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康德:时间与因果律

时间与因果律有必然关联,所谓因果律就是这个发生在前,是因,那个必定发生在后,是果,这是每个人天经地义的认知习惯。但是就是这因果律,也遭到了哲学家的质疑。休谟就说因果律只不过是人类的习惯性联想。

什么是因果律?康德是这样理解的。

我们在任何一个时间都会认识到某物的某种状态。然而事实上,我们在同时也会意识到这个物体在另一个时刻有另一种状态。比如现在外面在下雨,在这个意识的同时,其实还能意识到一小时前没有下雨。

所以,确切的说,我们是在同一时刻意识到某物在不同时刻的两种不同状态。这两种不同的状态是怎么能被联系起来的呢?是通过人类的想象力被联系到一起的。

休谟的质疑针对的也就是这里,想象力的联结。既然是想象力的联结,联结是可以,但怎么联结岂不是没有规定?就好像你看见一幢房子,可以从上往下看,也可以从下往上看。你看见房子可以想到农田,也可以看见农田想到房子。想象力负责联结,但这样的联结并不保证顺序。

但是,显然并不是所有的联结都可以不分时间的先后。比如你手一松,一本书掉到地上。而不可能地上的书飞到你手上,然后你再手一紧把书捏住。人类知觉到的这种联系,具有时间上先后的必然性。

那究竟是什么决定了这种前后联结的顺序,是什么约束了这样的先后秩序,这个规则是什么?

之所以会这样想,是因为我们通常认为,所谓的因果链,是人类观察大自然,看到了很多自然现象,然后从诸多的现象中总结出了规律,最后得出了规则。因果律就是这样来的。

休谟质疑的正是因果律的这种来源,因为如果是这样,那么因果律就是来自于经验的,显然,来自于经验的东西就不可能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如果没有普遍性和必然性,那还怎么称得上是因果律呢?这样的话,休谟把所谓因果律称之为习惯性联想、称之为人类的错觉,就一点问题也没有了。

康德说,问题正出在这里,因果律并不是人类从外部世界总结出来的规律,而是,人类自己将因果律放入到外部世界中去的。

正如同任何科学实验,都是先做出一个假设,然后再到实验中去观察假设、验证假设。你所观察到、得到的正是你放到外部世界中去的假设。这就是康德的认知哥白尼革命。

在康德看来,因果律是人类理性的先天结构,就好像空间与时间是人类直观的先天形式,人类只能用空间与时间来观察和理解世界,去掉空间和时间行不行?显然不行。那自在之物是不是一定需要空间与时间这种形式?好像我们人类只能说不知道。

所以说,因果律是人类放到世界中去的,因此现象世界必定符合因果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认识论之八普遍必然性的拷问
张祥龙:想象力与历时记忆
感性直观
试析康德的“自我意识” - 中华论文网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的再批判
动态的真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