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六经八纲

            中国中医药报有一篇“胡希恕名家研究室”写的《方证是八纲、六经辨证的终极》文章,说是以百家争鸣的原则,运用经方学说的理论与实践,以其药简效宏“方世之祖”。但是这篇文章写的既不符合《黄帝内经》的天道,又不符合实践的医理,连八纲是出自“六经”,还是六经出自“八纲”都分不清;方证是“君一臣二,君二臣三,还是君二臣四,君二臣六”也分不清;是以六经的标气论八纲,还是以六经的六元本气论八纲,都一塌糊涂,就说方剂是终极。这就扰乱了对《黄帝内经》的学习。说明《胡希恕名家研究室》的学者们根本就没有看懂《阴阳类论》的文章,才得出了“六经出自八纲”的错误结论。

        何为六经呢?六经是指手足少阴经,手足太阴经,手足少阳经,手足阳明经,手足太阳经,手足厥阴经,其实是十二条经。这六经脉就是《黄帝内经》里说的天地间六气分六段时间的六六之节,随着时间的流逝,节气和中气时令的交替,人的气血会随着在节气时地气上升,气血都奔腾在手的六经脉中,在中气时,天气下降,气血都流注于足的六经脉中。气血上升,手的六经脉所主,气血下降,足的六经脉所主。也就是地气上升,气腾于天空;天气下降,气下降于有质之中。在人的身上,卫气的流动注入,都合于天道,上应司天的气,下应在泉的气,气血的流动都随着司天、在泉,分主天地间的变化而随着变化,还都要以所临的臓位,以命气血的位置,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天人相应,万物由之,人也同样如此。物生其应,人生的气脉必应,应则顺,不应则逆,逆则变生,变生则病,上下阴阳反了死。天道的六六之节盛衰之时,上下有位,左右有纪。气血的流动,按时令至而至,为当其位,当其位的气血为正,为精气十足;气血的流动,不按时至而至,凡是出现时令至,而气血不至,或时令没至而气血先时而至,叫精神有亏,都是非其位邪气的气血,邪则更甚,正气盛邪气微。

     综上所述,先分清气血是流注于手经脉,还是流注于足经脉,是六经辨证的全部含义。辨不清气血是奔腾在手经脉,还是足经脉;辨不清手经脉是表,足经脉是里;在每一条经脉里,分不清经脉的本气处是表,经脉的标气处为里;就没法分清寒热阴阳,更分不了表里虚实。在《名家研究室》的文章中一概不讲,显然《黄帝内经》的知识不全懂,不会理论联系实践。所以,辩六经、八纲就不可能正确。

     论阴阳,在《阴阳类·阴阳别·阴阳离合·阴阳应象》的大论中,是把五行的五种六元气分成阴阳看,而不是把阴阳,分成五行的六元的本气看,这在五运六气的运转中,非常关键。因为在《天元纪大论》中,是把阴阳和六元的气分开论,分开看。天真的元气分为六化,寒、暑、燥、湿、风、火,以统坤元生成的气。少阴之上火气主发生作用;太阴之上湿气主发生作用;少阳之上火气发生作用;阳明之上燥气发生作用;太阳之上寒气主发生作用;厥阴之上风气主发生作用,这时六元真气中的中气、标气并不存在,论的是五行的真性。

       在阴阳一气中,天真的元气分成两化。在阴的一方,厥阴是一阴,少阴是二阴,太阴是三阴,是阴气有多有少。在阳的一方,少阳为一阳,阳明为二阳,太阳为三阳,是阳气有多有少。三阴三阳,论的是六气的标气,论的是阴阳的真性。六气中并不存在六元的本气、中气的问题。在书中说;子午之岁,上见少阴是二阴;丑未之岁,上见太阴是三阴;寅申之岁,上见少阳是一阳;卯酉之岁,上见阳明是二阳;辰戌之岁,上见太阳是三阳;巳亥之岁,上见厥阴是一阴。这都是以阴在内阳气守着,阳在外,阴气在内发生作用,说的是天地间的阴阳。

       在五运六气的运转中,天为阳,是指白昼一方;地为阴,是夜晚一方。太阳是正阳,为日,日为阳,是日光照到的一方;月为阴,是太阳照不到的一方,月亮照到的一方。所以阴阳是一个整体,这阴阳中有一个天理叫天道,故一阴一阳之谓道。五行是由五星来代表,岁星为厥阴风,荧惑星为少阳、少阴火,为阳;辰星为寒,太白金星为金和镇星湿是阴,见星宿叫阴或叫阳,不说本气。在人身的十二经脉中,主手的六经脉是阳,主足的六经脉就是阴;主足的六经脉是阳,主手的六经脉就是阴。在北政年,少阴司天就是二阴司天,即三阴在天,阳明二阳在泉上承着司天,即三位处的阳在泉从着天的气,是天气主;当在泉的阳明二阳地气主,天的三位处的阴气必从着地的三阳。在五运六气的运转中,凡是时间到气也到,天和地是一个整体,所以少阴二阴司天主气,阳明二阳在泉和间气都从着二阴运转。比如说手少阴心经司天,其它五经脉都是手经脉。足阳明二阳主气,其它五经脉都是足经脉。只有当时间到而气不到或气先时而至的时间,才会出现天地各自一气,出现手三阴经脉在天而足三阳经脉在地,或手三阳经脉在天而足三阴经脉在地。看五行六元的本气和五行阴阳气,看的都是气的真性。光乎哉道!明乎哉论!

        在《阴阳类论》中,“何脏最贵”。“春为甲乙青,中主肝,------臣以其脏最贵”。黄帝说这是最其下等的理解,不是最宝贵理解。最关键是司天地的阴阳气,不是春天养生之道最宝贵;不是夏天养长之道最宝贵;不是秋天养收之道最宝贵;不是冬天养藏之道最宝贵,司天地的阴阳气决定着天地的上下。《阴阳应象》应的是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重阴必伤暑气,重阳必伤寒气,并不分何脏主何时间最为宝贵。在《阴阳离合》中,经脉的道理,就不能以何脏为准,也不能以春夏秋冬为准,而是以三阴三阳的离合为准,只要阴阳一失常,天地必有塞,人也必有病。这就是我们说曲黎敏教授讲养生讲错的地方。《阴阳别论》里也说,知阴才知阳,知阳才知阴,也就是说辨证手足的经脉的阴阳是第一位的。辨证出阴,知人的死期,辨证出阳,知道病处,辨证三阴、三阳,知寸、关、尺的沉浮。

      “三阳为经,二阳为纬,一阳为游部,此知道五脏的终始,”也就是说太阳的正阳司地,二阳,一阳司间气,为开始。是说足太阳经三阳主管全身气血的流注,足阳明经二阳,足少阳经一阳,司的是间气,是在北政之年,足一阳经,足二阳经,如同方伯,为来气。“三阴为表,二阴为里,一阴至绝作朔晦,却俱合以正其理”。是说足三阴太阴经为表,为司天的气,足一阴厥阴经,足二阴少阴经为里,如同方伯,为去的是阴气,是终止的气。当足太阳正阳的经脉主管全身为开始,足太阴的三阴经脉为终止,这叫知五脏的终始。《名家研究室》授业不明就论阴阳,所以他们说的不对。

      在五运六气的运转中,足太阳经正阳的气血盛大时,三阳至三阴,脉浮长大,这是在北政年,右手寸脉,不可能脉沉,(气血由左尺易于右尺,寸脉随着)叫决以度,即决定了天数的时间,是气血在表在外。是阳合了阴,是三阳胜三阴,见沉脉为病。二阳阳明至三阴太阴,为沉而不鼓,是二阳不胜三阴,是在右手的关脉。是阳从阴,是灯火欲灭反明。当一阳少阳至太阴,是上连人迎,弦脉不绝,右手的寸脉,如悬物动。专阴必死。

当三阳至一阳少阳,二阳阳明为两阳相见为大明,为重阳,脉居于左手关脉,为来的真气,为迎而取之。同者逆。何为来的气,何为去的气,别看反了。

      三阴者,手六经脉所主事。是以手的六经脉主气血的运转,就是肺朝百脉的气血,都交于左手的寸口。脉不浮,注意心气不足有病,手三阳是去的气血,顺而取之;手三阴是来的气血迎而取之。阴的血气行,交于太阴,叫两阴相交为至阴,为沉。三阴交于三阳,尺脉为沉不能浮,纯阴是病,一阴独胜是病。

       在这六经脉中,或阴见阳脉,阳见阴脉,乍阴乍阳,或以阴为准,或以阳为准。区别的办法,都要以气的交会为准,审阴阳的比类,定是阴胜,是阳胜,还是属于相并,如戊辰火就交在少阴的二阴上,是阳见阴;戊寅火交在三阴的上工,是阳见阴;戊子火交于少阳的一阳上,是两阳并;戊戌火交于阳明二阳的上工,是两阳并;戊申火交于太阳三阳上,是两阳并;戊午交于厥阴一阴的上工,是阳见阴。这就叫“缪通五脏,合于阴阳”。以上的合法你必须要会,如戊辰是甲子旬中的火,等等。

       在六经脉中区别阴阳的办法,是辨证手足的阴经脉,还是阳经脉,当以“先至为主,后至为客”,至寸口(或尺脉)为准。按照五运六气运转的天理,当节气,地气上升时,天气主,就是手经脉,主气血的运转,就是论寸口的脉。是以手三阳为准,还是以手三阴为准,来自于先立的年气,如《六元正纪大论》说的,要“先立其年,以明其气,近而无惑,数之可数”。如2013年,癸巳年。当癸巳年的时间走到11月24日,农历10月22日甲午日的寅时开始,是在2013年六气分治中第六步气的第一天的开始,先以所临肾的臓位,太阳命其运位,还要把客气少阳的一阳定位为主气,为先来的成了主气,与太阳运共主小雪时令,气血的运转。在这时来的太一,即日气“戊子”火为后来的客气。故先来足少阳一阳为主气,后来的气戊子火为客气。第六步运是从中气小雪开始,所以就以先至的少阳足经脉开始。数之可数,数的初运为甲,二运为乙,三运为丙,四运为丁,五运为戊,这就是癸巳年,丙运中天气下降时,五运气的排列。

   当时间走到12月9号,农历11月初7己酉日的寅时开始,就是大雪的时令开始的第一天,就以所临的肾脏,太阳主运命其运位,把手厥阴一阴定位为主气,为先来的气成了主气,与太阳运共主大雪时气血的运转。在这时来的太一,即日气“丙辰”水为后来的客气。故先来的手厥阴一阴为主气,后来的丙辰为客气。第六步运是从节气大雪开始,所以就以先至的厥阴手经脉开始。数之可数,数的运初为甲,二运为乙,三运为丙,四运为丁,终运为戊。这就是癸巳年中,丙运中地气上升时,运气的排列。主客太少相生,遇到了癸巳的癸岁运的气,必为壬运开始,终于丙;始于丁,终于辛的天道。

       总之,身半以上是手六经脉主,身半以下是足六经脉主,以手或足的名论气血,以邪的气血在本或标气处论病。随着病气所在论病,病在阴分,为阴病,为寒病;病在阳分为阳病,为热病。先定阴阳的病,寒热的病,再论君臣经方的终极。

       论阴阳是在六经脉节气,中气初候发生作用的时间。论寒热,是指六经脉节气,中气末候发生作用的时间。太阳是寒;阳明是燥;少阳是火热;太阴是湿;少阴是火热或是寒。知道了看病时,何时间看的病是阴阳,何时间看的病是寒热,在论伤寒病时才会明白,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何时叫伤了、损了寒,何时叫伤了、损了热。张仲景论伤寒中,论温疟,寒疟,瘅疟,说法很准确,然而他并不把这个问题点明,造成了后来理解上的麻烦,这大概就是不直接泄露天机的原故吧!治法总是阴治阳,阳治阴。病在手经脉为上,为表,病在足经脉为下,为里。                          

         病在手经脉肚脐以上为近,治其小病,用君一臣二的经方;治其一般的病,用君一臣三佐五的经方;治其大的病,用君一臣三佐九的经方。病在手经脉肚脐以下为远,治其小病,用君二臣三的经方;治一般病,用君二臣三佐五的经方;治大病,用君二臣三佐九的经方。

      病在足经脉肚脐以上 为近,用君二臣四,君二四佐五,君二臣四佐九的经方。

      病在足经脉肚脐以下为远,用君二臣六,君二臣六佐五,君二臣六佐九的经方。

      总之方有大小,病有远近,轻重,补上治上,补下治下,都不越其制度,内病内治,外病外治 寒热温凉病气衰为止。

     方剂的辨证,来自于对六经手足经脉肚脐上下的辨证 ,对病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的辨证,随其攸利,谨道如法。

                                                   拄其间  锷未残

                                                            2013.12.12.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六经辨证与周易六爻的关系
裴永清:三阴三阳辨证方法是诸多辨证方法之源
简论学习《伤寒论》的心得
《伤寒论》六经指的是什么?
近世医家对六经实质的见解
【谈六经辨证-- 光明中医网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