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妙真经》(十章)本义解读及溯源(第二章)

    《妙真经·二》分为两个自然段。

第一段——   

     以大居小,以富居贫,处盛卑之谷,游大贱之渊。①微为之本,寡为之根,恐惧为之宇,忧畏(患)为之门。②福者祸之先,利者害之源,治者乱之本,存者亡之根。③上德之君质而无文,不视不听,而抱其玄,无心意若未生根,执守虚无而因自然。④混沌为一,归于本根。⑤

 

【解析】

根据第四句的主语“上德之君”推理,此句省略主语“君子”。

“大”比喻高贵的身份,“小”比喻底层。

“富”有省略,指富人之躯。“贫”有省略,指“贫困的环境”。

“处盛卑之谷……”是形容前句,省略“若”。“盛”表示“大”。

根据文意推理,“微”当指私心微(少私)。“寡”当指欲望少(寡欲)。

“之”代指君子。“宇”指房屋。“畏”应是“患”的误写。

③此文四句话均省略谓语“是”。“先”指先锋。

④此句实为两小句。“上德之君质而无文,不视不听,而抱其玄”为一句;“无心意若未生根,执守虚无而因自然”为一句。

“上德”指高层次的道德。“质而无文”是形容外表。“质”指质朴。“文”指纹饰。

“不视不听”是指不视“五色”,不听“五音”。“玄”代指玄妙之“道”。

“心意”承前有省略,指“抱道的心意”。“自然”有省略,指“自然而为”(不是恪守人为的清规戒律)。

⑤“混沌为一”省略主语“道”。由《妙真经·十》可知,其“道”的内涵有七种,故“一”指一体。

“归于本根”有省略,是指“其内涵都归附共同的根——自然而为”。

 

【译文】

君子要以高贵的身份位于底层,要以富人之躯位于贫困的环境,就像处于大卑的山谷,游弋于大贱的水潭。

“少私”是君子之本,“寡欲”是君子之根,“恐惧”是君子的房屋,“忧患”是房屋之门。

福气是祸患的先锋,利益是危害的源头,治理是动乱的本源,存活是死亡的根源。

有高层次道德的君子,外表质朴没有纹饰,不视“五色”,不听“五音”,而是抱守玄妙之“道”。没有抱道的心意如同没有生根,能够执守“虚无”而是因为自然而为。

“道”混沌为一体,其内涵都归附共同的根——自然而为。

 

【溯源⑴】

《老子·第六十六章》云:“圣人之欲上民也,必以其言下之。其欲先民也,必以其身后之。1

本义是:“圣人想要处在百姓之上,必须先以言语表示他处在百姓之下。他想要位于百姓之前(成为首领),必须先让自己的行为处于百姓之后。”[2] 

《老子·第三十九章》云:“必贵而以贱为本,必高矣而以下为基。1

本义是:“一定要尊贵,则以谦卑为根本;一定要高高在上,则以屈尊为基础。”[2]

 

【简评】

圣人(国君)“欲上”先“下之”,“欲先”而“后之”也是“以大居小”。

山高而尊,谷低而卑。海大而贵,渊小而贱。“以贱为本”,则“游大贱之渊”;“以下为基”,则“处盛卑之谷”。

《妙真经·二》第一段第一句应是源于上述老子之言。

 

【溯源⑵】

   《老子·第十九章》云:“见(现)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本义是:“外表朴素,内心淳朴;私心少,欲望少;拒绝‘仁义’之类的学说,没有忧愁。”[2]

《老子·第四十七章》云:“民之不畏畏(威),则大畏将至矣。1

本义是:“如果百姓不怕威严,那么大的恐惧(动乱)就要到了。”[2] 

《老子·第十七章》云:“信不足,案有不信。猷(忧)呵![1]

本义是:“有的国君(侯王)信用不足,于是有了下层人的不信任(潜伏着动乱)。忧虑啊![2]

 这三章所言都属于圣人(国君)之道。辨证地说:国君要想国泰民安,应以“少私寡欲”为根本,居安思危,把“恐惧”当作自己的房屋,把“忧患”当作这个房屋之门。 

 

【简评】

《妙真经·二》第一段第二句应是源于上述老子之言的思想。

作为修道人要养生、长寿,也须“少私寡欲”,居安思危,既要避免动乱带来的意外灾难,也要抵御各种诱惑,使“恐惧为之宇,忧患为之门。

 

【溯源⑶】

《老子·第五十八章》云:“祸,福之所倚。福,祸之所伏。”1

 

【简评】

这种说法属于辨证思维。《妙真经》由此引出“福者祸之先”。但这并非绝对之理,而是说:一些祸患的发生,常常先以“福”的状态出现。

 

《老子·第三章》云:“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现)可欲,使民不乱。”1

本义是:“不重视珍宝,以使百姓不做盗贼;不宣扬可以想要的东西,以使百姓不会动乱。”[2]

 

【简评】 

老子认为:珍宝和可以想要的东西(一些利益)是犯罪和动乱的根源。

《妙真经》由此引出“利者害之源”,是辨证思维的观点,是有一定的前提条件。如果君子爱财,取之正道,会有什么“害”呢?

 

《老子·第五十七章》云:“圣人之言曰:我无为也,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1

本义是:“圣人之言说:我没有作为,而百姓的道德自然造化;我喜欢清静,而百姓的行为自然端正。”[2]

 

【简评】

这是老子的治国之道,认为国君要学习圣人——没有作为,百姓的道德自然造化;做到清静,百姓的行为自然端正。

《妙真经》由此(无为而治)引出“治者乱之本”,也是辨证思维。这种说法是有前提条件的(限于篇幅,此文未明示)。因此,不可断章取义。

 

《老子·第五十一章》云:“道生之,畜之,长之,育之,亭(听)之,毒之,养之,复(覆)之。”1

本义是:“玄道(自然规律)使万物诞生,使万物得到蓄养,使万物成长,使万物孕育,使万物得到治理,也使万物受到危害。玄道(自然规律)使万物存活,也使万物覆没。”[2]

 

【简评】

《妙真经》的“存者亡之根”是源于此文。没有“生”就没有“死”;没有“养”就没有“覆”;没有“存”就没有“亡”。

综上所述,《妙真经·二》第一段第三句应是源于上述老子之言。

 

【溯源⑷】

《老子·第三十八章》云:“上德不(失)徳,是以有德。”1

本义是:“有高层次道德的人不失美德,因此有真正的德。”[2] 

《老子·第十二章》云:“五色使人盲,驰骋田猎使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使人行方,五味使人口爽,五音使人耳聋。”[1]

本义是:“服装的缤纷色彩使人眼花缭乱,打猎驱马奔驰使人发狂,珍宝使人的行为攀比,食物的各种美味使人口爽,动听的音乐使人的耳朵被堵塞。”[2]

《老子·第十九章》云:“见(现)素抱朴”。1 

《老子·第二十八章》云:“恒德乃足,复归于朴。”1

本义是:“永恒的美德充足了,则回归到淳朴的状态。”[2]

 

【简评】

《妙真经》的作者因崇尚“道”之“玄”,而忽略“上德”与“朴”的关系,“抱朴”在第四句演变成“抱其玄”。

可以看出,《妙真经·二》第一段第四句源于上述老子之言。是把老子的圣人(国君)之道引入养生(益寿)之道,要求修道人先要成为高层次道德的君子,不视“五色”,不听“五音”;内心淳朴;坚守养生(益寿)之道。

 

【溯源⑸】

《老子·第十四章》云:“三者不可至计,故混而为一。一者,其上不谬(寥),其下不惚。”1

本义是:“三者的量不可计算,所以混为一体。一体的“大道”,其上方天空不空虚,其下方大地没有模糊不清。”[2]

 

【简评】

《老子》其它章没有“混沌为一”之类的描述,故《妙真经·二》第一段第五句应是源于《老子》此章之言。

但是,老子所言的“一”(大道)其实是治国之道。而《妙真经》的作者将其引入了养生(益寿)之道。

                                                  

                                                 2016年8月23日

 

《妙真经·二》第二段——

   上意(德)正于无形,理于无声,起福于未有,绝祸于未生,故莫知其名。①下德则不然,高尊富贵,显荣好美,善乐功名,生祸而忧之,寇害而伐之,身辱而报之。②生长有其力,布施有其福。③事为其方,曲为其法。④赏善罚恶则伪善诈忠,如此乃自谓功名。⑤见与道反。⑥  

 

【解析】

结合第二句“下德则不然”推理,“上意”之“意”是“德”字的误写。

“理”有省略,指“顺理”。“无声”指“无声之行”。

“起福于”即“得福起于”。“未有”有省略,指“人所不见”。

“绝祸于未生”指“杜绝祸患于产生之前”。

②“下德”指低层次的道德。“高”是“尊”的形容词,表示“非常”。“尊”指尊崇。

“荣”指荣华。“美”指美物。“善”有“容易”之意,[3](《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商务印书馆)此即此意。

 “寇”指盗匪。“寇害”是被动句,指被盗匪伤害。

“身辱”也是被动句。“报”指报复。

③“生长有其力”省略主语“万物”。“力”有省略。指“自然的力量”。

“布施有其福”省略主语“善人”。“福”有省略,指“自然的福缘”。

④根据此句文意推理,“事”指常见之事。“为”表示“因为”。“方”有“常规”之意,[3]此即此意。

“曲”有省略,指“‘弯曲’的现象”。

⑤“伪善诈忠”前省略“有”字。

⑥“见”(音:现)是古“现”字,[3]有省略,指“出现这种情况”。

根据前两句文意推断,此“道”有省略,指道的真谛(自然而为)。

 

【译文】

有高层次道德的人,正直于无形之中,顺理于无声之行,得福起于人所不见,杜绝祸患于产生之前。所以,不知道他们的名字。

低层次道德之人则不是这样,而是非常尊崇富贵;显耀荣华、喜好美物;容易喜欢功名;发生祸患就忧愁;被盗匪伤害就讨伐他们;受到侮辱就报复对方。

万物生长有其自然的力量,善人布施有其自然的福缘。

常见之事是因为其常规,“弯曲”的现象是因为其法则。

赏善罚恶则有伪善诈忠出现,这种赏善罚恶的事迹只是自称的功名。

出现这种情况与“道”的真谛(自然而为)相反。

 

【溯源⑴】

《老子·第三十八章》云:“上德不(失)徳,是以有德。”1

 

【简评】

显然,《妙真经》的“上德”源于《老子》,但是把“上德”归纳为四种状态——一是“正”(正直),这种“正直”是无形中的表现;二是“理”(顺理),这种“顺理”是无声的行动;三是“起福”,这种“福”起于“无”(人所不见);四是“绝祸”,这种“祸”杜绝于产生之前。

 

《老子·第七十九章》的“天之道,损有余而益不足。”1

本义是:“天然正道(自然正确的作为)是减少有余的,增益不足的。”[2]

《老子·第五十三章》的“使我介有知(智)也,行于大道,唯施是畏。”1

本义是:“使我独有智慧,是因为行于(熟悉)“大道”(西周的道德、礼法等),只害怕走上‘斜路’”。[2]

 

【简评】

《妙真经》的“正于无形”和“理于无声”当源于老子上述之言。

 

《老子·第六十八章》云:“圣人无积,既已为人,己俞(愈)有”。1

本义是:“圣人没有积蓄,既然已经为民谋利,自己的‘积蓄’(名利)也会有的。”[2] 

《老子·第七章》云:“圣人退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1

本义是:“圣人遇功退让不争,最后反而能够领先;遇利远离不争,最后依然存在(祸生不及身)。”[2] 

《老子·第十五章》的“葆(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欲盈,是以能敝而不成。”1

本义是:“守住修心养生之道的人不想人生完美。只因不想人生完美,所以他们能够退让而没有功成名就。”[2]

 

【简评】

没有“功成名就”,就不会产生“功名”引起的祸患。范蠡曰: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不管范蠡是否读过《老子》,可以说,他的事迹证明他也算是得“道”者。

《妙真经》的“得福于未有”和“绝祸于未生”当源于上述之言。

 

【溯源⑵】

《老子·第三十八章》云:“下德为之,而有以为。”1

 

【简评】

妙真经》的“下德”一词显然出于《老子》,但是所展示“下德”的六种表现,《老子》中没有明确对应的章句。

可以说:《妙真经》“下德”的六种表现是对老子“下德”的进一步阐述,是补充其内涵。

 

【溯源⑶】

《老子·第十七章》云:“成功遂事,而百姓谓我自然。”1

《老子·第十八章》云:“大道废,案有仁义。知(智)慧出,案有大伪。”1

本义是:“‘大道’(西周的道德、礼法等)被废弃,于是又提出‘仁义’。新的思想出现,于是才有大的诡诈。”[2]

 

【简评】

《妙真经·二》后四句应该是源于老子这两句的思想。是说:建立功业、行善济困应该是自然(因责任、善心)而为,不必奖赏。这才符合“道”。否则,就有诡诈出现,与“道”不合。

 

《妙真经·二》全译文:

君子要以高贵的身份位于低层,要以富人之躯位于贫困的环境,就像处于大卑的山谷,游弋于大贱的水潭。

“微小”是君子之本,“孤寡”是君子之根,“恐惧”是君子的房屋,“忧患”是房屋之门。

福气是祸患的先锋,利益是危害的源头,治理是动乱的本源,存活是死亡的根源。

有高层次道德的君子,外表质朴没有纹饰,不视“五色”,不听“五音”,而是抱守玄妙之“道”。没有抱道的心意如同没有生根,能够执守“虚无”则是因为自然而为。

“道”混沌为一体,其内涵都归附共同的根——自然而为。

有高层次道德的人,正直于无形之中,顺理于无声之行,得福起于人所不见,杜绝祸患于产生之前。所以,不知道他们的名字。

低层次道德之人则不是这样,而是非常尊崇富贵;显耀荣华、喜好美物;容易喜欢功名;发生祸患就忧愁,被盗匪伤害就讨伐他们;受到侮辱就报复对方。

万物生长有其自然的力量,善人布施有其自然的福缘。常见之事是因为其常规,“弯曲”的现象是因为其法则。赏善罚恶则有伪善诈忠出现,这种赏善罚恶的事迹只是自称的功名。出现这种情况与“道”的真谛(自然而为)相反。

 

    2016年8月24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子《妙真经·二》之【2】
《庄子》山木
老子“道法自然”之本义
素书 百科名片
19. 为什么“多言数穷”?
通玄真经(文子)原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