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谈论真相时,我们在谈论什么——苏轼《石钟山记》文本细读(下)
userphoto

2024.05.09 安徽

关注

01
          
《水经注》一书,出现的最后年代是延昌四年(515年),郦道元被害是在孝昌三年(527年),所以其成书的时间当在二者之间。    
李渤的《辨石钟山记》写于贞元戊寅(798年)七月八日,也就是从郦道元提出“水石相搏,声如洪钟”的观点之后过去了二百多年的时间,才有人对石钟山命名的原因或者真相进行了考证。
          
从“始访其遗踪”一句,既可看出时间间隔之久,又可见出作者的遗憾之深。
而从798年到苏轼写作《石钟山记》的元丰七年(1084),中间又过去了286年,在此期间,是否有人对此产生怀疑并亲至其地进行考证,我们无从确知,但留下记录的确乎只有苏轼一人。
          
从第一段“人常疑之”“余尤疑之”的讲述之中可以想象,在亲临石钟山之前,苏轼心中早已存了一座石钟山;在其命名真相被揭示之前,作者早已存了一份一探究竟的心愿。
所以,当机会来临之时,才会在“暮夜月明”之时,“乘小舟,至绝壁下”。
          
苏轼本是一个旷达超脱之人,他豪迈浪漫,喜欢寻奇探胜。其弟苏辙在《武昌九曲亭记》中对其这样写到:“有山可登,有水可浮,子瞻未始不褰裳先之。”
作于黄州的《后赤壁赋》,他写自己半夜登山,“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以至两位朋友都无法跟从;然后又在山上“划然长啸”,以至使得“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这些都与《石钟山记》所写情景相似。在被贬海南岛返回途中,他说“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以上这些,都能让我们进一步认识苏轼的气质和人格,也可以和《石钟山记》相互参证。    
          
在探寻的过程中,苏轼看到什么,又听到了什么?
看见: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
听到: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绝壁之下,月夜泛舟,本已惊险,这里的目见耳闻更加可怕:
四围无人,幢幢黑影如兽似鬼,扑面而来,本已让人恐惧;万籁静寂之时,先闻栖鹘惊起,凄然于水天之际,再闻诡异之咳笑,响彻山谷,真是让人惊悚。
有过夜路经验的人都知道,平常的景物,在特定的时空里,会产生与平日绝然不同的恐怖效应,即便是自己的脚步声都会让人害怕,更何况是这山谷之中传出的怪鸟惊叫之声。
          
正当作者心惊欲还之时,突然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忽有“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石钟山命名的真相即将被揭开,作者的惊喜可想而知。
舟人的反应却是更加畏惧,大为恐慌,此时作者却从惊喜中平静下来,前去做进一步细致的观察,原来“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
          
这是怎样惊心动魄的场面,又是怎样独特奇妙的经历。这是那些士大夫不肯夜临绝壁之下原因,也是他们常常凭借主观臆断而作出判断的根由。
特别是舟人的“大恐”和作者“徐而察之”的从容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正如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所说:“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其实真相的探究亦是如此,不入险境,何以得俗世遮蔽之真相。    
苏轼正是在这样的奇险之中,战胜了怯懦,发现了常人未曾发现的真相。
探寻的危险在于此处,快乐也在于此处。
          
“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比较此处和上文对声音的描写,文章多有曲折之外:
上文,是先写“噌吰如钟鼓不绝”之声,然后再写所见,写声音所来之源,是因为山下到处都是石头的洞穴和裂缝。
此处,则是先写所见“空中而多窍”的大石,然后再写其所发出的“窾坎镗鞳”之声。
          
探险完成,真相解开,作者心境大好,因笑谓迈曰:
“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这里的“笑”与前面“心动欲还”,以及“舟人大恐”相互照应,使人感到真相大白,旧疑冰释之后的轻松和愉快,这是一种令人陶醉和心旷神怡的乐趣。
至于作者所说“周景王之无射”“魏庄子之歌钟”,不过是作者心情愉快之后,其学识才华的一种自然流露,周景王的无射钟与魏庄子的歌钟究竟是何等样式,苏轼未必见过。然经此一说,更使人浮想联翩,更使石钟山所发出的大自然的声响显得灵异、神秘。有此一笔,就使李渤“于乱石间择其一二”以斧斤考击求之的情景显得更为可笑,作者那种不畏艰难险阻,力排众议,夜探石钟山的行动,显得更有价值,更令人赞叹。    
          
02
          
在《石钟山记》中,苏轼批评郦元、李渤对石钟山的认识是错误的,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不料,苏轼的观点也被后世所批评:
清人彭玉麟《石钟洞叙》认为:“盖全山内空,如钟覆地,而上钟山,亦中多空洞。且山势上锐下宽,似宜以形论,不以声论。苏子……过其门未入其室也。”
曾国藩实地考察后认为:“石钟山者,山中空,形如钟,东坡叹李渤之陋,不知坡亦陋也!”
          
关于这一点,中央电视台《地理·中国》栏目曾经实地考虑,对各种说法给出了比较恰当的解释:
不论是以山体中空,形如覆钟为理由的“以形得名说”,还是以响石现象和风浪撞击洞穴为代表的“以声得名说”。石钟山既有钟之形,又有钟之声,形声兼备。所以石钟山因形声结合说得名,更符合实际。
          
但批评苏轼观点的文章中,有一篇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注意,那便是俞樾的《春在堂笔录》卷七之《辨石钟山记》,它是以苏轼攻李渤之矛——“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一句——反攻苏轼本人,所以最为有力:
东坡谓山石与风水相吞吐,有声如乐作,此恐不然。
天下水中之山多矣。凡有罅隙,风水相遭,皆有噌吰镗鞳之声,何独兹山为然乎?    
          
由此可见,苏轼的结论未必就是唯一,他的论据也有别人可以寻出的疏漏之处。
在“目见耳闻”之后,人的判断往往都会带有一定成份的“臆断”。那么,《石钟山记》这篇文章的价值到底何在。
          
如此,便回到了文章的标题了:
谈论真相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人们常说“真相只有一个。”
然而,比真相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对真相的探寻,是在探寻真相的过程中对自身及人性弱点的反思,是永远行走在追寻真相的路上。
并且,在这条道路上既要有质疑前人的勇气,也当有求真务实的精神和一丝一毫不肯放松的细致。
          
当我们谈论真相的时候,我们是在谈论自己的人生经历,谈论我们目见耳闻的事物,谈论只属于我们的生命体验。
而当我们把这份独特的生命体验扩充开来,融入更为宽广的世界,成为一种共识、一种人人共有的认知和情感遭遇,便会成为一种经典,并因此而具备了恒久的价值。
          
写于夜色中的沅醴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石钟山——苏轼夜行绝壁下考察而写《石钟山记》的地方
《石钟山记》---[北宋]苏轼
【苏子散文】夜探《石钟山记》 臆断其有无可乎
《石钟山记》教案
把《石钟山记》当成一篇调查报告来读
苏轼《石钟山记》赏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