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总让人看到东垣影子的喻嘉言
userphoto

2024.05.19 上海

关注

外治法到了明末,已经比较没落了。因而当我发现喻嘉言竟然会使用外治法时,禁不住感到莫名的惊喜。

尤其是这一则:

一少年初发痘疹,尚未自知,因而误受风雨。毒邪透发之势突然遭到来自外界强烈的抑制,气机外达受阻,导致升降出入皆卡顿不利。口吐白沫,两目直视,四肢僵直。气机一时闭塞,非常严重。

药已无法入口。

喻嘉言当即决定“用火攻之”!

于是将灯火自涌泉、承山、鸠尾、以及整条脊骨,自下而上,逐节烧之。烧到背部时,病人能发出声音了,这是宗气通了;烧到肩井穴时,病人大汗出,目精转而出沫得止,这是一身气机之出入随着汗出而恢复,出入恢复,则升降亦自行恢复。

升降恢复,就可以服药了。这时喻嘉言再用四物十神汤,透发其中途受阻的痘疹。

仅一服而愈。

我们略学过灸法的都知道,一般艾灸取穴是从上到下,引火下行,以免火热上炎。但喻嘉言反其道而行之,故意从下往上,就是为了引火上行,振奋气机,以达到发汗的效果。

这个手法,对应内服药,相当于使用了:通阳+升陷+表散药。

而且他非常厉害,以膀胱经和督脉为主,再配上这俩的表里经,少阴和任脉,以加强本经的作用。

病人遭到寒湿外束而气机闭塞极重的情况下,能想到用外治灸法,还能灵活变通从下往上,更能精准选穴,实在是教人叹为观止!我读到这则医案时,那是相当滴激动~

另外,在《孟英使用葱须》篇的后半段,我介绍过喻嘉言对于中风病人长期的治疗建议。喻嘉言在其文中还提到,在春夏秋三季,除了内服药,还需配合外治法,“宜刺手足四末,以泄荣血而通气,恐热痰虚风,久而成疠也”。

也就是说,喻嘉言认为,除了间隔性的微汗与微利之外,还须不定期的针刺放血,才能更好地达成中风病人的通络任务。

这不免就让我想起李东垣。

我们已知东垣极善灸法,从他治疗元好问的痈疽(参《五香汤》),可见一斑。

而读过《罗天益诊疗次第》()两篇的读者,应该对罗天益的外治法,也印象深刻。刺法灸法,皆能巧妙运用,每于生死关头,举重若轻,力挽狂澜。

东垣去世后,罗天益成为了元军的军医,日常与当时诸多高手为伍,其中就有大名鼎鼎的窦汉卿。如果说罗天益的灸法最初肯定授自东垣,那么其针刺法是否是其后来在军营中习得的呢?

这个疑问在我后来读东垣医案时,得到了解答。

李东垣还是针刺治法的顶尖高手!

《东垣试效方》记载他治偏枯病人的一则医案。即便是如今,偏枯的治疗都很难。

其实别说偏枯了,你看徐文兵《病毒性脑炎》案,那个小孩因外感拖延过久而上肢痿废,刚出院就去接受外治疗法,而且找的都是最好的医生,前后也花了两三个月才恢复过来。

东垣的这位病人,半身不遂,两个脚趾头都扭曲得贴着脚底板,无法伸展。

他上手以长针刺其委中穴,深至骨头,病人都无感,出血一二升(古代的升),血色墨黑,接着再刺对侧。如此治疗了六七次,配合服药。前后三个月,病人便恢复了。

是不是惊掉下巴?古代大医家,真是身手超凡~!

还有一则中风案,病人快70岁了,身体发热而麻木,腿部无力,舌强难言,痰涎不利。东垣认为这是邪热客于经络,除了内服汤药外,他还“缪刺四肢,以泻诸阳之本,使十二经相接而泻火邪”。

这个就更快了,十天不到全好了。

读到“不旬日”的时候,我定睛再三确认了下。

可见《罗天益下篇》中的那位粘合公,看似非常严重的下焦湿热,李东垣仅仅令服了两次丸药就痊愈,也都还在东垣的常规水平范畴内,没啥可意外的。

即便是寒湿导致的瘀血留滞于经络,东垣还是认为,既然属络脉病,须皆去血络之凝,方能得愈。在以内服药治之的同时,也说明了,当下冬天须尊古训,不得用针,意思是冬天一过,还是得配合针刺法。

到了罗天益,他在处理中风病人时,也是多次提及“刺十二经经穴,以接经络”。

所以我说喻嘉言的说法,春夏秋宜刺手足四末泄荣通气,不由得让我想到了李东垣。

其实在读喻嘉言的过程中,让我联想到东垣的次数非常多,不必罗天益少。

比如喻嘉言对于“中焦为气血生化之源”,有着刻骨铭心般的严格恪守。

在介绍《十药神书》时,我曾提到喻嘉言的一则肺痈医案。在六十天的治疗过程中,他“活法斡旋”,不停辗转于治肺与治脾两者之间,不令偏废。因为他深知,脾虚不能生肺,必须两者兼顾。

在解释《被误读的暴病非阳》篇中,即便是下虚而暴吐血的病人,对于其劫后余生的善后治法,喻嘉言仍是提出,必须以健运中焦为重,因为这是新血生成的来源与保障。

又比如《痰结巢窠》篇中,他每每强调中焦的健运,是浊气有效降行,被消化代谢掉的关键。

但喻嘉言同时还又有所突破。

比如《痰结巢窠》中他强调不能过助脾气,因脾气主升。一方面脾气过升会导致胃口太好,而运化通降能力未必赶得上,导致容纳过多而消化不利,反而会加重痰邪;另一方面脾气过升,会导致已有的痰结难以随气机顺降下行。

可见喻嘉言对脾胃的重视,没有偏重于升降之其中一端,而是致力于两者兼顾升降有序。

王孟英很懂他的这点突破。时下诸多业界人士都认为,叶天士重视脾胃之阴,是受缪希雍的影响,但孟英却认为,功在喻嘉言。

孟英读了魏玉璜的医案选,认为魏氏不懂喻嘉言。

他说喻嘉言的“脾胃分别论治,尤为开千古之群蒙,叶天士深得力于此,而为灵胎、润安所折服,乃魏氏一概非之何耶?”

孟英针对魏玉璜的,正是关于喻嘉言的那则《充满警示的医案》。喻嘉言在文中明确提出,补虚有二法,一补脾,一补胃。两者不同,不能混谈。

那则医案,我也是读下来感觉,医理内容非常丰富而且高级,尽管篇幅不长。从孟英《归砚录》中的文字来看,魏玉璜对这则医案的不解多多,在我这后世读者看来,魏氏的功力实在是难以望及喻嘉言之项背,差距太大了。

当然,李东垣最为大家所熟知,却几乎无人能懂的点,而喻嘉言竟然不仅懂了,还能灵活善用,这才是最神奇的地方。

我这说的正是李东垣的阴火。

本号前后脚介绍《李东垣的阴火》《喻嘉言的逆流挽舟法》,正是在于,你若是能get其一,就能立马get其二,因为他们两者是完全相通的。

我后来在《被滥用的补中益气汤》篇中提到过,喻嘉言对东垣法的懂,甚至还不停留在活用,更能明确知晓,误用会导致的弊端。为此喻嘉言还呼吁大家,要重视补中益气汤的正确使用。

所以我曾打趣过,比起薛某人和张某人,张元素李东垣应该会更认同,喻嘉言才有资格归在“易水学派”门下,尽管大医们都必然不会喜欢这种狭隘的门派标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八大医案让你初通中医
古代的中医
国医传习所之中医临床||夏季湿热证的证治探析(10)化湿泄热解暑的治法
充满临床警示的一则喻嘉言医案
周末分享: 《王孟英医案》浅注(12)
七大名医传奇:古代的中医 1,李东垣 2,朱丹溪 3,缪希雍 4,喻嘉言 5,傅青主 6,徐灵胎 7,王孟英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