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道家白日飞升历史记载——谢自然举身飞仙,数千人围观,震铄古今!

谢自然,唐代女道士,果州南充人,即今四川省成都市南充县人,祖籍兖州(今山东),号'东极真人',据正史和野史记载,谢自然真人在西山(金泉山)白日飞升,冲举升仙,震铄古今,功在千秋,为后世丹道修炼楷模,给历代修行人,特别是女子修炼者以信心,华夏大道之殊胜,为帝王和百姓所信仰与向往。

谢自然真人飞升的壮举,震惊朝野,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了至道修炼可达形神俱化、肉身不死、飞升成仙之境界,是真实不虚的。驳斥了近代很多门派认为飞升只是阳神之事,肉身必死的论断。

谢自然飞升之后,同时代的丹道大家华阳真人施肩吾(《西山集》《西山群仙会真记》《钟吕传道集》等书作者),也提诗一首:

《谢 自 然 升 仙》

施肩吾(唐)

分明得道谢自然,

古来漫说尸解仙。

如花年少一女子,

身骑白鹤游青天。

谢自然飞升的事迹,果州刺史李坚、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先后将此事上表朝廷,皇帝唐德宗御赐下两道诏书给予褒扬:《敕果州刺史手书》《敕果州女道士谢自然白日飞升书》,《敕果州女道士谢自然白日飞升书》曰:“手诏宣示中外。敕果州僧道耆老将士人等,卿等咸蕴正纯,并资忠义,禀温良之性,钦道德之风,志尚纯和,俗登清净。女道士超然高举,抗迹烟霞。斯实圣祖光昭,垂宣至教,表兹灵异,流庆邦家。钦仰之怀,无忘鉴寐。卿等义均乡党,喜慰当深,特为宣慰,想悉朕怀。卿等各平安好,州县官吏并存问之,遣书指不多及。”

于是朝廷命官和文人墨客也纷纷赋诗称赞,就连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的大儒韩愈,反佛谤道,独尊儒术的朝廷官员兼文坛泰斗韩昌黎,也写下洋洋洒洒的一篇长诗《谢自然诗》,来记颂此震铄古今,不可思议的旷世奇谭,还有诸多诗词也是描写谢自然飞升的事迹,分别收录如下。

《谢自然诗》

韩愈(唐)

果州南充县,寒女谢自然。

童騃无所识,但闻有神仙。

轻生学其术,乃在金泉山。

繁华荣慕绝,父母慈爱捐。

凝心感魑魅,慌惚难具言。

一朝坐空室,云雾生其间。

如聆笙竽韵,来自冥冥天。

白日变幽晦,萧萧风景寒。

檐楹暂明灭,五色光属联。

观者徒倾骇,踯躅讵敢前。

须臾自轻举,飘若风中烟。

茫茫八纮大,影响无由缘。

里胥上其事,郡守惊且叹。

驱车领官吏,甿俗争相先。

入门无所见,冠履同蜕蝉。

皆云神仙事,灼灼信可传。

余闻古夏后,象物知神奸。

山林民可入,魍魉莫逢旃。

逶迤不复振,后世恣欺谩。

幽明纷杂乱,人鬼更相残。

秦皇虽笃好,汉武洪其源。

自从二主来,此祸竟连连。

木石生怪变,狐狸骋妖患。

莫能尽性命,安得更长延。

人生处万类,知识最为贤。

奈何不自信,反欲从物迁。

往者不可悔,孤魂抱深冤。

来者犹可诫,余言岂空文。

人生有常理,男女各有伦。

寒衣及饥食,在纺绩耕耘。

下以保子孙,上以奉君亲。

苟异于此道,皆为弃其身。

噫乎彼寒女,永托异物群。

感伤遂成诗,昧者宜书绅。

《谢自然却还旧居》

刘商(唐)

仙侣招邀自有期,

九天升降五云随。

不知辞罢虚皇日,

更向人间住几时。

《谢真人仙驾还旧山》

夏方庆(唐)
何年成道去,绰约化童颜。

天上辞仙侣,人间忆旧山。

桑田今已变,萝蔓尚堪攀。

云覆瑶坛净,苔生丹灶闲。

逍遥看白石,寂寞闭玄关。

应是悲尘累,思将羽驾还。

《谢真人还旧山》

范传正(唐)
麾盖从仙府,笙歌入旧山。

水流丹灶阙,云起草堂关。

白鹿行为卫,青鸾舞自闲。

种松鳞未立,移石藓仍斑。

望路烟霞外,回与岩岫间。

岂惟辽海鹤,空叹令威还。

本诗最后一句是讲:自古并非只有辽东成仙的丁令威,今有谢自然女真人飞升成仙更加殊胜,丁令威成仙飞升,千年以后化鹤回老家辽东看看.......

这个故事见《搜神记》:“丁令威本辽东人,学道于灵虚山,后化鹤归辽。集城门华表柱,时有少年,举弓欲射之。鹤乃飞,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归,城廓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累累。’遂高飞冲天。今辽东诸丁云,其先世有升仙者,但不知名耳。”

谢自然证道飞仙事迹的记录,正史和野史都有记录,主要有以下几个体系:一是《太平广记》之《集仙录》,出自时任果州刺史李坚,这是最准确的记录;二是南唐沈汾所作之《续仙传》,三是北宋张君房所编《云笈七签》。

而《续仙传》和《云笈七签》都有谢自然曾经经坐船进入蓬莱仙境,得仙人指点拜上清派高道司马承祯,得司马承祯度化修炼成道,这两部著作中多有不实之处,所以本作者不予承认,而是以《太平广记》女仙卷所载之谢自然生平及修炼传记为准。

另外,李坚还于金泉道场立碑,撰写《东极真人传》,还有无名氏所著《谢自然别传》,都没有流传下来。

据清嘉庆《南充县志》载:“在治西二里,唐贞元十年,仙女谢自然于此白日飞升,尚有石像。又据民国《南充县志》载,小方山崖壁上有“谢仙石室”,一称方山洞,凿石而成,高五尺,纵横八尺,是为谢自然所常居处。

谢自然女真人成道以后,开创了女丹修炼一派——女丹童女派,和曹文逸上品大道派,南岳魏夫人上清派,孙不二元君女丹派相并列。那么谢自然的修炼方法是什么样的呢?女丹童女派的修炼方法如何?这才是是本文要讲的主要内容。

要了解女丹道童女派修法,了解谢自然是怎么修炼的,她修行的过程真实的记录很重要,谢自然自幼诵《道德经》和《黄庭内经》,十四岁绝粒辟谷不食,每修炼都焚香瞻祷王母、麻姑,仰慕南岳魏夫人。可见谢自然修炼成道,肉身气化的关键在于:童女身入道、辟谷不食人间烟火、修上清派经典.........,我们先看看谢自然修行的真实过程,然后再分析她的修炼法理,见《太平广记·女仙卷》谢自然篇:

谢自然——《太平广记·女仙卷》

谢自然者,其先兖州人。父寰,居果州南充,举孝廉,乡里器重。建中初,刺史李端,以试秘书省校书表为从事。母胥氏,亦邑中右族。自然性颖异,不食荤血。 年七岁,母令随尼越惠,经年以疾归。又令随尼日朗,十月求还。常所言多道家事,词气高异。

其家在大方山下,顶有古像老君。自然因拜礼,不愿却下。母从之,乃徙居山顶, 自此常诵《道德经》《黄庭经》内篇。 年十四,其年九月,因食新稻米饭,云:“尽是蛆虫。”自此绝粒。数取皂荚煎汤服之,即吐痢困剧,腹中诸虫悉出,体轻目明。其虫大小赤白,状类颇多。 自此犹食柏叶,日进一枝,七年之后,柏亦不食;九年之外,乃不饮水。

贞元三年三月,于开元观诣绝粒道士程太虚,受五千文《紫灵宝箓》。六年四月,刺史韩佾至郡,疑其妄,延入州北堂东阁,闭之累月,方率长幼,开钥出之,肤体宛然,声气朗畅,佾即使女自明师事焉。先是,父寰旅(旅原作旋,据明抄本改)游多年,及归,见自然修道不食,以为妖妄,曰:“我家世儒风,五常之外,非先王之法,何得有此妖惑?”因锁闭堂中四十余日,益加爽秀,寰方惊骇焉。

七年九月,韩佾舆于大方山,置坛,请程太虚具《三洞箓》。十一月,徙自然居于州郭。贞云九年,刺史李坚至,自然告云:“居城郭非便,愿依泉石。”坚即筑室于金泉山,移自然居之。山有石嵌窦,水灌其口中,可澡饰形神,挥斥氛泽。

自然初驻山,有一人年可四十,自称头陀,衣服形貌,不类缁流,云:“速访真人。”合门皆拒之,云:“此无真人。”头陀但笑耳。举家拜之,独不受自然拜。施钱二百,竟亦不受;乃施手巾一条,受之,云:“后会日当以此相示。”须臾出门,不知何在。

久之,当午有一大蛇,围三尺,长丈余,有两小白角,以头枕房门,吐气满室。斯须云雾四合,及雾散,蛇亦不见。自然所居室,唯容一床,四边才通人行。白蛇去后,常有十余小蛇,或大如臂,或大于股,旦夕在床左右。或黑或白,或吐气,或有声,各各盘结,不相毒螫。又有两虎,出入必从,人至则隐伏不见。家犬吠虎凡八年,自迁居郭中,犬留方山(山原作出,据明抄本改),上升之后,犬不知何在。

自然之室,父母亦不敢同坐其床,或辄诣其中,必有变异,自是呼为仙女之室。常昼夜独居,深山穷谷,无所畏怖。亦云:“误踏蛇背,其冷如冰;虎在前后。异常腥臭。”兼言常有天使八人侍侧。二童子青衣戴冠,八使衣黄,又二天神卫其门屏。如今壁画诸神,手持枪钜,每行止,则诸使及神驱斥侍卫。又云:“某山神姓陈名寿,魏晋时人。”并说真人位高,仙人位卑,言己将授东极真人之任。

贞元十年三月三日,移入金泉道场。其日云物明媚,异于常景。自然云:“此日天真群仙皆会。”金泉林中长有鹿,未尝避人。士女虽众,亦驯扰。明日,上仙送白鞍一具,缕以宝钿。上仙曰:“以此遗之,其地可安居也。”

五月八日,金母元君命卢使降之,从午止亥;六月二十日闻使,从午至戌;七月一日,崔、张二使,从寅至午。多说神仙官府之事,言上界好弈棋,多音乐,语笑率论至道玄妙之理。又云:“此山千百蛇虫,悉驱向西矣,尽以龙镇其山。”道场中常有二虎五麒麟两青鸾,或前或后,或飞或鸣。麟如马形,五色有角,紫麟,鬃尾白者常在前,举尾苕帚(帚字原阙,据明抄本补)。

七月十一日,上仙杜使降石坛上,以符一道,丸如药丸,使自然服之。十五日,可焚香五炉于坛上,五炉于室中,至时真人每来。十五日五更,有青衣七人,内一人称中华,云:“食时上真至。”良久卢使至,云:“金母来。”须臾,金母降于庭,自然拜礼。母曰:“别汝两劫矣!”自将几案陈设,珍奇溢目。命自然坐。初,卢使侍立,久,亦令坐。卢云:“暂诣紫极宫。”看中元道场,官吏士庶咸在。逡巡卢使来云:“此一时全胜以前斋。”问其故,云:“此度不烧乳头香,乳头香天真恶之。唯可烧和香耳。”

七日,崔、张二使至,问自然:“能就长林居否?”答云:“不能。”二使色似不悦。二十二日午前,金母复降云:“为不肯居长林,被贬一阶。”长林仙宫也。戌时金母去, 崔使方云:“上界最尊金母。”赐药一器,色黄白,味甘。自然饵不尽,却将去。又将衣一副,朱碧绿色相间,外素,内有文,其衣缥缈,执之不着手。且却将去,“已后即取汝来。” 又将桃一枝,大于臂,上有三十桃,碧色,大如碗。云:“此犹是小者。”

是日金母乘鸾,侍者悉乘龙及鹤,五色云雾,浮泛其下。金母云:“便向州中过群仙。”后去,望之皆在云中。其日州中马坊厨戟门皆报云:“长虹入州。”翌日李坚问于自然,方验之。紫极宫亦报虹入,远近共见。八月九日、十日、十一日,群仙日来,传金母敕,速令披发四十日。金母当自来。所降使或言姓崔名某(某字原阙,据黄本补),将一板,阔二尺,长五尺,其上有九色。每群仙欲至,墙壁间悉荧煌似镜,群仙亦各自有几案随从。自然每披发,则黄云缭绕其身。又有七人,黄衣戴冠,侍于左右。

自八月十九日已后,日诵《黄庭经》十遍。诵时有二童子侍立,丹一遍即抄录,至十遍,童子一人便将向上界去。九月一日,群仙又至,将桃一枝,大如斗,半赤半黄半红,云:“乡里甚足此果。”割一脔食,余则侍者却收。九月五日, 金母又至,持三道符,令吞之,不令着水,服之觉身心殊胜。金母云:“更一来则不来矣。”又指旁侧一仙云:“此即汝同类也。”十五日平明,一仙使至,不言姓名, 将三道符,传金母敕,尽令服之。又将 桃六脔令食;食三脔,又将去。其使至暮方还。

十月十一日,入静室之际,有仙人来召,即乘麒麟升天。将天衣来迎,自然所着衣留在绳床上,却回,着旧衣,置天衣于鹤背将去。云:“去时乘麟,回时乘鹤也。”

十九日,卢仙使来,自辰至未方去。每天使降时,鸾鹤千万,众仙毕集。位高者乘鸾,次乘麒麟,次乘龙。鸾鹤每翅各大丈余。近有大鸟下长安,鸾之大小,几欲相类,但毛彩异耳。言下长安者名曰天雀,亦曰神雀,每降则国家当有大福。

二十五日。满身毛发孔中出血,沾渍衣裳。皆作通帔山水横纹。就溪洗浊,转更分明,向日看似金色,手触之如金声。二十六日、二十七日,东岳夫人并来,劝令沐浴,兼用香汤,不得令有乳头香。又云:“天上自有神,非鬼神之神。上界无削发之人,若得道后,悉皆戴冠,功德则一。凡斋食,切忌尝之,尤宜洁净,器皿亦尔。上天诸神,每斋即降而视之,深恶不精洁,不唯无福,亦当获罪。”

李坚常与夫人于几上诵经,先读外篇,次读内篇,内即《魏夫人传》中本也。大都精思讲读者得福,粗行者招罪立验。 自然绝粒,凡一十三年。昼夜寐,两膝上忽有印形,小于人间官印,四坎若有古篆六字,粲如白玉。今年正月,其印移在两膝内,并膝则两印相合,分毫无差。

又有神力, 日行二千里,或至千里,人莫知之。冥夜深室,纤微无不洞鉴。又不衣绵纩,寒不近火,暑不摇扇。人问吉凶善恶,无不知者。性严重深密,事不出口,虽父母亦不得知。以李坚崇尚至道,稍稍言及,云:“天上亦欲遣世间奉道人和之,俾其尊明道教。”又言:“凡礼尊像,四拜为重,三拜为轻。”

又居金泉道场,每静坐则群鹿必至。又云: “凡人能清静一室,焚香讽《黄庭》《道德经》,或一遍,或七遍,全胜布施修斋。凡诵经在精心。不在遍数多。事之人,中路而退,所损尤多,不如元不会者。慎之慎之!人命至重,多杀人则损年夭寿,来往之报,永无休止矣。”又每行常闻天乐,皆先唱《步虚词》,多止三首,第一篇、第五篇、第八篇。《步虚》讫,即奏乐,先抚云璈。云璈形圆似镜,有弦。

凡传道法,必须至信之人。《魏夫人传》中,切约不许传教,但令秘密,亦恐乖于折中。夫药力只可益寿,若升天驾景,全在修道服药。修道事颇不同,服柏便可绝粒。若山谷难求侧柏,只寻常柏叶,但不近丘墓,便可服之,石上者尤好。曝干者难将息,旋采旋食,尚有津润,易清益人。大都柏叶、茯苓、枸杞、胡麻,俱能常年久视,可试验。

修道要山林静居,不宜俯近村栅。若城郭不可,以其荤腥,灵仙不降,与道背矣。炼药饮水,宜用泉水,尤恶井水,仍须远家及血属,虑有恩情忽起,即非修持之行。凡食米体重,食麦体轻。辟谷入山,须依众方,除三虫伏尸。凡服气,先调气,次闭气,出入不由口鼻,令满身自由,则生死不能侵矣。

是年九月,霖雨甚,自然自金泉往南山省程君,凌晨到山,衣履不湿。诘之,云:“旦离金泉耳。”程君甚异之。十一月九日,诣州与李坚别,云:“中旬的去矣。”亦不更入静室。

二十日辰时,于金泉道场白日升天,士女数千人,咸共瞻仰。祖母周氏、母胥氏、妹自柔、弟子李生,闻其 诀别之语曰:“勤修至道。”须臾五色云遮亘一川,天乐异香,散漫弥久。所着衣冠簪帔一十事,脱留小绳床上,结系如旧。刺史李坚表闻,论褒美之。

李坚述《金泉道场碑》,立本末为传,云:“天上有白玉堂,老君居之。殿壁上高列真仙之名,如人间壁记。时有朱书注其下云:'降世为帝王’或为'宰辅’者。”又自然当升天时,有堂内东壁上书记五十二字,云:“寄语主人及诸眷属:但当全身,莫生悲苦,自可勤修功德。并诸善心,修立福田,清斋念道,百劫之后,冀有善缘,早会清原之乡,即与相见。”其书迹存焉。(出《集仙录》)

看了谢自然真人的生平和修炼传记,我们可以得知,谢自然14岁即以童女身入道修炼,天生仙缘,根基最佳。14岁童女身,盗天地之阳气,身为乾体未漏,此时入道修炼是最佳时期,不需要凡女补漏的过程。因为在天癸(月经)未至之前,清心寡欲,一尘不染的谢自然,是没有经历这些污染的童贞之体,先天阳气没有化为后天有形阴质,自然会真气充盈,直接可以从炼气化神起修。

接下来,谢自然就辟谷不食,因为丹道修炼在炼气化神后期,也要辟谷的,凡夫所吃的食物消化以后,产生阴浊之气,而且还会产生情欲,谢自然之所以能够纯净无染,就是此时辟谷不食人间烟火。从而能够远离阴浊之体和情欲的烦恼。

因谢自然天生仙缘,非凡女可比,自然可以天眼见不可见之物,她看到吃的食物中有各种“蛆虫” 所以“绝粒”拒绝进食,而且服皂荚煎水打下了体内阴浊尸虫,同时修上清派的丹法黄庭经,所以身体逐渐达到纯阳之身,相当于丹道炼气化神后期,化尽阴质,排除体内垃圾阴质,身近纯阳。

谢自然从14岁开始辟谷,只食柏叶和水;7年后柏叶也不食,只喝水;9年后水也不喝了。每天修上清派丹法,食气静修,不食人间烟火,自然真气充盈,达地仙之体。

谢自然因为持诵 道德经和黄庭经等经典,修上清派黄庭,自然有仙人护持,住山修炼,也有蛇和虎护法,有仙界麒麟和鹤看护其安全,谢自然此时是有神通力的。然后又得王母及仙真度化,按照上清派的修法,经常服食符咒水和仙桃果实。身体逐渐在气化。由地仙之体慢慢进入天仙境界,可以不惧水火,无有寒暑,日行千里,洞察显幽,具大神通。

最后,谢自然形神俱化,肉身化为轻烟一般,在尘缘尽时,于西山在大众仰望中白日飞升,真人修炼的次第和过程,就是如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谢自然的修炼过程,也是符合丹道次第的。只不过,凡夫没有她这样前世的根基和仙缘,很难得到仙度。

但是,女丹道童女派,也是可以复制的,因为凡是女子保持童女身修炼的,大多是天仙再来,如能清心寡欲,一心修仙,按照丹道次第修炼,即便不修上清派丹法,也是一样可以修炼成道的,如曹文逸女真人,也是如此童女身修炼而成,历代女仙不乏其人。

本文总结:丹道童女派,从炼气化神起修,这个阶段的身体,按照少阳派修法,文始派或上清派等修法,都可以修炼成道,关键在于有明师真传,所以说,所谓的丹道童女派修法——就是从炼气化神之体起步,修哪个门派的法都可以成道,只要有明师真传....... (更多修行知识请关注修行科学公众号)

随 喜 打 赏

- The End -

修行科学平台内容由多个不同领域修行者与科学工作者编写或提稿。这些内容仅作公益性分享、研讨、参考之用,不一定代表运营者意见,亦不一定完全正确,请客观思考,不盲从,不排斥。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邮件联系:luchen0209@163.com,我们一定会及时更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灵性之书》​174、白日飞升:黄元吉与谢自然
《自性的莲花》之219《勤修至道的谢自然》
中华古今第一仙:神奇的修仙之路,王母娘娘亲自下凡邀请飞升仙界
唐代白日飞升的女真——谢自然史略
唐朝女道士白日飞升引众人现场围观,被官方点赞,到底是真是假?
医家秘传气功(8)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