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没人许你一座玫瑰花园|不原谅也没关系

Hi~

“无尽对话”第160篇原创:

我许自己一座玫瑰花园。

《不原谅也没关系》拿到手里,纸张是有分量感的胶版纸,但看到封面上的鸡汤——“你不必原谅,但必须释怀”还是有点诧异的。

我不习惯别人告诉我“不必怎样”、“必须怎样”。别人不是我,怎么可以擅自帮我决定?哪怕是专家让我抄作业,要不要抄、怎么抄也是我的事。另外,万一他错了呢?

鸡汤是不是作者的锅?也许不是。

不妨先耐着性子看下去,作者皮特.沃克是怎么说的。在前言中,他讲到坐火车的经历,“同贫民、鸡和羊一起,坐在逼仄的二等座上,读者一份英文版的印度报纸”,有点意思,那就继续看……

总结一下我在书中看到的内容⬇️

4F反应模式

人在面临危险时与生俱来的本能反应,可分为四种防御模式:战(Fight)、逃(Flight)、僵(Freeze,略显僵硬的翻译)、讨好(Fawn)。

四种模式都没问题,各有各的适用场景:

“战”模式:帮助自己确立合适的边界,保持自信果敢,必要时为自己提供自我保护;

“逃”模式:对抗无济于事时,及时逃脱,及时撤退;

“僵”模式:如果抵抗只会徒劳无功或适得其反——“别过来帮忙,快站着不动”;

“讨好”模式:用不卑不亢的方式表达自我,倾听他人,按需妥协。

但如果一个人在童年时期频繁遭遇创伤,他会产生路径依赖,过于依赖特定的某一种或某几种反应,形成不同的积极特性和消极特性。

书里用一个家庭的4个孩子举例,他们分别依赖不同的防御模式,属于4种不同的人格类型,完全不像一个家庭出来的(这个家庭是一个什么样的地狱啊😨),原来基因不是“龙生九种”的唯一原因。

💪“战”模式——控制狂

“自恋者没有人际关系,他们只接收俘虏。”

鲍勃是长子,属于“战”反应模式,父母宠爱他,他被父母“收编”一起欺负卡罗尔。鲍勃是控制狂和自恋狂,有家暴妻子的行为。发现伴侣是这种人怎么办?王惠玲说,即使买站票也要连夜逃走。

💨“逃”模式——替罪羊

第二个孩子卡罗尔,“逃”反应模式,父母和哥哥有事没事就拿她出气,她是家里的替罪羊。进了校园里她才能喘口气,她努力学习,工作后变成了完美主义者和工作狂,她总是会被自恋型的人吸引。

“逃”模式的人为什么会变成工作狂呢?我的理解是,工作狂是通过用工作塞满自己的方式,去逃避或回避一些不想面对的问题。

🧊“僵”模式——社恐

莫德是第三个孩子。父母的注意力已经被鲍勃和卡罗尔两个孩子瓜分,莫德没有人管,好像被打入冷宫,只能自己管自己,食物和白日梦是她仅有的慰藉。

陆游诗句“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里的“僵”挺像这个感觉。

“讨好”——依赖型

第四个孩子肖恩过于早熟,他敏锐地洞悉母亲的需求,成为照顾母亲情绪的人,长大后又一直很难摆脱母亲的奴役。

《有毒的父母》里也讲到过类似的模式,孩子成了父母的父母,长大后就容易找需要ta照顾的伴侣,比如酒鬼、瘾君子,在爱与痛的边缘一遍遍地把烂泥往墙上扶,扶不上。

CPTSD

这一家四个孩子都有CPTSD。

所谓的CPTSD(复杂性创伤后应激障碍)是一系列习得的反应,常见表现有情绪闪回(emotional flashbacks)、毒性羞耻感(toxic shame)、自我遗弃(self-abandonment)、恶性内在批判(vicious inner critic)和社交焦虑(aocial anxiety)。

《我从未许你一座玫瑰花园》

情绪闪回

“一种突然发生且通常持续时间较长的退行(regression),幸存者会退行至童年遭受虐待或遗弃时所产生的强烈的情绪状态,如强烈的恐惧、羞耻、疏离、愤怒、悲伤和抑郁。”

作者情绪闪回的亲身感受:“它就像一阵猛烈的热风,我感觉自己快要被它刮走了;我内心的火光也仿佛要被熄灭,如同快被吹熄的烛火。”

我个人理解:易燃易爆炸,一些很小的事情触发个体情绪爆炸的现象。

毒性羞耻感

“觉得自己惹人厌、丑陋、愚蠢或有致命缺陷,这种强烈的感受会摧毁当事人的自尊,触发情绪闪回,ta仿佛重新回到父母蔑视、打击、忽视或拒绝的时候。”

约翰.布雷萧John Bradshaw《 healing the shame that binds you》(暂时没发现有中文版)书中有详细的介绍,主要方法是讲已经内化的羞耻感外化,然后再重写剧本,改写自己的反应模式。

主要表现为觉得自己是瑕疵品,自己的存在是一个错误。

《治愈束缚你的羞耻感》

这两种表现都很常见。

我自己也有情绪闪回的时候,一件鸡毛小事都能让天塌下来。本质上是一种杏仁核劫持,每次遇到类似的情况都会触发相似的情绪反应,很多心理学理论都建议从改变自己的固有反应模式开始。

皮特.沃克提出了管理情绪闪回的步骤:

1. 首先,觉察到自己正在经历情绪闪回,告诉自己这些感受只是过去的记忆。

2. 其次,告诉自己你此刻很安全,你已经远离了过去的危险境地。

3. 提醒自己不必容忍他人的虐待,可以离开危险的环境,抗议不公平的行为。

4. 安慰曾经受伤的那个小孩(内在的小孩,过去的自己):你无条件地爱着ta。

5. 记住情绪闪回的状态总是会过去的

6. 提醒自己现在长大了,能自己保护自己

7. 感受当下自己的身体状态,放松身体紧张的肌肉群,深呼吸,感受此刻。

8. 对自我批判、自我攻击说不

9. 释放愤怒,哭泣,口头宣泄,觉知但保持暂停状态。

10. 向外界寻求支持

11. 识别闪回的诱因

12. 找到闪回的根源

13. 对自己有耐心,相信自己会慢慢恢复过来。

这可能是本书最有建设性的部分。状态觉知、释放愤怒、辨识诱因和找到根源很重要,如果这样做了,那么下次遇到同样的情况肯定可以处理得更好。

一些有启发的概念

“足够好👍的……”

当我们认可足够好的状态,足够好的旅行,足够好的自己,就不会吹毛求疵,陷入永远的自我批判循环里。

当我将“足够好的”运用到自己身上,把自己形容为足够好的阅读者,足够好的跑步者,足够好的主持人,足够好的写作者,足够好的女性,感觉还不错

你也可以试试。

“自我抚育👶”

这个观念我一直都赞同。

这意味着我们不再向外,向toxic parents乞求支持,转而探索自己的力量,通过自己的能量,自己的勇气,自我驱动,寻求成长。父母养育过年幼的我们,后来,我们可以自己领养自己。

“情商高意味着一个人有足够强大的自尊。”和我们经常看到的说法不同,我更认同这个。

“表达愤怒💢”

我不太会表达愤怒。后果就是,我把愤怒留在心里,然后我的生活,我的工作,我的阅读,所有都被这种愤怒毒化。

比如说我早上跑步,一群散步的老头挤满了两条跑道,每次狭路相逢都要等他们留出一点空隙来,一个老头居然在我经过的时候说我“跑不动了”,我很愤怒,然而所有反击他的话都是之后才想出来的,比如:

“跑不了的人笑话一个跑得慢的人,您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

“您跑得真快呀,高铁都赶不上您。看您还能跑到100岁,99岁的乌龟都没您长寿(朋友支招)。”

“关你屁事。关我屁事(朋友支招)。”

表达愤怒,也是释放攻击性的一个过程,很想学习怎么表达。

化解冲突的方式  

“放松肌肉😌”

人紧张、愤怒的时候,身体就很紧绷。

瓜亚基印第安人经常会有一种按摩的仪式,久别重逢的亲友会站在一起,通过身体接触和口头吟唱表达感情,我很着迷。我羡慕有松弛感的人。舞台剧《暗恋桃花源》有一句台词:“放轻松~”

谁都知道要放轻松,但怎么放轻松呢?喝口水冷静一下吗?

“支持系统❤️”

之前听过一个“同心圆”理论,就是一张支持网,越靠近里面的圆是关系越近的人。

CPTSD的幸存者或其他遭受重大创伤的人需要有意识地搭建自己的支持系统,比如说自己信任的5个人,在需要的时候寻求帮助,同时也在对方需要的时候给出支持,一起度过难关。

不原谅也没关系👌?

我在书中没有看到“不原谅也没关系”、“你不必原谅,但必须释怀”的说法。

Toxic Parents提到过,不能要求自己一定要原谅父母。

要求原谅是一种残忍。很多CPTSD的施加者完全没觉得自己有错,更不会请求原谅。即使他们请求了,又凭什么要求原谅呢?

提到的一些书听上去都挺不错的👆还有《摆脱束缚你的羞耻》,《脱离父母》,《我从未许你一座玫瑰花园》,最后一本是自传体小说,好像只有英文版的。

如果没有人许我们一座玫瑰花园,没关系。

我们可以许自己一座玫瑰花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不原谅也没关系》:原生家庭创伤该如何治愈?一本关于C-PTSD的科普指南
不原谅也没关系,但记得放过自己,疗愈自己
不原谅也没关系
夫妻|如何相爱而不“相杀”?
哈佛研究发现:忍不住对孩子发火,其实是这三个你没有发现的真相
CPTSD,看见隐于日常之下的创伤|《不原谅也没关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