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945年,解放军359旅断粮,湖北一“地主婆”说:你们说个数吧!

“我奶奶是解放军的恩人,我有救了!”
1990年,湖北一个减刑出狱的犯人,看到报纸上的一篇文章后,忍不住嚎啕大哭。
作为解放前的大地主,他在1951年被判无期徒刑。
可这篇文章中,赫然写着他奶奶对解放军359旅的嘱托:
“粮食不用还,如果将来共产党得天下,只要能善待我廖家后人,我老婆子感激不尽。”
一个旧社会的“地主婆”,和大名鼎鼎的359旅有何渊源?她又为何说出这番话的呢?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蒋介石单方面撕毁《双十协定》,内战全面爆发。
王震副主席是当时任中原军区副司令,指挥359旅浴血奋战。
作为内战初期的主战场,王震将军接连攻克枣阳、双沟、唐河等地。
12月,359旅途经湖北环潭镇时天降大雪。
更糟糕的是,部队出现了比枪炮天气更要命的事情,千人大军断粮了。
前有国民党地猛烈攻势,后有断粮挨饿的困境,359旅陷入了即将全军覆没的危机中。

没有牺牲在枪林弹雨的前线,却要在这大雪封山的战壕中饿死,身为359旅旅长的郭鹏心急如焚。
他火速向上级反应情况,中央迅速安排粮食补给,电令郭鹏耐心等待。
天气恶劣,主要道路还被国民党军队层层把守,虽有补给在路上,可断炊就在眼前。
旅长郭鹏与政委王恩茂觉得不能坐以待毙,于是找到了当地的鄂北行署专员李实,让他想想办法。
李实了解到军队的情况比较紧急,就满口答应了旅长的要求,立马去筹集粮食。

然而,筹集千人口粮,没有说的那么简单。
抗日战争刚结束,紧接着国共内战,当地普通百姓能解决温饱就不错了,哪里还有余粮。
正当李实挨家挨户地走访时,廖家寨的大地主进入了他的视线。
这个廖姓地主不像印象中的地主,他在抗日战争时期曾多次向新四军李先念的部队提供帮助。
虽然当年与红军段得昌的部队有过冲突,但也是典型的中立自保行为。
于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李实一行人敲开了廖家寨的大门。

开门的是廖家总管,说明来意后,李实等人心怀忐忑地看着这位穿着体面的总管。
“我家老爷和少爷都不在家,需好几日后才能回来。”
总管的一句话,让李实的心跌到了谷底。
看着红军打扮的几人,总管心有不忍,于是说道“不过老太太在家,你们可以碰碰运气。”
说起这位地主婆,当地人都知道她是一位极有魄力的人。
廖家有赖这位毛老太太和他的丈夫这一代地努力,廖家家业才得以发扬光大,成为富甲一方的地主。
李实等人欣喜万分,马上跟廖家管家说,请他帮忙通报。
管家进去没多久,李实一行人就被毛老太请进了屋。

气派的廖家寨待客厅里,一个精神矍铄的老太太,气定神闲地坐在那里。
见到李实一行人进来,不等开口,毛老太太就说:“我还没有老糊涂,知道你们共产党,需要多少粮食,你们说个数。”
“托老太太的福,1000担糙米,足矣”,说完,李实马上拿出纸笔,写好一张借条,递给毛老太。
毛老太拿过借条,看都没看就撕碎了。
她向李实说道:“我借你们粮食不用还,只求将来共产党得天下后,能善待我廖家后人,我老婆子感激不尽。”
就这样,一队人马带着1000担粮、数头猪和一些新鲜蔬菜,浩浩荡荡地走在那年冬天漫天飞雪的路上,有赖这些救命粮,359旅保住了。

过了几天,毛老太的儿子廖有湘和孙子廖复初从自家膏盐矿回来,听说此事后,还念叨着要不要再去送些粮食。
可是这时的359旅已奔赴前线继续作战了。
2年后的1947年,90多岁的毛老太因病去世。
此刻,廖家的境况慢慢大不如前。
膏盐产业受到蒋介石通货膨胀的影响,加之出现大量进口欧美的石膏,廖家的土法制膏受到了很大冲击。
经过短短两年的衰败,廖家的产业已然所剩无几。然而廖复初能够认清形势,知道身外之物在战乱年代难以维系。
新中国成立后,廖复初被推举为膏盐矿区的代表,参加当地矿盐生产会议,积极帮助共产党恢复生产,受到了当地政府的多次嘉奖。
退去地主身份的廖复初,已然开始了新的生活。
可命运的齿轮在1951年的一个夜晚发生了偏移。

那天,廖复初被一阵急促地敲门声惊醒,来人二话不说就把他带走了。
其实,廖复初还在国民党手里救下了徐涤非等几位中共地下党。
而祖上与红军为敌,更是抗日战争时期的自保行为。
可是廖复初百口莫辩,对他的指控显然是仇人的恶意污蔑。
最终,廖复初被当地法院判处无期徒刑。
1990年6月3日,因在狱中表现良好,廖复初得以减刑释放。
而重见天日的他,已然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
妻儿已搬到武汉居住,廖复初出狱后也来到了武汉,但因有案底,户籍无法从老家迁出,这使得廖复初在武汉的生活处处不便。
本来想着出狱后安享晚年的廖复初,因为户籍的原因不得已走上了漫漫申诉之路,可等来的依旧是维持原判。
无奈的廖复初只得认命。
廖复初想不明白,为什么自己一生如履薄冰,临老却是这种可悲的下场。
一天, 廖复初在家中看书,一篇《我为359旅筹军粮》的文章赫然出现在眼前。
文中提到的毛老太,不就是祖母吗?自己也出现在文章中,名字丝毫不差。

廖复初喜极而泣:原来,共产党一直都没把他遗忘,为自己平反的机会终于等到了!
辗转打听了很久,廖复初得知文章中提到的筹措军粮的李实专员已经离世,但文章的作者,也就是为李实代笔写文的马希良依然健在。
于是,廖复初由杂志社联系到了马希良,马希良得知后惊讶不已。
曾经的他,也是359旅的一员,要不是当年廖家的那1000担粮食,359旅可能就全部折在了那个大雪纷飞的冬天了。
看到恩人竟受了40年的牢狱之灾,现在依旧处境艰难,自己也是曾经吃过廖家救命粮的,马希良觉得应该帮助恩人。
他先是以民政部救济的名义给廖复初送去了100元改善生活,钱虽不多,但那是他个人的一点心意。
接着,他又想到了自己的老首长、时任国家副主席的王震,便写了封寄到北京。

王震副主席读完信后,大为震惊,马上联系到了马希良。
了解完情况后,他立即电令当地政府,再次复审廖复初的案件。
1991年10月,经过多方求证,当地法院宣判廖复初无罪,并对廖复初给予了200元的经济补偿。
40年后,步入晚年的廖复初,命运的齿轮终于再次转动,已经改判无罪的他,顺利将户口迁至武汉,与妻儿长久地生活在一起。
毛老太太当年的善举,如今终于惠及后人,党也从未忘记每一个无私奉献的人。
历史,终究会还清白之人以清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地主被冤入狱39年,出狱致信王震上将:您还记得1000担救济粮吗?
分田分房免债,毛主席是人民大救星
摘了“地主”帽子后,十娘才说起我家为刘邓大军筹粮,还有收条
这位开国少将潜伏20多年,为了自污,率队抢老百姓的粮食
1991年,地主出狱后托人写信给王震:还记得1000担救命粮吗?
把目光从张嘉益演的陈毅身上收一收,冯绍峰演的这个角色,也很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