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在与孩子这场战役中,我们谁都没有赢

文:张帆     编辑:裴思纯

每个孩子都是折翼的天使坠落人间,来到每个家庭,与我们共同成长。

刚来的孩子都如同一张白纸,父母给他染上什么颜色就是什么颜色。

01

“奇奇,站住,别在走廊里跑”,“乖,张嘴,吃一口再玩,你吃一口妈妈给你放动画片”,“你能不能先把这行字写完再玩”,“不要在叔叔阿姨的桌子上乱画”。

这是几个月前芳姐带奇奇来办公室的场景,办公室简直天翻地覆。今早,这个小家伙又出现了,但却异常乖巧。

出于好奇,翻开芳姐推荐的这本《正面管教》,作者简·尼尔森不仅是心理学家、教育家,更是7个孩子的母亲,22个孩子的祖母或外祖母。她创办了正面管教协会,更是众多著名育儿及养育杂志的顾问。

这本书曾被翻译成16种语言畅销全球,让数百万孩子、父母和老师受益终生。

如果你觉得这和你之前看过的育儿经验书一样,那你错了,这完全不是一本书,而是一个工具箱,一个百宝箱。这箱子中装有的工具完全适用于每一个父母,每一个教育工作者。

02

曾经,我们都是一个孩子,都曾顽皮捣蛋过,都曾碰壁受伤过。那时年少的我们,还不懂得如何做好一个孩子。如今,我们长大了,第一次成为父母,也在摸索着如何做好一个父母。

生活中我们不想让孩子受伤,不想让孩子经历我们童年吃过的苦,于是选择骄纵,但丰富的经验告诉我们,我们不该骄纵,于是又开始变得严厉。

每一个父母都爱自己孩子,都知道不该骄纵或过度的控制,只是不知道还有什么方法更好地与孩子相处,大部分人都在这两种方法之间来回摇摆。

《正面管教》提出了一个词,和善而坚定,一种既不惩罚也不骄纵的方法,能够帮助父母、老师摆脱这种困惑。

和善,不是骄纵,而是尊重。骄纵是不让孩子失望,这会剥夺了他们抵抗挫折的能力,而尊重用语言表达对孩子的理解,这样他们会更有效地找到自我的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

坚定,不是过度控制。虽然惩罚控制短期有用,但长期就会导致孩子产生愤恨、报复、反叛和退缩的心理。

合上书,除了“和善而坚定”这五个字,给我印象最深就是父母应该识别理解孩子的错误行为,用和善而坚定去“赢得”孩子,而不是“赢了”孩子。

03

1、理解孩子的错误行为

美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德雷克斯说过:“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信心的孩子。”

孩子的四种目的分别是:寻求过度关注,寻求权力,报复和自暴自弃。而他们的主要目的都是归属感和价值感。

回想起当初奇奇的行为,在走廊里喊叫,尽管被严厉的教育过后,会暂停一阵子,但过会又在我们的办公桌上乱画。原来他是想引起我们的关注,结果导致我们都是心烦恼怒。

书中给出了四种行为背后孩子的信念,对应给出了我们应当给予孩子的积极回应,面对奇奇的寻求过度关注,我们应该让孩子参与一个有用的任务,转移孩子的行为,并且表示出对他的爱。

怪不得再来到办公室,奇奇那么乖巧,原来是每周组织家庭会议,让孩子参与其中,共同制定家庭计划和奖惩原则,每天为奇奇安排了特别时光,倾听孩子诉说幼儿园中的小故事。让奇奇参与为家人摆放餐具、做家务这样有意义的事情,让他感受到自己的价值感。

在生活中,我们都应该做一个“密码破译员”,理解孩子是在用不良行为告诉我们:“我只是想有所归属”。

大部分父母面对孩子的不良行为或所犯的错误,都会迅速做出反应,训责,愤怒,甚至失望,无能为力。那么我们有没有静下来想一想,孩子在想什么?这本书给我最大的触动就是面对孩子,父母、老师总是太心急,而书中提出了我们需要冷静期法和我要抱抱法。

父母和孩子共同布置一个小空间,叫“太空”,挂上黑色的丝网和悬挂上小星星,还放了太空望远镜和书籍,孩子很喜欢。每次孩子产生不良行为需要冷静的时候,父母就跟孩子说,回到太空去看看好不好呢,他的孩子也回答过“不”,这时候他说“你愿意带我到你的星球去看看么”?也许孩子这时候还是会说“不”,他最后选择了说“好吧,我自己去遨游太空”,给孩子做出了一个榜样。

其实,不只是孩子,很多时候,做父母的也需要一个冷静的空间,思考清楚与孩子相处的问题,再对孩子的行为做出回应。

2、和善而坚定的赢得孩子,而不是赢了孩子

冷静过后,我们想要赢得孩子,也并非难事,书中教了四个步骤:

1、表达对孩子感受的理解

2、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

3、告诉孩子你的感受

4、让孩子关注解决问题

父母在表达时,一定要向孩子核实我们的理解是对的,如果我们告诉孩子,我们也曾有过类似的行为或感受,孩子一定愿意与我们共同交流他们的感受,最重要的是不要一味的抓住错误不放,而是要在错误中学习,和孩子共同讨论未来再次发生这类问题时如何解决。

芳姐给我们讲,奇奇曾在超市里出门的时候看到摆了很多棒棒糖,就随手拿了一个,回家当他们发现的时候,刚要怒斥他,就想到了书中教的要赢得孩子,她对奇奇说妈妈小时候也想把书店的书拿回家,所以把自己喜欢的故事撕了下来,事后心里特别愧疚。

孩子会觉得,超市有那么多糖。可芳姐说:“超市的叔叔就是因为卖了一颗一颗糖才攒够足够钱生活,才能让他的孩子和你一样去上幼儿园。”芳姐在得到奇奇的认可后,才讲不应该要拿别人的东西。说完这些,孩子拉着妈妈的手,要去超市还棒棒糖给叔叔,要向叔叔道歉。

我想通过芳姐的正确引导,奇奇是心甘情愿的配合,他渐渐的拥有了自省的能力,而不是通过父母对他的呵斥,来判断自己行为的对错。

读完这本书,我终于知道为什么奇奇的改变如此大了,尽管他并不完美,但他在一点一点的进步,就如阿甘正传中,阿甘妈妈鼓励孩子,“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会知道下一颗的味道。”

孩子就如同一粒种子,只要用心浇灌,和善而坚定地施肥,相信孩子一定会找到自己的归属感和价值感,也一定会成为对家庭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完>

张帆| 多元世界,平行生活,愿带着感动自己的文字,温暖你的心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聪明的父母,从来都是用“帮助孩子”代替“斥责孩子”
和善与坚定并行
正面管教 |不惩罚不娇纵的育儿理念(一)
解读《正面管教》1、做父母,请“持证上岗”
《正面管教》:一本火遍全世界的育儿书,到底好在哪里
《正面管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