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转载】老城回忆:翠花街——涂少昆

开篇:

南昌崽子活到老,儿时记忆忘不了。

缺衣少食苦是苦,有玩忘记吃不饱。

看官,开篇四句打油诗勾画出书者定是垂垂老矣!没错,没有这把年纪哪里道得出南昌旧时光景?不表象山路上庆仁栈,单说早年翠花街。

说起“翠花街”这街名就可以知道这是销售“珠翠绒花”而得名。

如果说,带子巷里的行人三三两两,那走出了巷口翠花街则是人头攒动熙熙攘攘,南来北往的各色人等摩肩擦踵把这近五十多米长的街道尽显繁荣是好不热闹。

那时候水泥叫做“洋灰”还是个稀罕物。翠花街的屋舍的洋灰建筑多是民国风,当时就显得很是洋气。

不过,至今我还是深深怀念大街小巷麻石铺成的路面。像翠花街这样街道麻石路面,比起巷子里的麻石条那可讲究了。麻石条横竖铺列,有的麻石长可达到两米,短的也有一米多,雨天不积水,夏天凉爽爽,光着脚丫子走在上面舒服极啦。

这里的商家经营花色品种叫人目不暇。接绒花店的玻璃木框里插满了红艳艳的“梅花”、“寿菊”、“牡丹”、“寿”“囍”字花,也有木梳篦子和胭脂花粉。

小饰品店里各色花卡子、扎头绳、绸带、橡皮筋、彩色料石串成的手链、项圈,林林种种琳琅满目。

金银店里金银匠师傅又卖又做。刺绣丝绒店最为耐人细看的是醉人心灵的“梅兰竹菊”纸花样。无论是绣鞋(鞋头、鞋帮、鞋跟)花样,还是绣枕头“鸳鸯戏水”,“和合二仙”、“童子捧福”的大花样,一应俱全。当然也少不了绣花用的木绣架和竹绷子,店主人十分耐心地帮助客人调配各色丝线。

直眼望去街的尽头就可看见“三泰”绸布商店的高楼,三泰对面比邻的“望火楼”可以把全市区一览无余。

顺着拐进的是“箩巷”子。

说到箩巷子有一排门脸不大专营鱼钩钓竿和小渔具,这里那是货色俱全。再往里面走过去就有一股新竹子特有的清新味道扑面而来。一家一家紧挨着都是小门面,从门面到店里面大小箩筐,笊篱筛子、晒席、竹帘卷蓬堆放得满满当当。配套的各种绳索一圈圈盘放整齐,一挂挂绳索高高挂着排列在房梁高处,几乎不放过一点点空间。

有意思的是对着“合同巷”巷口,有一家算是最大的茶楼之一的“宝华楼”。

这家宝华楼茶楼共有三层。敞开式的门面对着广润门,横竖几十张茶桌后堂大排炉上有十几把铜壶,前堂堂口一侧的长案板,油锅,蒸笼煎锅横向排放,师傅们忙碌着。水酒酒缸散发出诱人的酒香里还夾杂点酸气。

供茶客们早茶的茶点,有烫面红糖馅儿的“油香”,有油炸的“馓子”,有红白糖江米做成的“牛舌头”,有长型,三圈圆形的“白糖糕”,有“兰花根”、“兰花片”、红白糖做成“米团子”和圆圆的“招子”。我最青睐的是用蒸汽冲出来的“桂花糖蒸糕”。至于瓜子、花生、兰花豆、蚕豆、青豆、沙炒与油炸的红薯片各种炒货也都是应有尽有。

二楼是包房和临街观景的雅座。底层还有半楼是水酒加工和舂米的作坊。

这座茶楼从早到晚不到深夜是不会关门。来这里的有茶客肩夫,有掮客投机商,有买卖交易人,也有说媒拉纤,相面算卦,评书弹唱等三教九流,他们都是这里的常客。

正对着“宝华楼”后门的是叫做“合同巷”。我想,生意有成,那是少不了画押立据,也许是代写书信的卖字摊子多是集中在此,这该是合同巷名字的来由吧。

旧时南昌的夜晚,高高的路灯像是一只挂在上面的一只黄梨子。家家户户多是点着煤油灯,一般人家得早早歇歇忙累了一天的身子。

在没有月亮的夜晚只能用黑昏昏来形容,人走在路上只听得见脚步声却看不清人像,好似盲人只有靠耳朵辩别动静。要是独自穿过小巷子那是要点胆量的真还不止是心慌,是觉得后面有“鬼”贴在脖子后面一样很吓人。偶尔在路灯下有小孩子“摔画片”或是小女孩们唱着“马兰花开”跳橡皮筋。

夜幕下的南昌热闹的地方是中山路紧挨着“江西大旅社”边上的“南工剧院”和正对面“新雅酒家”。往北行走五百米是北方菜系的“时鲜楼”,边上就是澡堂子“第一泉”。在中山路的东去千多米的地方是粤菜馆“新桂圆”。旁边紧挨着黄家巷南巷口是曲艺演出的“茶棚子”。北巷口出去是火神庙对面就是“南昌剧场”。剧场紧挨着就是南昌唯一一家清真菜馆“万花楼”。黄家巷南巷口对面是渊明路(现在人们爱叫“小香港”)。前行三百米是“江西剧院”。只有这几个地方灯火通明,剧埸门前有“煤汽灯"火石灯""气死风"四角灯。叫卖声声都是花生瓜子、甘蔗、红薯,五香茶蛋,五香蚕豆,糖豆,青皮豆的吆喝声此起彼伏甚是嘈杂,这才是南昌夜生活的地方。

回想起来那时人们的生态格局真是很有条理。有戏园子就有菜馆子;有菜馆子必定在附近就有茶楼子;有茶楼子必然会有大大小小的“客栈”,旅社、澡堂子。

别看南昌人上流社会圈子小,可是爱看戏听曲儿是南北不拒。那时单说京剧就有三个团;南昌地方戏有两个团,还有越剧,赣剧、杂技、话剧都分别活跃在“大众市场”、“广润门”、“中山堂"、民德路上的“民乐剧院”和“南昌军区大礼堂”后给地方改叫“南昌剧场”。

闲话一下近些年城市拆迁使得街道的格局发生变化,许多的名称都加以了改变,这也是势在必然本无厚非。可是,令人悲催的是一些没文化素养的人给街道命名竟然不懂“巷、街、路、道,户、村、屯、镇”的定义,任意编造恣意胡说。例如,李家巷宽窄没有丝毫变化改为李家路。类似这样废“巷”兴“路”““升级”的浮躁之气荒唐无知真是叫人哑然失笑。也许是无聊者自认为这是提升了城市的档次献媚给主政官们,可是这样打脸,叫人耻笑的路牌堂而皇之竖立巷口却成了永远的笑柄。

按下不表,正是:

光阴易老催晓箭,

梦里依稀旧故园。

人穷志在终有用,

人文薄情真堪怜。

江西·南昌·扯谈室“自聊斋”斋主 一击便倒(涂少昆)

2019-2-24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致青春-永久的回忆!
国画《古城系列》并记
茶香四溢,你闻着味儿就能在昆山正仪街上找到这家最有文化的茶馆
新市古镇老“北街”的繁华回忆
湖北老河口:百年茶楼
香港莲香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