹。

在这样的现实中,能够耐受下来的机器人才是正常的,一切不愿忍受的逃离与反抗全被视作不正常。

教育的根本是什么,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说得明白:    

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换而言之,教育当是师生的对话交流,是彼此灵魂的碰撞与唤醒,当如树与树的对话,云与云的相遇一样美好而富有诗意。

而现实中的教育却是管理与控制,是分数的比拼,是名次的高低,是奖金的多寡。

如果说上面各项活动中教师是被动的,另有一种便是教师主动的内卷。

平行班级之间,课任教师之间,因为各种荣誉与职称评比全与成绩挂钩,所以教师们便在本该安静的自习课上讲起作业,在学校规定的入班时间之外再作提前的要求——

上课讲满四十分钟,下课把学生揪到办公室继续检查、育人。

这些都是公开的,明面的,更令人感到绝望和心累的便是各种优秀、荣誉以及职称评定之时的暗箱操作。

教育从来不是一块净土。

教育从来都是汇聚丑恶现象的渊薮。

在形式主义的层层挤压之下,

在一群疯狂内卷的人群之中,

在各种丑恶汇聚的现实之地,

大多人早就习惯了,麻木了,吕老师六层楼上的奋力一跳只是撩开了层层幕布之下暗黑的一角,只是一个热血教师的反抗与呐喊。

4

三十年来,目睹教育层出不穷的怪现状,眼见一个个怀揣理想的青年教师快速的习惯,快速的堕落,群魔乱舞,乱象横生的丛林里,我无路可逃,只能把自己打入不优秀的行列之中,拒绝上进,拒绝所有的荣誉,苟且于一个闲散教书人的名号。

实在憋闷之时,便翻几页无用的书籍,发几句无用的牢骚,以为出口。

吕老师之死所激起的小小浪花,连同我这篇无聊的文字,都将很快的被更多更博人眼球的新闻所冲刷、淹没。    

然后,过不上几天,那明亮的鲜血,那艰于呼吸的生命,那用生命发出的呐喊,一切都将被遗忘,如同未有发生那般重新陷入死一般的平静。

在此刻,在自由遥遥无期,呼吸也无比艰难的时刻——

我只能用这样的笔墨,写几句文章,算是从泥土中挖一个小孔,自己延口残喘,这是怎样的世界呢。

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

——鲁迅《为了忘却的记念》

欲知后事,明日请早

写于夜色中的沅醴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让老师放心有效实施惩戒,教育部将出台教师教育惩戒权实施细则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合作探究创新
在语文阅读上,钱理群教授退了下来,他的师弟温儒敏顶了上去
批改高考试卷的6大“潜规则”只有多年高考阅卷老师才知道!高老师说
高三综合测试卷做不完题?以下三招可以对症下药
基础教育教学怪现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