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金匮9-1胸痹心痛短气病的治法(类心脏病)

这里是黎明素问对《金匮要略》的注解,共同学习经典,吃透中医精髓,学习路上我们不再孤独。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金匮要略·卷上·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九》;

文中,实际上分成了【胸痹】和【心痛】两个部分;

【胸痹】包括了心和肺的整个胸腔,更靠上一点,属于上焦;

【心痛】比较专指心窝、胃脘的上部,相对【胸痹】的位置要偏下一点点,属于中上焦;

【短气】以上两个情况中都会出现,主要是水湿侵入肺中,实际上先侵入了大肠,且肺与大肠相表里,影响了肺的呼吸,所以短气。

以上有些在西医里会认定为心脏病,有的也不一定,我对西医不太懂,所以说不太准;

西医的病症是以结果,单一现象来命名的,对治疗的指导意义不大;

中医的病症命名,始终把病因放在思考的第一位,多数蕴含在治疗的方向,比如寒湿、水饮、阳虚、阴虚等等。

看条文:

师曰: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

按:

“脉当取太过不及”,搭脉主要是探查脉搏的“太过”和“不及”两种状态;

“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胸痹心痛的,主要脉象是“阳微”寸脉微弱,“阴弦”尺脉比较弦紧;

“所以然者,责其极虚”,原因就在于,“阳微”寸脉对应的上焦阳气虚弱,“阴弦”尺脉对应的下焦阴邪寒凉水湿邪盛,所以下焦的寒凉水湿阴邪会侵犯上焦阳气虚弱的部位;

这种态势必然造成了“所以胸痹、心痛者”;

平人无寒热,短气不足以息者,实也

按:

“平人无寒热”,一个普通正常的人,没有外部的风寒侵袭;

但是出现了“短气不足以息”,是因为有水湿、痰饮等等邪气存在的原因,叫“实也”。

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栝蒌薤白白酒汤主之

按:

“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这是讲胸痹的症状;

脉的特征就是“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

有些人认为这里的“迟”和“数”是矛盾的,同一根脉怎么会有迟和数的区别,其实没有问题,寸脉很弱类似于无,关脉略紧,感觉有点力量,这样去理解;

栝蒌薤白白酒汤方

栝蒌实一枚(捣) 薤白半斤 白酒七升

右三味,同煮,取二升,分温再服

按:

“栝蒌实”一整个,捣碎;“胸背痛”多少有一些热结了,栝蒌实本身寒凉,起到化痰散结、通行经络、疏通气机的作用;

胸不痛或比较轻微的痛,不能用,用炒枳壳和苦桔梗就行;

薤白,是野生的小根蒜的蒜头,辛温通阳,温通血脉、祛除寒凉的郁结的作用;

白酒,东汉的白酒是现在的黄酒,也不能用珍藏多年的黄酒,就普通炒菜的料酒、黄酒就可以,不然酒精浓度太高,反而湿热;黄酒,轻扬温通,载药上行、阴散寒;

整个方剂,阳气宣扬,寒浊消散,胸背痛就好起来了;

当然,要说明的是,这是一个治标的方剂,“阳微阴盛”的整体体质并没有改善;

需要从六经辨证(三个循环)入手,分别下药,才可以整体调治。

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栝蒌薤白半夏汤主之

按:

相比上面一条,除了“心痛彻背者”,还多出来了“胸痹不得卧”;

这个“不得卧”,说明有水湿痰饮,因为水湿痰饮,在躺下之后,会向上焦肺部流动,造成“不得卧”的现象;

所以,用栝蒌薤白半夏汤主之。

栝蒌薤白半夏汤方

栝蒌实一枚 薤白三两 半夏半斤 白酒一斗

右四昧,同煮,取四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按:

半夏:逐饮降逆,通阴阳、燥痰湿;

薤白:从半斤减少为了三两,是因为增加了半夏,通阳的力量有了加强;

胸痹心中痞,留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人参汤亦主之

按:

这里有两个方剂,实际上是说有两种病因:

一是属于邪实;

一是属于正虚;

邪实,有痰湿、水饮,所以“胸痹心中痞,留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所以下面的方剂加了“厚朴、枳实”;

“抢心”有上冲逆的意思,所以加了桂枝,温通向上的经脉,便于温热正气上行,心肾相交;

正虚,中焦太阴脾经虚寒,阴寒闭塞,气机不转,“胸痹心中痞,留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同时应该伴有,倦怠无力、语音低微、四肢厥逆、脉沉细微等症,用人参汤(理中汤);

枳实薤白桂枝汤方

枳实四枚 厚朴四两 薤白半斤 桂枝一两 栝蒌实一枚(捣)

右五味,以水五升,先煮枳实、厚朴,取二升,去滓,内诸药,煮数沸,分温三服

按:

这里“枳实四枚 厚朴四两”,这里用量是很大的,说明邪实“痰湿水饮食物堆积”等可能比较重;先煮的目的,也是为了加强下泄的力量;

桂枝,用量很小,只有厚朴枳实加起来的1/8,起到反佐厚朴枳实的作用,同时温通正气上行的经脉,解决“抢心”的问题;

“去滓,内诸药,煮数沸,分温三服”这里瓜蒌、桂枝、薤白煮的时间并不长,“留气结在胸,胸满”气结不是太多的瘀热,比心痛彻背要轻。

人参汤方

人参 甘草 干姜 白术 各三两

右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按:

这个也是理中汤,温中补脾的作用;

胸痹,胸中气塞,短气,茯苓杏仁甘草汤主之,橘枳姜汤亦主之

按:

这里是“胸中气塞,短气”,胸痹,实际上是胸闷的感觉,不是胸背痛了;

也是分成了两种情况:

一是,水湿,“茯苓杏仁甘草汤主之”,应该是以“短气”为主;

二是,气阻,“橘枳姜汤亦主之”,以“胸中气塞”为主;

茯苓杏仁甘草汤方

茯苓三两 杏仁五十个 甘草一两

右三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温服一升,日三服(不差,更服)

按:

茯苓,收敛泛滥的水湿,归入膀胱;

杏仁,润肠通便,开肺气;

说明这里的病变位置,主要在肺,水湿在肺;

橘枳姜汤方

橘皮一斤 枳实三两 生姜半斤

右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温再服

按:

这个方剂的用量比较大

橘皮一斤,燥湿化痰;

枳实三两,下通肠胃,引痰饮水湿下行;

生姜半斤,温太阴脾经,辛温散水,助脾经升,成全胃经的下降;

说明病变位置在胃脘,偏食滞、偏气郁。

(《肘后》《千金》云治胸痹,胸中fufu如满,噎塞习习如痒,喉中涩,唾燥沫)

按:

这里“胸中fufu如满,噎塞习习如痒,喉中涩,唾燥沫”实际上是痰湿了。

胸痹缓急者,薏苡附子散主之

按:

这里“缓急者”,是指,因为发病比较急,需要快速缓解的意思,用薏苡附子散主之。

薏苡附子散方

薏苡仁十五两 大附子十枚(炮)

右二味,杵为散,服方寸匕,日三服

按:

这是一个散剂,目的是让药物停留在胸腔、胃脘部分,不会象汤剂那样,直接喝到肚子腹部去,针对的是胸腔的【胸痹】;

薏苡仁,祛湿、散脓结的作用;

炮附子,驱寒,通阳气的作用;

“杵为散,服方寸匕,日三服”这个服用量不大。

心中痞,诸逆心悬痛,桂枝生姜枳实汤主之

按:

“心中痞”,实际指胃脘部的痞;

“心悬痛”,心悬痛,是类似吊着痛的感觉;

“诸逆”,有上冲逆的症状;

桂枝生姜枳实汤

桂枝三两 生姜三两 枳实五枚

右三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按:

因为有痞,还是用枳实;

生姜温中,与枳实反佐;

因为有“诸逆”所以用桂枝;

跟上面的“橘枳姜汤方”的主要区别在于:

橘枳姜汤,针对的是“气塞”是气机的拥堵不通,橘皮燥湿祛痰湿,通气机,枳实向下通食滞开气机;

桂枝生姜枳实汤,针对的是“心悬痛”,主要是有“诸逆”,还有胃脘部有“心中痞”,以寒湿水饮的邪气盛为主;

心痛彻背,背痛彻心,乌头赤石脂丸主之

按:

“心痛彻背,背痛彻心”,是指阳气衰微、阴寒痼结、经脉凝固不通,所以痛无休止、四肢厥逆、血脉沉迟。

乌头赤石脂丸方

蜀椒一两(一法二分) 乌头一分(炮) 附子半两(炮)(一法一分)干姜一两(一法一分) 赤石脂一两(一法二分)

右五味,末之,蜜丸如梧子大,先食服一丸,日三服(不知,稍加服)

按:

蜀椒一两(一法二分) 乌头一分(炮) 附子半两(炮)(一法一分)干姜一两(一法一分) ,这些都是大辛大热的药物,温阳散寒、开结行痹、通经止痛;

赤石脂一两(一法二分),有收敛的作用,收敛心阳,反佐以上热药,防止热药大开大散,使得心阳浮动;

“末之,蜜丸如梧子大,先食服一丸,日三服(不知,稍加服)”,这用量很小了。

九痛丸 治九种心痛

按:

这里九种,可能还是泛指,

应该包括,由于积聚、痰饮、结血、虫注、寒冷、中恶、跌打损伤等等,使得阳气不足,瘀血饮浊久留,痼结于胸,痹塞不通,导致心胸疼痛;

附子三两(炮) 生狼牙一两(炙香) 巴豆一两(去皮心,熬,研如脂) 人参 干姜 吴茱萸各一两

右六味,末之,炼蜜丸如桐子大,酒下,强人初服三丸,日三服,弱者二丸。兼治卒中恶,腹胀痛,口不能言。又连年积冷,流主心胸痛,并冷肿上气,落马坠车血疾等,皆主之,忌口如常法。

附子3(炮)吴茱萸1,温阳散寒,消散痼结;

生狼牙1(炙香),燥湿杀虫,祛痰燥湿;

巴豆1(去皮心,熬,研如脂) ;温热峻下,泻痰饮瘀血凝结

干姜1 人参1 ,补中益气。

总结一下:

胸痹心痛的本质,是上焦胸中阳气虚,下焦寒邪犯上,即“阳微阴弦”;

治疗上,以温通胸阳,驱散寒邪为基本原则。

胸痹和心痛,以及兼证短气治法,大抵有以下几种:

1-1)栝楼薤白白酒汤,针对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

1-2)栝楼薤白半夏汤,兼有喘不得卧,水饮痰湿上逆症;

2-1)枳实薤白桂枝汤,针对邪实,气结在胸,胸满,肋下逆抢心;

2-2)人参汤(理中汤),针对正虚,心中痞气;

3-1)茯苓杏仁甘草汤,胸痹短气,肺中水饮为主;

3-2)橘皮枳实生姜汤,胸中气塞,胃脘气塞为主;

4)薏苡仁附子散,痰湿壅塞,突然胸痹痛,临时缓解治法;

5)桂枝生姜枳实汤,上逆明显,寒饮在胃脘,心中痞,心悬痛;

6)乌头赤石脂丸,寒证为主,阴寒痼结重,心痛背痛;

7)九痛丸,多种寒结心痛。

好,《金匮要略·卷上·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九》,今天就讲到这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国医经典解读第13讲:对付心脏病最犀利武器 瓜蒌薤白白酒汤
【金匮要略】第九章 第5条
【《金匮发微》曹颖甫】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
略谈金匮的胸痹证治 (讲得很系统,有见地) (转载)
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论一首、证一首、方十首)
“薤白”,民间叫它“野韭菜”,一味活血通络、保护心脏的良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