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5步梳理个性特质,10个职场吸引力要素,助你做出精准职业规划

5步梳理个性特质,10个职场吸引力要素,助你做出精准职业规划

大家好,我是两针见血,今天由我来为大家领读斯宾塞·奈尔斯教授等4人的经典力作《希望在于行动:生涯浮流与职业生涯发展》第五章与第六章的内容。

第五章:个性特质

第六章:透过职场吸引力理解价值观

我们先看看第五章。这一章主要介绍了一种个性特质梳理方法。分为两个部分,前半部分解释个性特质梳理的5个步骤:自我评估、他人评估、计算分数、分析、反思问题。

后半部分分析个性特质在职业生涯的三种表现:有效利用、过度利用和未充分利用。

个性特质包括8项:天真直率、善于分析、开放外向、保守内向、坚定自信、富有耐心、坚强有力、善解人意。梳理方法非常简单,按步骤去做就可以了,这里需要注意的有3个地方:

1、要去做。《希望在于行动》,整本书都在讲希望——行动理论,如果说你不愿行动,希望就是失望。

2、重视他人评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可以说,对于自己,我们是最熟悉的陌生人。只有结合自我评估和他人评估,才相对准确和全面。

3、每种个性特质都有优势和局限。在评估时,应从积极的方向去思考。

对于这三点,我讲一个故事。

1927年,好莱坞的当红默片巨星George,偶然机会下邂逅了小影迷PeppyPeppy热爱表演,立志要在演艺圈干一番事业,可是苦无机会。巨星对小影迷说:要想成名,就得拥有个人特色,说着随手在她脸上画了颗痣。这是电影《艺术家》的桥段。男主为女主点上了痣,创造出又一位巨星。

从这个故事我们得到什么启发?首先,要去做,人人脸上都不缺痣,为什么小影迷能成功,根本原因还是她有“行动”的基础,她在认真干表演。

其次,重视他人评估。小影迷只能看到自己的相貌平平,巨星却能一笔变普通为特色。

最后,个性特质没有好坏,关键是你如何利用。同样是一颗痣,小影迷因它而脱颖而出,事业成功,更多人,可能只想除之而后快。

所以,第五章给我最大的启发是,梳理个性特质,无论你最后得出怎样的结论,都是一个充满希望的结论!

下面我们看第六章。这一章仍然是全书一以贯之的行文结构:阅读目标、案例呈现、方法模型、结合案例分析、小结、反思与讨论、参考文献。

这一章介绍的是职场吸引力模型,包括10个要素:安全、地点、人际关系、认可、贡献、工作适配度、灵活性、学习、责任、创新。

我们在做职业决策时,可以用“金字塔”对这10个要素进行重要性排序。底层是最不重要的4个要素,向上一层是3个,再上一层是2个,顶层是最重要的要素。

我个人在排序时,深刻体会到书中这句话:大多数吸引力要素对任何人而言都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之前我们共读过一本书:《适配》,里面有一句话:完美的工作适配是不存在的。也就是说,这两本书,从正反两方面提示我们:不能把这10个要素放在同一重要水平。

但是要舍弃哪个都不容易,还是狠心按照书中的方法去做:如果不得不放弃一些要素,那么你愿意放弃什么?

在参考职场吸引力要素做职业决策的时候,书中有一个重要提示:

职场吸引力要素的集合和排序是可变的。也就是说,你对这些要素重要性的看法是会随着个人经历改变的。

本来在这里我想举一个“一块写写”创始人雪舞梅香的例子,她的“金字塔”顶层从开始的赚钱(安全),变成后来的认可,再到现在的贡献。这与第六章的主题非常契合:透过职场吸引力理解价值观。

不过,我更想讲讲自己的亲身经历,或许更有助于大家理解这个主题。大约10年前,我的工作也是临床护理。当时,因为孩子高考,所以,我把灵活性这个职场吸引力要素排在第一,于是花费很大的力气,才获得一个更换岗位的机会。

当然这个岗位就很灵活了,满足了我的需求,我觉得这辈子就这样也不错。可惜大概只过了一两年,我越来越感到工作毫无动力,可以说除了灵活性这一点,其他9个要素都没有丝毫吸引力,工资低氛围差,学习责任没有体现,更谈不上创新贡献。

我最记得,每当别人问我在做什么,我说出我的工作,他们的反应总是:那是做什么?我只好换个说法:做后勤。

我突然很怀念那个我曾经厌烦到极点的工作。于是我又花了当初离开时的双倍力气,顶着年龄老化、技能落伍、同事不解、人际生疏的压力,历经2年回到那个曾经发誓再也不会去做的临床护理。

如今又是5年过去了,一切还是一样,甚至工作更累、病人更恼火、同事之间更多矛盾、领导更多挑你刺,但心境已然完全不同,为什么?因为知道了什么最重要,或者说价值观发生了变化。当时所谓的灵活性不过是借口,背后还是顶不住临床的压力,没有形成那个能够抵挡风雨的价值观。

所以,此次经历非常宝贵,虽然算不上一匹不吃回头草的好马,至少是一个金不换的回头浪子。不后悔!

分享自身经历,并不是说要大家时刻改变自己的价值观,频繁排序职场吸引力。相反,正如《希望在于行动》始终在强调的:对于职业生涯规划,我们要耐心把时间花在决策上,提高找到理想工作的可能性。毕竟,人生,有几个5年可以错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男生身上这3个特质,才是女生眼里持久的吸引力
职场35岁现象:迄今我看过最好的关于职业规划的文章
爱好和赚钱矛盾,怎么破?(九数职业规划篇)
30岁前能升职加薪的人,身上都有三个特质,看看你有没有在其中
怎样进行自我评估
误入销售歧途?顶尖销售必备的2个特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