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聊斋志异之青梅:让两人婚姻变成三人行,不是报恩而是无奈的选择

蒲松龄所著的志怪小说《聊斋志异》中,有一个一夫二妻,三人行的故事——青梅。

青梅原文,乍一看是知恩图报男尊女卑的故事。但其实,背后隐藏的是等级森严,穷富有别的等级观念。

当然,我们不能用现在人的眼光思维,去看待古人的家庭观,价值观。但即便如此,青梅原文中传递出来的观念,依然让人如鲠在喉。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聊斋志异中这篇貌似有狐,实则无狐的文章。青梅在聊斋志异中,是一个比较特别的故事。

说它特殊,是因为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大多写的是狐鬼故事,青梅是个例外。

青梅的母亲虽然是狐,但青梅却没有遗传母亲的狐性。在蒲松龄的笔下,青梅从来没有施展过特异功能。

青梅的父亲姓程,是个书生。青梅的狐狸母亲生下她不久,父亲背信弃义另娶他人。

青梅的母亲一气之下,抛下青梅离家出走。过了几年,父亲病逝,继母改嫁。青梅只能寄养在堂叔家里。

堂叔不愿意抚养青梅,将她卖给了王进士。王进士的女儿阿喜很喜欢青梅,把她收做贴身丫环。

青梅到王家后,发现租赁王家房子的书生张介受,不是一般人。张介受虽然家境贫寒,但依然刻苦攻读,而且极其孝顺。

青梅认为张介受将来一定会有出息,于是鼓动阿喜嫁给张介受。同时青梅又去找张介受的母亲,鼓励她到王家提亲。

自家娇艳的鲜花,怎么可以插到别人家贫瘠的土地里?王进士把张家的媒人一顿羞辱,赶了出去。

阿喜信任青梅的眼光,但拗不过父亲,婚事只能作罢。

青梅见状,跟阿喜表明心迹——自己要嫁给张介受。经过一番运作,青梅如愿嫁给了张介受。阿喜也跟着父母去了山西。

阿喜一家到山西不到半年,母亲就病逝了;后来父亲又被人弹劾,不久也染病死了。

父母双亡,家道中落,阿喜的身边只有一个老仆人相伴,不久,老仆人也亡故了。只剩下阿喜一个人,孤孤零零。

父母的灵柩停在庙里不能下葬,自己又衣食无着,阿喜很是痛苦。最后没办法,只好答应给大户人家做妾。

可因为阿喜太过貌美,大户人家的娘子死活不让阿喜进门。恰好遇到一个好心的尼姑收留了阿喜。

一天,突降大雨,一位经过尼姑庵的贵妇,进庵堂躲雨。看到了在此避难的阿喜。

那个贵妇人看到阿喜,喜不自胜,阿喜也认出这位贵妇人,竟然就是曾经的丫头青梅。

青梅和阿喜相认,抱头痛哭,互诉别情:张介受的父亲去世后,张介受出仕为官,现在已经做到了司理一职。

青梅此行就是去和张介受团聚的。阿喜看到自己和青梅如今的天壤之别,很是感慨。

青梅同情阿喜的遭遇,也庆幸阿喜没有嫁人。青梅为阿喜准备了华丽的衣服、高贵的首饰,自己给老公做媒,让阿喜跟她一同回家。

看到青梅携阿喜同来,张家母子很高兴。对青梅的提议,丈夫张介受和婆婆也坦然笑纳。

张介受很快和阿喜拜了堂。婚后,青梅自居婢女之位,对阿喜极尽礼让,从不冒犯,尊阿喜为主母。

后来,张介受把这件事上报皇上,皇上把青梅和阿喜都封为夫人。娥皇女英的故事再度上演,皆大欢喜。

蒲松龄老先生的原文,要借青梅事件宣扬不忘恩不负义的故事。但笔者却从中看到了赤裸裸的等级观念。

青梅虽是丫头,但眼光了得,很有识人之明。青梅偶然去张介受家里,发现张介受自己吃糠咽菜,但母亲的餐桌上有美味的猪蹄;

张介受父亲瘫痪在床,张介受也是毫不嫌弃地悉心照料。言有所戒,行有所止的张介受,让青梅看出张介受是个可以托付的人。

张家向阿喜的父母提亲被拒后,青梅发现阿喜对这门亲事并不坚决,便决定自己抓住这个机会。

青梅嫁给张介受后,不仅照顾公婆,将家务活一力承担下来;而且还日夜辛苦地绣花,卖绣品,使张家渐渐摆脱贫困。

同时,青梅还鼓励张介受努力攻读,不要因为家务事而耽误了前程。

张介受的父亲死后,张介受能很快在仕途上崭露头角,青梅功不可没。

青梅对张介受,有知遇之恩。青梅对张家,更是情深义重,恩重如山。但张家对青梅的态度,却并不对等。

张介受官至司理,上任的的时候,带的不是全家人,也不是妻子青梅,而是母亲。一切安稳了,才来接青梅。

青梅和张介受是贫贱夫妻,张介受之所以成功,青梅功不可没。张介受官至司理,最该带着一同上任,同享尊荣的,应该是青梅。

但张介受却舍弃娇妻,带母亲上任,这是为什么?还不是因为青梅出身太低,上不得台面,怕别人耻笑,给自己丢面子吗?

笔者这么分析,各位看官别认为是笔者腹黑,以小人之心揣度张介受。咱们接着往下看。

青梅和遇难的阿喜意外重逢后,青梅感念阿喜曾经对自己的帮助,让阿喜和自己一同侍奉张介受。

一夫多妻在封建社会不是新鲜事。阿喜已经父母双亡,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青梅用这种方式收留阿喜,固然妥当,但更多是无奈。

这样的安排,对阿喜有百利无一害,而对青梅,却很尴尬。青梅和张介受是原配夫妻,阿喜入门,应该是妾室。

但阿喜出身官宦之家,从小金尊玉贵,性格又心高气傲,虽然已经是穷途末路,但对于做妾一事,还是非常抵触。

青梅和阿喜相处多年,自然了解阿喜的心性和志向。作为曾经的婢女,面对落魄的恩人,旧主,青梅的态度很难拿捏。

这时丈夫张介受的态度至关重要。如果他真的爱青梅,感谢青梅,就应该拒绝娶阿喜。而是帮阿喜出嫁妆,帮她找个好人家嫁了。

但张介受没这么做,他的母亲也没提出这方面的建议。原文中写道:张氏母子见了阿喜,都非常喜欢。

张家母子这嘴脸,满满是对阿喜的巴结,对曾经失之交臂的惋惜。哪里还顾念青梅的辛劳,和对家庭的多年付出?

阿喜和张介受结婚那天,仪式规格很高。张介受身穿朝服,正式隆重地和阿喜拜堂,完全是明媒正娶的架势。

原本惴惴不安的阿喜,看到张家大开中门,正式迎娶的礼节,一颗心才安定下来,和张介受盈盈相拜。

蒲松龄在原文中写道:张介受和阿喜结婚后,青梅对阿喜所执的是婢女之礼,尽心侍奉,从不冒犯。

蒲松龄老先生从不冒犯四个字用得特别好,是不愿冒犯,不能冒犯还是不敢冒犯?

以张家母女子的态度,笔者认为是后者。在青梅和阿喜之间,张家母子的感情天平,显然更倾向于曾经的大小姐阿喜。

尽管青梅慧眼识人,看好张介受,主动投怀送抱。还为张家殚精竭虑,付出的辛劳,比阿喜多得多。

阿喜虽然听青梅的鼓动,曾经动过嫁给张介受的心思,但一击而溃,父母稍加反对,阿喜就怂了,放弃了嫁给张介受的打算。

青梅感于张介受言有所戒,行有所止的品性,不想错过这个出色的人物。自己为自己做媒,让张家认可。

同时青梅又想方设法让阿喜拿出体己钱,为自己赎身。青梅和张介受的姻缘,全仰仗于青梅的运作。

青梅的眼光不错,张介受果然是人中龙凤,很快便出人头地。但青梅没有算到的是,自己在张介受的心中,始终是低人一等。

张介受是书生,尽管家道贫寒,但骨子里的清高还是有的,否则他们一家也不会听了青梅的话,就自不量力去王家提亲。

在张介受父母的认知中,同为读书人的张家和阿喜,虽然有财富多寡的区别,但在人格上是平等的。

即便阿喜的父亲根本瞧不起张家,不愿意把女儿阿喜嫁给张介受。倍受打击的张家也仍然认为阿喜才是良配。

而作为婢女的青梅,再有眼光,再为张家无私奉献,也是高攀。张介受娶青梅,在张家母子心中,是门不当户不对的权宜之计。

张家对青梅的付出,视作理所当然。说毫无感恩之心也不为过,张家发达后。对青梅的蔑视,比比皆是。

张介受在青梅的帮助下,苦尽甘来,屡屡升迁。升官上任时,不带妻子带母亲,是这个原因;

青梅把阿喜接到家里,让张介受娶阿喜,张家母子立刻笑纳,而且非常欢喜,是这个原因;

张介受知书达理,明明知道一个男人可以有三房四妾,但正房妻子只能有一位,仍然身着官服和阿喜拜堂,是这个原因;

结婚后,青梅对阿喜尽心侍奉。张家母女不劝阻不阻拦,默认阿喜为大,青梅为小,也是这个原因

如果不是阿喜自己不好意思,惭愧不安,不愿意超越青梅,窃取正妻的位置。恐怕张家母子会让青梅分分钟从正房变为妾室。

张家母子对青梅这种出让丈夫,自贬身份地位的报恩方式,从来没有加以反对,也是从心里认为青梅不如阿喜。

虽然是青梅主动让阿喜加入自己和张介受之间,让两个人的婚姻变成了三人行,但其中的无奈和痛苦失望,恐怕只有青梅自己最清楚。

多年夫妻,随着张介受的步步高升,以青梅的聪慧,应该早就感受到张介受对自己出身婢女的芥蒂。

与阿喜重逢后,青梅固然可以选择让青梅另嫁他人。但这样,会让张介受心存不满,继而疏远自己。

自己的出身匹配不了丈夫的官职,与其让丈夫和婆婆心存芥蒂,不如主动让贤。主动示弱的青梅,反而会激起张介受母子的愧疚之情。

深谙人性的青梅,知道成全阿喜和张介受,就是保全自己。

这是身处封建社会,即便目光如炬,依然无法逾越出身,无法改变等级观念的青梅,无奈中做出的牺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聊斋志异:妙龄女子慧眼识珠,为自己觅得如意郎君
聊斋志异之《青梅》:狐仙之女洞察细微,为自己觅得如意郎君幸福一生
今日考点:初高中文言文常见词“作”的主要用法; 今日文章:《聊斋志异》之《青梅》(第二十一部分)
聊斋志异:青梅(二)丫鬟给小姐介绍对象,还说这人将来会发达
恩义聊斋
【313】《聊斋志异》第四卷可推荐篇目(附点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