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转载】 父爱深沉 —— 徐新南

写于父亲节

  

中国艺术博物馆里珍藏着一幅名为《父亲》的油画,曾经引起过相当的哄动。据说甚至有人看着看着,突然对着油画号啕大哭起来。那白洋肚手巾下粗砺,沟壑纵横的老脸,那被生活压榨得麻木失去了光泽的昏花疲惫的眼睛,分明是我们国家万千个含辛茹苦,负担沉重的父亲心神的惟妙惟肖写照。画面上密密麻麻的细微像素,输送着有关所有父亲的共同的信息,把每一个看画人的神经轻轻的给拨动了。不论是你来自城市还是乡村,父亲的形象差不多被几乎所有的人认同和肯定,大家都从画面上找到了自己似曾相识的父辈的特征,那就是父亲的尊严,父亲的坚韧,父亲的执着;父亲对儿女慈祥的爱,和老之将至的淡淡的悲哀。或许有的父亲落魄潦倒为今天的儿女所不耻,但是他们当年何尝不都是每一个孩子眼中和心里的上帝。

满世界都在唱:“世上只有妈妈好”,可见父亲对儿女的爱经常会被忽视。母亲的爱源自血脉或骨肉的相连,是无私的爱,但有时是偏爱,是溺爱,显得直露、皮相。父亲的爱是精神的爱,理智的爱,爱得峻严,爱得深刻,虽然表面不着痕迹,但却入骨三分,往往更深邃、更含蓄。

大道无形,至爱也是无形的。

如果借助于比喻的话,母爱踏实沉着,温暖而滋润;父爱高旷深远,无边无际。母亲的爱是温馨的家庭后院, 船舶避风的港湾;而父亲的爱则是长坂坡胸前绑着吃奶的阿斗,在人生的十万曹军中左冲右突的赵子龙当时的情感。(虽然他并不是阿斗的父亲);鲁迅先生的诗句:“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於菟。”也很好的描绘了这种爱。    

天下每一个人的父亲都是有所不同的,但是每一个父亲又都是相同的。国家高层领导和一个普通的下岗工人可能会有许许多多的区别,但是有一点他们是完全相同的。他们同为人之父,在负担家庭,教育孩子方面,他们都尽了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

我的父亲今年已经有98岁高龄了,二十世纪几乎所有大事件,新文化运动、八一起义、抗战、反右、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都深深镌刻、蚀入了他岁月的年轮。他和他那个大时代的多数知识青年一样,从军、求学、教书育人大半个世纪。他热爱生活、热爱家庭,为人宽厚而有爱心,爱人也被人所爱。他是一个平凡、称职的父亲。

他曾经是多么有活力啊,二十年代年轻时,他在自己的家乡信江的沙滩上举行过足球比赛;七十岁时他庆贺自己的生日还横渡过赣江。

父亲老了,象一棵百年的老树,有一种饱经风霜、苍劲练达、沉郁简约的美。由于超越了俗世的许多顾虑和难言的约束,仿佛进入了一种半人半仙的通灵境界。嘉言懿行,能言人之所不能言,洞烛一切,往往能发聋震聩。

父亲老了,形销骨立,鹤发鸡皮,犹如风中之烛。看着父亲在医院旋转检测台上手指紧紧抠着床沿,如同孩童般软弱无助的样子;看着父亲在浴缸里滑跌,站立不稳两眼茫然无助的神态;看着父亲一个人走向治疗室,心惊胆颤的向后回望,希望能够得到我们鼓励和祝福的祈盼眼神,正是这种垂垂老态,时常引起心中十指连心的疼痛和怜惜,并使我们对父亲的健康和身体倍加关心和呵护。

我能感受到你的爱,我的父亲,我们对你说的每一句话,你不见得都能听清楚,可是你脸上的笑意,说明你心里什么都明白;我们为你做的每一件事,你不一定都知道,看着你信赖的眼神,我们知道你都能够理解。一生一世就这样心照不宣的共同走过,多少沟沟坎坎前面,父子相携相扶、生死相依。还记得吗?下放弋阳时,踩着齐膝深的大雪,从公社互相搀扶着“拖”回了口粮;文革期间学院那次震惊全国的血案后,儿子扶着受伤的父亲去西河洗澡;恢复高考时父亲通宵达旦替儿子找资料,到处抄写复习提纲。父母恩深,儿女情长,世界上只有真心、真情是无价的!也只有真心、真情是不需要,也无法回报的!

父亲在头脑比较清醒的时候,曾经满有哲理的和我们讨论过人生:

“儿子,人生的道路太长了,我的同时代人都到另外一个世界去了,我有时会感觉到相当的寂寞、孤独。”

“父亲,不是有我们在你身边吗,我们是你生命的延续和最亲的亲人。”

“儿子,那是不同的。精神和心灵(最合适)栖居的年代是它生长和形成的年代,我走得太远了!    

父母双全,对于你们,可以说是一种幸福,一种完满;对于我们,有时确实是一种难以忍受的负担,有时候我都觉得难以坚持下去了。”

“父亲,你能够健康而安定的生活,是我们的责任。有父母在的孩子,永远是年轻的。你永远是我们头顶上遮风挡雨的长青树。”

“是吗?我的孩子,我对于你们也是有责任的?”

“是的,我的父亲。我们正在准备为你庆祝百岁大寿呢。”

终于儿女心中那一盏长明灯慢慢的昏暗了,父亲的神智渐渐昏聩,失去了神灵般的精明。他的灵魂和精神正在一点点的抽离他那我们无比熟悉的躯体,有时侯我们看着他都会感觉到几分陌生。我有时甚至想,这也是造物的慈悲,为了最后的分离不至于太痛苦,太突然,它先使他精神和意志渐渐崩溃,让他缓慢渐进的离我们而去,使我们能够逐步适应最后的生离死别;同时它也慢慢钝化父亲敏锐的感觉,使父亲能够从容、恬淡地走完那最后的人生之路。

我喜欢悄悄的走近坐在摇椅上打瞌睡的父亲,突然紧紧握住他的手,两只眼睛很近的端详着父亲无神的眼睛。这时父亲会从麻木迟钝中突然醒转过来,两只手也会对你紧握的手作出回应。好象挣脱了岁月积垢留下的厚厚的皮囊和面具,布满皱纹的脸突然舒展开来,充满了生气,眼睛里同时露出欣喜、智慧的亮光。我喜欢看他一瞬间眼睛里闪现出的光彩,那是我们在他年轻时经常看到的,是永远不会老去的精神和至死不渝的亲情的光辉。

最近一段时期,经常看到父亲站在家门口不远路边的一丛丛冬青树旁。他在干什么呢?郁郁葱葱的冬青树绿意盈然,上面有时会有一些凋残、枯萎的枝叶,父亲细心的疏理和整理树叶,把枯枝叶小心的清理掉。我怕父亲会因此而生伤感,多次搀着他的手把他引开,可是父亲总时不时的又回到冬青树边。我想,那些树木在吸引着他,令他憬悟和赞叹生命生生不息的壮观和神奇,也令他为生存本身的奇迹感到迷茫和震撼。在夕阳的余辉里,在长长一排被映照得红彤彤的冬青树旁,父亲手脚不停的忙活着什么,在晚风中轻轻飘动的白银似的头发仿佛也镀了金,那真是一幅很感人的图画。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人生也并不总是欢歌和笑语;它有时还是疾病缠绕的无止无休的痛苦,是年老体衰事事艰难的无奈;它是拼搏和进取,它也是责任,义务和尊严的退却。每一个健康人生,都是将生命进行到底的不屈的风帆。

祈愿天下的老父亲们晚年幸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听育儿:父亲的性格里藏着孩子的内动力┃沐汐
2019年《父亲节》特写
致永远的小鲜肉
父爱如灯
陶凯文:书是我的好朋友
父爱如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