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敦煌本柳公权书《金刚经》是伪作?亦真亦幻,应有所住

敦煌本柳公权书《金刚经》,拓本,1908年发现于敦煌石窟,楷书,共计468行,满行11字,全文5000余字,纸墨如新,一字未损,极为罕见,末尾有5行题记,内容为:“长庆四年(824年)四月六日翰林侍书学士、朝议郎、行右补阙、上轻车都尉、赐绯鱼袋柳公权,为右街僧录准公书。强演、邵建和刻。”现藏法国巴黎博物院。

一、《金刚经》的主要内容和核心思想

《金刚经》,全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为大乘佛教经典,是佛经中流传最广的一部,现有六种译本,其中以后秦鸠摩罗什的译本最流行。按照佛教的说法,《金刚经》是佛弟子阿难记述释伽牟尼和另一弟子须菩提的一次问答,以对话的形式阐述佛教的理念。

《金刚经》说了什么?卷末四句偈文:“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被称为一经之精髓。

佛教认为,现实世界是虚幻的,本质世界是无相,宇宙人生的本质是不固定的,无一相才是真相,“凡有所相,皆是虚妄”,所以人应该放下执著,“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不把寄托放在外物上,放下才能解脱心灵的束缚,心无挂碍才能洒脱,“心随物转”是凡夫,“心能转物”即是如来,“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若见诸想非相,则见如来”。

传闻禅宗六祖惠能听了《金刚经》中“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一偈就开悟了,乃作偈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二、柳公权书《金刚经》的真伪辩析

敦煌藏经洞发现有三种唐碑的拓本,分别是贞观二十二年(648 年)唐太宗书《温泉铭》拓本、贞观五年(631 年)欧阳询书《化度寺邕禅师塔铭》拓本及长庆四年(824 年)柳公权书《金刚经》拓本。在这三种碑拓中,《金刚经》拓本是唯一完整的一种,然而也是引起最大争议的一种,学者们对于这一拓本原石是否为柳公权所书有不同意见。

两唐书中记载柳公权最初学习王羲之的书法,又广泛浏览学习近世书家的笔迹,形成自己遒劲而妩媚的书风。他的书法既取法于魏晋,又受到初唐、盛唐书家的影响,自成一家。柳公权所书写的《金刚经》,更是煊赫名迹。两唐书中均记载长安西明寺的《金刚经》为柳公权所书,兼收钟繇、王羲之、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陆柬之等人的笔法,是他的得意之作。

宋代赵明诚(1081-1129)《金石录》卷十有两条关于柳公权书《金刚经》的记载,一为第1860 条:“《唐金刚经》,柳公权正书,会昌四年(844 年)四月。”一为第 1909 条:“《唐西明寺金刚经》,柳公权正书,大中十三年(859 年)六月。”

宋代董逌(生卒年不详,活动于北宋政和(1111-1117)至南宋建炎 (1127-1130)年间)所著《广川书跋》卷八《金刚经》条云:“此经本书于西明寺,后亦屡改矣。经石幸存,不坠兵火。柳玭谓备有钟、王、欧、虞、褚、陆之体。今考其书,诚为绝艺,尤可贵也。”柳玭是柳公权兄长柳公绰的孙子。这条记载说明西明寺的《金刚经》经过屡次变动(大概指石碑位置的变动),但并未毁于战火,在北宋、南宋之际尚存。

敦煌藏经洞发现的《金刚经》拓本,与上述诸种碑拓找不到对应关系。

这一拓本最早刊布于1916 年罗振玉(1866 -1940)辑印之《墨林星凤》一书,他根据同为藏经洞发现的唐太宗《温泉铭》拓本上题有高宗永徽四年(653 年)的题记而将《金刚经》拓本也定为唐拓 。早在 1909 年左右,罗氏已在《鸣沙山石室秘录》一书中记录了这一拓本,其题跋为日本学者内藤湖南于明治四十三年(1910 年)所转录 。

与罗振玉同时代的欧阳辅(1861-1939)却认为此拓是伪作。他谈到了宋人著录的两种柳书《金刚经》,随后云:“今石本末署长庆四年,则更在先,然宋元以来未有言及者。而其字鄙俗,不似柳之开展,大类梦英、正蒙辈所为。且其后纪年、署名四行字大而密,不与经相等,亦似后添。此经宋以前石刻最多,皆不署名。其字学欧、学禇者众,学柳者则宋人耳。石室本殆亦宋人刻,无甚剥落。作伪者以其书貌似柳,故增柳名于后。即使此本果出自石室,亦宋人伪托也。”

《中国书法全集》27《柳公权卷》亦将此拓定为伪作。此卷主编吴鸿清在作品考释中引用了前述两位学者的观点,并评述道:此拓本出自敦煌藏经洞确然无疑。然该洞所藏文物上起魏晋,下迄北宋咸平五年(1002 年)。罗拓本玉以《温泉铭》连带及柳书《金刚经》为唐拓,似证据不足。欧阳辅的怀疑有一定道理。

随后,他指出了书法上存在的两处疑点:一是《钟楼铭》结体有褚字、欧字、钟繇体等多种面貌,《金刚经》早于《钟楼铭》12年,其书法结体却已具有成熟的柳体特征,这种现象不可能出现;二是《金刚经》笔法圆润而骨力不足,与《玄秘塔》有较大的差异,且捺笔的燕尾时时可见,这是柳书小楷中不曾出现的,应是书者刻意模仿《玄秘塔》所致。

学者毛秋瑾仔细揣摩了《金刚经》拓本的书法,并将其与《钟楼铭》、《玄秘塔碑》、《神策军碑》进行了比对,再综合以上诸位学者的观点,认为《金刚经》拓本应是后人伪托的柳公权之作。(见《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3年第11期)

理由一是《金刚经》拓本缺字现象严重,偶有文字颠倒、错讹之处。如第14 行 第 7-10 字“应云何住”应为“云何应住”;第 105 行 :第 6 字后缺“不”字,“而实无来”应为“而实无不来”;第 159 行 :第 4 字后缺“是名般若波罗蜜”7 字 等,类似错漏处共有23处。柳公权为晚唐最著名的书家,且史书记载他直言敢谏,应是性格端正谨严之人。他所书写的碑帖中有错字的现象,但几乎没有少字的现象。这一拓本缺字现象如此严重,不符合柳公权做事的风格。

二是《金刚经》拓本的笔法、结体与书法风格值得怀疑。正如学者们所指出的,《金刚经》已是成熟的柳体风格,字的结体与《玄秘塔碑》接近,而较之晚12年的《钟楼铭》结体却有褚字、欧字、钟繇体等多种面貌。也就是说,书法家在形成自己的风格特征后却还在模拟古人,以集字的方法进行创作,这种现象是不可能出现的。

虽然不能确定这一拓本是柳公权所书,但拓本书法柳体特征明显,煌煌5000余言,端正严谨,一丝不苟,保存完好,墨色如新,亦可谓书家瑰宝,可供习柳书者借鉴参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柳公权书金刚经》唐代拓本
敦煌《柳公权书金刚经》唐代拓本
柳公权楷书《金刚经》拓本被人几个银圆卖给法国人,其价值几何?
可惜,几块银元却买走柳公权唯一《金刚经》拓本
柳公权《金刚经》书法欣赏
书法|柳公权《金刚经》拓本欣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