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生识字糊涂始

 凡是有知识,有学问的人,都学过《矛盾论》,也就是唯物辩证法,都觉得学会了,自以为是。然而一遇到实际问题,就又否定它,中国科学院的刘长林就是这样的人。毛泽东在《矛盾论》中写了六条,

1 是两种宇宙观。2是矛盾的普遍性。3是矛盾的特殊性。4是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方面。5是同一性和斗争性。6是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学习时都不否认它,连资产阶级国家的学者也不否认它。马克思和恩格斯用它阐述了在资本主义时期内一定能够产生社会主义国家。列宁和斯大林就用这个原理在苏联实现了社会主义。又通过对经济的分析,用唯物辩证的方法,使苏联成了经济上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毛泽东也用同样的方法在中国实现了社会主义,并巩固了无产阶级的地位,成了东方强大的社会主义,这些都没人怀疑。连人民的敌人,也不得不承认,人民胜利了。而到了现在大规模经济建设时期,对唯物辩证法又有人想否认它,打倒它。如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刘长林就写了一篇《辩证论治与生命的本质》副标题是要从“唯物质观”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而且在513又在什么国子监大讲堂,中国中医药文化论坛中公开演讲,真叫人不能理解,不可思议。

他说“唯物论只承认主观与客观,不懂得天人合一******将唯物论绝对化成为正确理解、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科学与文化的最大障碍”。还说“对道、气、阴阳的追踪,不是象唯物论那样去寻找事物,最终和最稳定的物质基础,和实体构成,而是为说明天地万物在时间流变中如何演化。”尤其是以中医学的理论为依据,说“道、气、阴阳所揭示的,不是天地万物作为即成存在的空间性,本源或结构,而是它们之所以产生并能神妙变化的根源和它们进行自分化、自组织的规律。”

一个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人,告诉中医界首先要从唯物质观念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中医才能大发展。就是说不用以物质为基础,事物也能存在,物质不是唯一的和最后的根据,人有病和医生看病,都不用以———什么,什么为准了。难道还依“十字架”,“天主教”,“道教”为准吗?或依你说的神秘变化为根源,进行自分化、自组织的规律为依据。注意,你说的道、气、阴阳就不是物质了吗?看来你通读了《黄帝内经》,把中医学中的道、即天道,气、即阴气、阳气所揭示的物质的变化在时间流变中的演化,你认为不是物质的变化。看来,我们的大专家,大教授们,把《内径》念歪了,把经文念走样了,真出现了‘高贵者最愚蠢,卑贱者最聪明,人生识字糊涂始’的情况。连庄子在《养生主》说的“吾生也有涯”的“涯”理解的也不对。《内经》里说的“呜呼远哉,天之道也,如迎浮云,若视深渊,视深渊尚可测,迎浮云莫知其极。”这是说,当医生切着脉时,通过浮沉迟數,顺着极长的经络就可以推出病在何处,上至肚脐以上的头发末端,叫浮云,下至脚趾处的病,叫深渊。迎之其边涯,指的是知邪气的开始(涯)和邪气的末端,六气之深微,其于运化,不要把有涯、无涯说的那么涯,让中医先生都无涯,连脉都不会摸了。关于你说的“顺生赞化”,在临床中的应用,你说的也不对。书中说“无失天信,无逆气宜,无翼其胜。无赞其复,是为至治”。这是在告诉医生,要把握好人身的气与司天的气,即阳气和在泉的气,即阴气。不要和天的气不一样了,和天的气逆行不合适,也不要使天一方的气胜,或地一方的气胜,更不要资助它的复气。连阴阳都不能辩别,连精神内守,精神外守都不懂,说什么法自然,顺生赞化。中医疗病,论的是阴阳平衡,气血的平衡,气为阳,血为阴,在宇宙里带光的离子是阳,不带光的离子为阴。阴阳总保持着平衡,难道依法自然,依的不是物质吗?再换句话说,就是金、木、水、火、土。这五种物质,古人叫五行,木火在五行中叫阳,金水土在五行中叫阴,也就是火热燥为阳,寒湿凉为阴。天地间,有生之物,毛、羽、裸、麟、介通而言之,都为虫,互有所化,互有所生,互有所胜,无论是气变,还是形变,皆以物为准。你说的“它们进行自分化和自组织的规律,对道、气、阴阳的追踪”就是万物生生化化的过程,一个自生、自长、自成、自化、自变的过程,就是我们人间说的那个神,孔子叫天地设位,曲而成之。一个科学院的人,不会推天地气,不会详乎太乙,没人怪。但说话不能违背唯物辩证法。我这样说你一定不服气,不是吗?何为精神内守,精神外守,守的是什么,何为法天则地合以术数,合于四时,何为合以天光,何为天人合一,怎么合,你虽读书万卷,然还是不明,明而不解,解而不能彰显。不然,你用五运六气的理论解释一下,或用事实正其道。

在《黄帝内经》书里,将人的生命系统划分为精、气、神。精就是人摄入的食物又转化成的气为精华,叫味道,是酸甜苦辣咸,也是五行的气,而人呼吸的空气是寒暑燥湿风也是五行的气,吃的是气,是地气,吸的是气,是天气,两气相混合,叫两气相交。也就是当两气相交发生的变化,呈现出来的各种情形叫“神”,这都是物质的演化,总是以物伦理,叫物理,不用物论理,是瞎说。怪哉!怎么还非要从物质的观念束缚中解脱出来呢?能解脱得了吗?

关于《黄帝内经》里说的“形与神俱,神主形从”,“粗守形,上守神”的主张,是《内经灵枢九针十二原》里告诉的,当本气司天主事,起着领导的,决定作用的气施用时,而标气处,(不一定是标气)来的气也至,叫两气共俱一甲气位,一上一下,一里一外,本气施用的气为“神气”,标气处的气叫形气,形气服从于本气,叫神气主而形气从。这叫本气为用神,客气跟随,(这是书里说的先至的神气是主,后来的气为客,)这才叫上守的是司天的气。粗守形叫守形气次之,以守司天的气为准。反之,叫守标气为准,守本气处的气次之。气运行时,有标有本,有逆有顺,别了阴阳,前后相应,逆从得施,标本相移,上交于天,下交于在泉。司天用事,上守天的气,司地用事,下守在泉的气。以时令为准,时令叫神气,故“形从神而利,神从形为害”。其实,这就是五运六气在五步一右迁中的,上升和下降的问题。对一个人来说,是气血上升下降的问题,都离不开物质和气血。

中医的理论基础不首先是病例,病人,和临床。应该是阴阳五行,火为阳,水为阴,气为阳,血为阴。阴阳和五行是俩个概念,大部分人分不开。五行分阳一份儿,书里叫阳分,为木火,风热;阴一份儿,叫阴分,为寒湿凉,金水土。这都指的是物质。而白天叫阳,夜里叫阴,阳就会阻止阴,阴就会阻挡阳,我们平时说的春夏秋冬四时,指的也是阴阳的运行,古人在《黄帝内经》里阴阳的运行中叫“太一”行,或叫“太乙”行。在“易经学”里都知道,“易经学”里的“奇门、八卦、六爻、八字,都是《黄帝内经》里的理论的分支。这太一行,就是阴阳行,阴阳行是五种气的行,是这五种气的行走,造成了春夏秋冬四季阴阳变化,造成了古人说的“天地者,万物之上下,左右者,阴阳之道路。”阴阳的行走,即太一的行走是时间。其实是阴阳物质在走,太一走到何处的时间,逗留的时间,所居留的时间,长可达为六十年、三十年、一年为一个单位来看,又可以六十天87.5,三十天43.75的时间看,还可以,以在一处时间很短的工夫来看,叫气在某处上边的工夫、下边的工夫、中间的工夫。工巧神圣,看病看的好,像神仙,圣人一样,就是巧妙运用了时间,工——是代表时间,不是大夫。气血即营卫气在人身体里的运行,所出、所流、所注、所过、所行、所入的工夫就是物质的流动。我们不能把天地间的节气、中气、年气、月令、日气的变化,硬说成不是物质的变化。如果没有学过《黄帝内经》以前,把“神”和“气”说成是精神意识还行,说成是虚无飘渺的神仙、神力还行,是唯心的。(一说唯心的不要老和反动连在一起。)学过《黄帝内经》以后,就知道古人也是唯物的,我们也必须唯物的看问题。

不是吗?《黄帝内经》里说的黄尸鬼、黑尸鬼、白尸鬼、红尸鬼和青尸鬼就指的是黄气——土、黑气——水、白气——金、红气-——火和青气——木的颜色,是邪气的代称。什么太白金星、莹惑星、镇星、辰星、岁星,也是金、火、土、水、木五行的代指。全是以五行物质来论理。

总之,讲体现生命规律和生命之智慧,不能脱离开“六气”和“六气化成的物质”。生生化化六气之步主。诊病临床看病,也离不开随气所在而言气血,都以此物理。按照《六微旨大论》上说的“天枢之上,天气主之,天枢之下,地气主之,气交之分,人气从之。”看看我的博客“拄其间”就明白了。

看了你写的文章,什么叫“天人合一”你一点也不明白,连张其成大教授、导师说的也不对。“从时间整体和自组织行为的角度,来探察和体验人的生命。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医学对生命的理解,比从唯物质观念出发……更全面,更接近生命的本质。”从时间观念理解是对的,但这“时间”是什么,是阴阳五行具体物质的流动,在人体内是营卫气的流动。《内经》就是把人体作为一个小天体,服从天地这个大天体来看问题。所以人体的阴阳五行运行的时间能和天地的阴阳五行运行的时间,成为同步运行,就叫“天人合一”了。这种方法要从朔日平旦“寅开始,在《易经学》里,叫建寅的开始。其实建寅的开始,并不只是岁、月、日、时相因的规定,而是为了审察人生是不是能够天人合一的办法。这是王冰的高论,马时心知肚明,历日而推其天地阴阳气的多少,详乎阴阳行到何处,都以气交于节气为准。是阴阳动静守位,气应不同,天命所定。朔日平旦摸脉见气至,定病。

气在天,以天气命气,以邪气论病处。气在下,以地气命气,以邪气论病处。以阴阳物论气,以气论理,以天理定病,言寒热生病,必依此悟理。张琪成教授精通六爻、奇门,占天望气先分阴阳,论人生的病形,怎么又不以阴阳物论事了呢?岂不是人生识字又糊涂了吗,还是毛泽东说的对,两种宇宙观的问题。

                            

                 拄其间  锷未残  战犹酣

 2012. 7.1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五运六气天大的一点小秘密
根之可见
观天看地
《黄帝内经》五运六气气化理论与天人合一(一)
UC头条:《黄帝内经》“天人合一”观的医学内涵与临床价值
薄所不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