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图解GBD研究 | 第9期. 最新的GBD研究都在做什么?
GBD研究数据库作为免费的公开数据库,不仅为全球的科研工作人员(尤其是没有可靠临床研究数据的一线科研人员)提供了高质量的研究数据,还有助于GBD研究数据的充分挖掘(GBD合集)。为了更好地助力相关的科研人员了解最新进展,我们将定期为大家整理相关研究,并对其研究主题和研究亮点进行梳理

1. 文献检索初步结果

在Pubmed中初步检索到27篇发表于2023年5月的GBD相关文章,排除相对低质量的研究16篇(“相对低质量的研究”无公认定义,本次按照“影响因子<5,或中科院3区或4区,或预警期刊”),剩余11篇文章。


2.研究主题及亮点分析

我们先分别看下这11篇研究的摘要,最后对这些研究的主题、亮点等相关信息进行汇总。


研究目标:探讨全球1990-2019年人力资源不平等与死亡率的关系。

方法:观察性研究,涉及172个国家和地区。

数据来源:全球疾病负担研究、联合国统计数据和Our World in Data。

结果:全球人力资源密度逐渐增加,总体死亡率下降。人力资源在高人类发展指数国家和地区更为集中。人力资源不平等在过去30年有所减少。人力资源密度与死亡率负相关,特定原因死亡率中的某些类型也更明显。人力资源密度低的国家和地区死亡风险更高。

结论:人力资源不平等逐渐减少,但仍存在。人力资源短缺的国家和地区总体死亡率较高,尤其是在特定疾病中。需要加强政策承诺,提高卫生人力资源平等性,增加卫生融资,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以降低与不足人力资源相关的死亡率,实现2030年的全民健康覆盖目标。

背景:空气污染是北非和中东地区第六大导致疾病负担的风险因素,但不同类型的污染对人口和国家的影响尚未充分探究。本研究旨在调查1990年至2019年期间,高环境细颗粒物(PM)和臭氧空气污染对北非和中东地区21个国家的疾病负担、死亡率和预期寿命的影响。

方法:研究数据来自GBD 2019,涵盖了1999年至2019年的北非和中东地区数据。研究包括PM污染和环境臭氧污染。通过人群可归因率估计总死亡人数和疾病负担。提取总暴露值(SEV)来比较不同风险暴露水平下的超过风险分布。通过删除特定疾病的寿命表分析,估计空气污染对预期寿命的影响。

结果:1990年至2019年,空气污染导致的疾病负担显著减少。大部分的负担归因于PM污。染,而PM污染的暴露在过去三十年中显著增加。减少人群对PM污染的暴露可能提高预期寿命。呼吁政府和公共卫生部门采取行动,解决空气污染对人群健康的威胁。

      当前的人口健康指标无法捕捉到发病年龄的变异性,这是评估个体健康恶化时间模式和疾病压缩的重要标志。我们使用健康寿命不平等(HLI)指标提供了1990年至2019年全球、地区和国家层面上发病年龄变异性的估计。研究使用了全球疾病负担研究2019年的数据,重建了死亡年龄分布以计算寿命不平等(LI),并计算了发病年龄分布以计算HLI。我们用标准差衡量LI和HLI。1990年至2019年,全球HLI从24.74年降至21.92年,在除高收入国家外的所有地区都有下降趋势。高HLI的国家主要位于撒哈拉以南非洲和南亚地区,而低HLI主要出现在高收入国家、中欧和东欧。女性的HLI普遍高于男性,且HLI通常高于LI。全球而言,1990年至2019年,女性65岁时的HLI从6.83年增加到7.44年,男性从6.23年增加到6.96年。在健康寿命领先的国家,寿命改善并不一定伴随HLI的进一步减少。除高收入国家外,疾病的发病年龄变异性有所压缩。发病年龄的变异性往往大于寿命的变异性,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扩大。随着全球寿命的增加,健康不平等的焦点正在从与死亡相关的不平等转向与疾病和残疾相关的不平等。

1990年至2019年间,全球心血管疾病负担由环境PM2.5引起的情况和趋势知之甚少。我们研究了全球、地区和国家层面上的由环境PM2.5导致的心血管疾病负担时空变化。根据全球疾病负担研究2019年的数据,2019年全球有248万人因环境PM2.5而死亡,6091万人失能。大多数负担发生在男性、老年人和中等SDI地区。乌兹别克斯坦、埃及和伊拉克的ASMR和ASDR最高。尽管心血管疾病DALYs和死亡人数增加,但ASMR几乎无变化,ASDR略有增加。2019年ASMR和ASDR的变化与SDI呈负相关,低中等SDI地区增长最快。需要改善空气质量的政策以减轻PM2.5对健康的负担。
怀孕期间暴露于细颗粒物(PM2.5)可能增加早产风险。我们对1990年至2019年全球、地区和国家水平上与环境和家庭PM2.5相关的早产负担进行了估计。2019年全球有126,752例早产死亡和1130万例早产DALY与PM2.5有关。主要发生在西撒哈拉非洲和南亚。从1990年至2019年,由环境PM2.5引起的早产死亡率略有增加,而家庭PM2.5引起的死亡率大幅下降,尤其在低和低中SDI地区。男婴和低SDI地区的早产负担较高。需要采取措施改善空气质量,以减轻PM2.5对健康的负担。

我们预测了2020年至2030年全球缺血性中风的趋势。预测显示,缺血性中风的发病率将增加,死亡率和致残调整生命年将减少。女性的发病率高于男性。所有年龄组和社会人口指数五分位数的发病率都有增加趋势。在国家层面上,塞浦路斯、巴勒斯坦和南非的发病率增幅最大。低社会人口指数国家的死亡率和致残调整生命年也会增加。总体而言,缺血性中风的趋势是增加的,特别是在一些国家和低社会人口指数地区。
血液恶性肿瘤是最常见的癌症之一,了解其发病率和死亡情况对于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改进临床实践和研究资源至关重要。本研究使用GBD数据,调查了1990年至2019年间全球、地区和国家水平上血液恶性肿瘤的详细信息。在过去30年中,全球血液恶性肿瘤的发病例数有所增加,2019年达到1343.85万例,但各类血液恶性肿瘤的死亡率在下降。血液恶性肿瘤的负担在男性中普遍较高,但随着年龄增长,性别差距逐渐减小。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非何杰金淋巴瘤和何杰金淋巴瘤的发病率在不同地区和国家存在差异。该研究结果将有助于分析血液恶性肿瘤的全球负担趋势,并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



我们研究了美国1992年至2019年胃癌的流行趋势。结果显示,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所下降,生存率有所提高。然而,远处胃癌的比例却意外增加。年龄较年轻的出生队列有较高的风险。总体而言,胃癌的疾病负担减少是因为预防措施的进展,但仍需要加强二级预防措施。


中国的炎症性肠病(IBD)的负担在1990年至2019年显著增加,并预计到2030年将继续上升。与全球比较,中国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呈现相反的趋势,并具有最高的增长率。需要调整策略以适应这一显著增加的疾病负担。


      本研究旨在分析中国和全球白内障的患病趋势、负担以及相关风险因素,并预测未来十年的趋势

方法:使用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的数据,计算了中国和不同地区的白内障年龄标准化患病率(ASR)和年均百分比变化(EAPC)。通过性别计算和报告了与风险因素相关的致残调整生命年(DALY)的比例。还使用贝叶斯年龄-期间-队列(BAPC)分析模型预测了中国和全球白内障的患病率趋势。

结果:中国白内障的ASR自1990年以来有所增加,2019年达到991.56/10万人,年均百分比变化为0.88。女性的年龄标准化DALY率高于男性。与固体燃料室内空气污染、烟草、高空腹血糖和高身体质量指数相关。预测模型显示,到2030年,白内障患病率将进一步上升。

结论:中国白内障的负担仍然较高,需要注意防控。减少风险因素如使用清洁能源、戒烟、控制血糖和体重等有助于降低患病风险。随着人口老龄化,应加强对白内障相关低视力和失明的关注,并制定相应的公共政策来减轻疾病负担。


全球炎症性肠病(IBD)的流行病学状况发生了变化。根据2019年的全球疾病负担、伤害和危险因素研究(GBD),我们描述了全球IBD的最新情况。研究结果显示,2019年全球IBD的患病率有所增加,但年龄标准化患病率有所下降。与1990年相比,2019年的IBD死亡率、伴随的失能年、失去的生命年和调整后的失能生命年均有所下降。年龄标准化患病率的年度百分比变化在美国下降最多,在东亚和高收入亚太地区增加。具有较高社会经济指数的洲际患病率较高。高纬度地区的年龄标准化患病率在亚洲、欧洲和北美较低纬度地区更高。这些结果将有助于制定政策、研究和投资发展。


研究信息汇总

希望本期推送可以帮助大家高效地学习最新的GBD研究内容!大家对于推送内容有任何问题或建议可以在公众号菜单栏“更多--读者的话”栏目中提出,我们会尽快回复!

参考文献:Yan W, Qin C, Tao L, 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inequalities in human resources for health and all cause and cause specific mortality in 172 countries and territories, 1990-2019: observational study. BMJ. 2023;381:e073043.

写在最后



“观科研”(点击进一步了解我们吧)是由一群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的博士开创的公众号,初心是让医学科研有迹可循,帮助一线的医学科研人员更快地成长,希望大家支持与关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合集】2019年12篇权威疾病统计报告(全球或中国数据)
数据:1990-2017年全球慢性肾脏病的研究数据
爆笑解读柳叶刀最新痴呆研究
卒中负担|中国卒中报告2020(中文版)
流行病学分析(2) | 多发性硬化症:全球病例大约230万,中国男女患者比例1 : 1.5
痴呆已成为全球重要死因之一,近1/4的患者在中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