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诺奖得主:公众对癌症的认知误区

哈拉尔德·楚尔·豪森


采访了2008年诺贝尔医学奖得主豪森(哈拉尔德·楚尔·豪森Harald zur Hausen)。豪森也是世界知名的癌症研究者,他获得诺贝尔奖,就是因为他发现了导致宫颈癌的病毒。豪森在采访中表达了他对目前癌症研究的不满。他说:“很少有人研究癌症预防,或者通常意义上的疾病预防研究……目前人们对于癌症的认知,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医药企业的影响。”

在全世界范围内,癌症发病率和癌症病例数量每年都在增加。以中国为例,2018年2月中国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恶性肿瘤估计新发病例数为380.4万例,这意味着,平均每1分钟就有7个人被确诊为癌症。但是,癌症的死亡率却在慢慢下降。豪森说,这是个反常的现象,一方面患病的人越来越多,另一方面死亡率在下降,“意味着有一种(利益)体系正在形成。”

在豪森看来,对癌症的预防主要取决于公众的认知,但是目前人们对癌症的认识,很大程度上受到医药企业的影响。医药企业主要从癌症治疗的药物或医疗器械中获得收入,因此医药企业并没有动力投入太多在癌症预防的研究上。这其实需要公共卫生部门投入更多力量在预防研究上。豪森委婉地指出一个事实,中国是全世界最大的烟草生产国和消费国,烟草行业会贡献很多税收收入;但同时,吸烟这种生活方式和癌症也有关联。因此,公共部门必须平衡税收和公众健康。

除了对癌症预防的认知可能存在不足之外,豪森还指出了另一个关于癌症的误区,那就是,实际上能证明压力和癌症有关的证据非常薄弱,“压力大本身并不会增加得癌的风险。”

比如,战争必定会导致压力上升,但二战期间,人们的患癌比率并没有明显增加。豪森说,人们之所以感觉压力和癌症有关,有可能是因为压力导致了生活方式的变化。比如,因为压力大开始酗酒或者抽烟,这种情况下,患上癌症的概率变大。所以,是压力引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的变化,导致了患上癌症的风险的增加。此外,晚睡也会成为改变生活方式的诱因,比如晚睡常常伴随着抽烟、喝酒。

以上就是诺奖得主、癌症研究专家豪森指出的,人们对癌症认知的两个误区:对预防的不够重视;对压力会致癌的误解。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诺奖得主曾预测,这一发现能治愈癌症?| 抗血管生成(上)
2008年诺贝尔医学奖得主:吃生牛肉恐得大肠癌
2018年诺奖得主:癌症治疗将取得实质性进展!癌症患者的希望
HPV疫苗之父大胆猜测:吃牛肉可能间接致癌
牛肉是营养佳品还是致癌物?争议多年终于有答案,管住自己的嘴
他培养了七名诺奖得主,自己也被诺奖提名八十次,可惜却从未圆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