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奇迹:诸暨包村力敌十万太平军,更有村民断头复生

太平天国是历史上老百姓最为苦难的时代之一,战乱频仍,人命若草芥,可谓“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这也是一个屡现奇迹的时代,不仅有个小小村庄力敌十余万大军,更有人被砍头刺喉,却仍然顽强地活了过来。  

         

一:白衣仙人,东安义军

清朝咸丰十一年(1861年)九月,太平军忠王李秀成部攻陷浙江绍兴,另一路则由其堂弟侍王李世贤率领,几乎于同时攻陷诸暨。

而在绍兴和诸暨之间,有个原本平平无奇的江南村落,因其“包姓聚族居之”,是以名曰包村。

这里“枫溪带其前,白塔湖环于后,林深箐密”,起初谁也没有料到,小小的包村竟然会发生令山河变色的大战,而本是安宁祥和的村庄也将化为修罗屠场!

在太平军占领诸暨县城后,受当时江南民间对“长毛”妖魔化意识的影响(迄今诸暨一带还有句俗语:一副长毛相,迟早要杀头),包村村民同样深感不安,大有风雨飘摇、世界末日之感。

可在包村时年才二十一岁的村民包立身看来,这可是“时势造英雄”的大好时机!

他借助村民的恐惧心理,同时又想守护乡土的朴素情感,假称自己为白衣大仙下凡,很快就在本村拉起一支队伍,号称“东安义军”,因其白衣白帜,故又称“白头军”,既不接受太平军统治,也不用清廷年号,完全是打着自立门户、逐鹿中原的主意。

这小子野心勃勃,能耐也不小。白头军成立后,在他的带领下拒编门牌,杀太平军乡官,还不时偷袭太平军驻地,歼灭小股太平军武装,因其每战必先,每战必胜,一时远近百姓皆惊呼为神,称其为“包神仙”而不名。

当时嵊县、山阴、会稽、萧山乃至富阳,举凡浙江为避战乱的百姓,纷纷扶老携幼逃难似地涌入包村。“远近归之者复日以千计”,不到数月时间,竟然汇集了近二十万百姓,以致当时的包村“木栖止无隙地”。

待到太平军回过神来,白头军已经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迅速壮大至万余人,成为浙东对太平军威胁最大的一支武装。

二:屡战屡败,来王吃瘪

当时驻守绍兴的来王陆顺德,下令派兵剿灭包村。从此拉开了延宕近九个月,死亡十余万的的包村之战的序幕。

当年十一月三日,太平军墩天燕(太平军官职)柳某率兵三千进攻包村。时日天起大雾,不辨牛马,包立身利用地形预先设下伏兵,大败太平军。

当年十二月初十日,太平军千余人攻打包村,结果包立身坚壁不出,以逸待劳,太平军伤亡百余人被俘三十余,狼狈而退。

第二年(同治元年,1862年)刚过完春节,正月十六日,四千余太平军进攻包村再次失利,伤亡四百余。

十天后,正月二十五日,不信邪的来王陆顺德亲帅两万大军前来,誓要将包村一鼓荡平。没想到包立身临危不惧,利用太平军不熟地形加之轻敌的弱点,再次设下伏兵大败太平军,这次太平军伤亡两千余人。

来王陆顺德连吃败仗,对其恨得牙痒痒,可凭本部实力掂量掂量,还真搞不定这小子。当即他强忍憋屈,想将对方招安。

结果人家包立身连番大胜,早已自信爆棚,直接“斩使焚书以激贼”,这下算是彻底撕破脸了。

被惹毛的来王陆顺德当即拉下脸来,向杭州等地写信求援。很快援军到位后,于二三月间,陆顺德向包村发起第五次进攻。

这次大战异常激烈,战无不胜的“包神仙”终于被流弹击中负伤,关键时刻,其他民团派兵来救,两面夹击之下,陆顺德再次被打得一败涂地,太平军伤亡近两万余人。

三:宁失天京,必下包村

这下终于彻底惊动了整个太平军,当时主持整个浙江战场的侍王李世贤从全省调集人马,“东调宁波,西调杭州,南调金华,集大队与抗”,汇集了十余万大军第六次进剿包村。

以侍王李世贤为首,包括来王陆顺德等总共五个王悉数到场,“贼之悍党俱萃于包村”。甚至当时太平军中都流传一句话:“宁失天京,必下包村!”可见这小小的包村,都快成太平军的心魔了。

所谓狮子搏兔亦尽全力,这次没有人再敢对包村掉以轻心。太平军充分发挥兵力优势,采用了最为稳妥的铁桶战术,重重围困,稳步推进。

他们先是截断包村上游溪港河道,用腐尸填塞村外水井;同时派兵切断所有可能通向包村的粮道、援兵,如此让包村彻底孤立无援。

而包村内老弱妇孺等避难百姓甚众,如此围困之下大大加速了物资消耗,很快村内就食物断绝。而且入夏以来天气炎热,村内死尸枕藉,甚至瘟疫开始传播开来。加之太平军不断派出小股军队轮流袭扰,村中义军可谓无日不战,无日得歇,如此情况下,即便包立身真是“白衣大仙”下凡,恐怕也无力回天了。

很快决战时刻迫近,六月十四日,太平军一面用炮击掩护,一面暗中挖通地道从包村社庙中穿出,终于攻入了包村!

可即便如此,包村人却仍然逐屋抵御,直到同治元年(1862年)七月初一,太平军才终于彻底攻陷包村。

至此,这场绵延近九个月的战役才宣告结束。双方共死伤十余万人,谁也没有料到,这小小的包村,竟成为噩梦般的修罗屠场。

四:十万大坟,虽败犹胜

包村之战,天下震动。至今绍兴还有民谣:“吃咯油,穿咯绸,赶到包村去杀头”。意思是,当时很多富人为避太平军赶去包村,结果反而死难于斯。

根据《包村义团记》中说,战后回村的包姓人雇佣了嵊县、会稽二县的钱姓、胡姓人拾取村人骸骨,共计“头颅171260颗合葬”,后人将其称之为“包村大坟”。

而据清廷浙江巡抚奏报,全村 “阵亡殉难官绅男女统计一万四千七十七名”。

包村有一株百年老樟树,几年前枯亡。村民准备将其砍伐清理,结果竟无从下斧锯,因为树内尽是箭镞、弹片,足见当年包村之战的惨烈。

至于包立身本人,据《清史稿》及《绍兴市志》记载,他在最后的战斗中曾率数千人溃围而出,冲至马面山时,“鏖战不得脱”,最后“中炮死”,他妹妹包凤英也因力竭自刎而死,“全家皆遇害,从者亦无一人得脱” 。

就在太平军最后一次攻打包村期间(1862年4-7月),左宗棠率军入浙,势如破竹,接连占领宁波、台州等要地。而浙江十余万太平军主力却仍在围攻小小包村,实在令人唏嘘。

1864年初,闽浙总督左宗棠收复浙江大部分失地,天京彻底成为一座孤城,腹背受敌。

1864年7月19日,太平天国首都天京宣告陷落。从这个角度来说,包村之战,太平军虽胜犹败,而包村义军可谓是虽败犹胜。

包村义军以区区万余之众,拖住了太平军十余万主力大军,前后抗衡近九个月时间,以一己之力,改变了整个战局的走势,可谓创造了一个辉煌的军事奇迹。

而同样在这场战争中,还有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平头百姓,也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生命奇迹,为民间所津津乐道。

五:不死小强,断头老魏

话说当时包村被攻破的时候,有个姓魏的绍兴人趁乱从包村逃跑。结果没多久就被太平军赶上,脖子被人从后面用刀接连斫了数下竟然也没断。

赶上来的太平军有点纳闷,走到躺着的老魏面仔细打量一番,莫非脖子方才被衣领挡住了?这个太平军当即就俯下身来要解开老魏的衣襟扣子,想着把他衣服脱了,给他来个痛快的斩首。

结果老魏那衣服扣子拧巴得歪歪扭扭,又沾着血污腻腻歪歪,就这么纠缠一会,一下还真解不开。

那太平军也不耐烦解了,干脆用刀刃直接刺破了老魏的喉咙。老魏顿时喉颈血肉一片模糊,鲜血顺着刀口汩汩而出。看着老魏有进气没出气的模样,太平军这才满意得点了点头,将其弃之不顾,又去追杀其他人去了。

可老魏就跟小强一样,后面脖子被砍,前面喉咙被捅,硬是没死透。待太平军走远了,他竟然又挣扎着爬了起来,用手扶着被砍得只剩皮肉黏连的头,就这么继续逃跑。

走了几里地,老魏稍微一松手,自己的头就突然掉了下来,倒悬在胸前。老魏被自己吓了一跳,赶紧将头掀起来,仍然按回颈脖子,幸好这次不再掉下来了。

就这么也不知道走了多久,老魏只感觉胃都饿得冒火。从包村算起,他也不知道几天都没吃没喝了。

六:吃嘛嘛香,生命奇迹

他偶然看见前面有条小溪,当即什么也顾不得,赶紧一手扶头,一手掬了捧溪水喝。但觉从来没喝过这么好喝的水,甘甜犹如蜜糖。

老魏精神一振,又看见旁边田间有荑稗(草似禾者,实比谷小,亦可食,俗称野稻子),他随意采了几支稻穗,放嘴里就生嚼起来。哪知这野稻子越嚼越香,根本停不下嘴,这味道,简直美不可言。

几天之后,老魏竟然活着回到了自己家里。

最开始他每次吃饭的时候,就看见有热气鬻然从喉咙创口处溢出,边吃边冒烟,久而久之,创口竟然愈合了,这下就不会漏气了。

老魏算是彻底恢复了,只是头当时被随意按回去,导致整得有点歪,好像扭头往左边看一样。

这种受了如此重伤而不死的,在唐朝戴孚的《广异记》中也曾经有过类似的记载(事迹详见本人文章:安史之乱时,唐将脖子被砍断,自己接回去活了近十年)。

其实类似事情在古籍中屡见不鲜,根据太平广记记载,尚有郑会、邵进等头断而仍活着的案例,或许这就是医学上或者是生命所创造的奇迹吧。

老魏有个嫂嫂,后面成为苏州知府许祐身家的女佣。而许祐身的妻子俞绣孙,乃是著名学者俞樾的次女。

俞樾将老魏这个“断头复生”的故事记录在他的《右台仙馆笔记》中,他女儿俞绣孙出于好奇,甚至亲眼见过歪着头的老魏,所以这个故事的可信度还是非常高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面对天国十万精兵,此村庄竟负隅顽抗九个月,数万太平军战死该地
浙江一个小村,居然能抵挡10万太平军!
编辑五月奇迹的断头铡和出水芙蓉
他是三国的精神领袖,擅长起死回生之术,鼓动30万人起义!
石达开部队与仁怀程氏:
咸丰辛酉,“长毛”占领枫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