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原创 | 乡镇“专精特新”企业成长的迷与思
userphoto

2023.06.15 江苏

关注

导语

乡镇“专精特新”企业即总部位于乡镇的“专精特新”企业,具有“小而强悍”的特性,是支持产业振兴与乡村振兴的主要力量,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载体。然而,受乡镇资源限制,乡镇“专精特新”企业更容易遭遇成长与发展难题。对标德国乡镇“隐形冠军”企业,寻找提升中国乡镇“专精特新”企业成长力的破局之策,中国乡镇“专精特新”企业应当双管齐下、积极作为。一方面,做好企业发展战略定位,培育内生动力,主动改造自身;另一方面,构筑多元共创关系网络,化解外部阻力,进而主动克服环境。

文 / 胡海波、周洁

中小企业是经济发展的关键支柱,“专精特新”企业更是其中的佼佼者。乡镇“专精特新”企业即总部位于乡镇的“专精特新”企业,因其具有量大面广的特性,且相比大型企业培育难度更低,被认为是支持产业振兴与乡村振兴、破解中国当前面临的“不充分、不平衡”发展难题的重要力量。然而,相比经济发达地区,乡镇在经济水平、人力资源和地区开放度等方面往往存在劣势,乡镇“专精特新”企业更容易遭遇资金、人才、销售等难题。这不免让人疑惑,为什么德国众多“隐形冠军”企业将总部设在乡镇,产品却畅销全球,而中国的很多乡镇“专精特新”企业仍在为生存发愁?

“专精特新”与“隐形冠军”本源相同

20世纪90年代,通过关注德国的贸易顺差,著名管理学家赫尔曼·西蒙(Hermann Simon)发现了一批不知名的中小企业,即“隐形冠军”企业,这些企业具备以下特征:第一,世界前三强的公司或者某一大陆上名列第一的公司(冠军);第二,年营业额低于50亿欧元;第三,不为外界所知(隐形)。这些企业是德国出口的主力军和发展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引擎。2003年前后,面对全球化浪潮,部分中国学者开始关注“隐形冠军”现象。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展研究中心的贾玉奎、许晓凤等曾对“隐形冠军”问题进行了专题探讨,认为培育更多的“隐形冠军”企业有助于推动国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李巧华等也指出,“隐形冠军不仅是质量发展的现象,更是质量发展的成果,是建设质量强国的重要参考”。

结合“隐形冠军”企业概念与中国企业发展实际,推动中国企业转型升级和走上世界舞台,2011年,国家工信部发布《“十二五”中小企业成长规划》,首次在正式文件中提出“专精特新”概念,主张培育一批具有“专精特新”特色的中小企业。此后,国家与各地方政府陆续出台大量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建设的政策文件,将“专精特新”作为推动中小企业转变生产方式的重要途径和实现国家制造强国战略目标、提升经济发展韧性的关键策略,并已基本形成了以“专精特新”企业为核心的创新型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如图1)。追踪概念缘起和发展方向,“专精特新”与“隐形冠军”具有高度一致性。

德国的乡镇“隐形冠军”企业成功的原因

赫尔曼·西蒙发现,全球有近3000家“隐形冠军”企业,其中德国占47%,这个数量相当于每100万德国人口就拥有16家隐形冠军企业,远超世界平均水平。德国的“隐形冠军”企业往往高度专业、拥有独特的技术与产品,并能够在全球某一领域占有最高的市场份额,是德国的名片和骄傲,也是德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来源。

对德国的“隐形冠军”企业进行学习,我们会发现一个极为有趣的现象,大量“隐形冠军”企业选择将总部建于乡镇上,且这一比例约达2/3。如皮尔兹的总部位于奥斯特菲尔登小镇,汉臣的总部隐没在斯图加特市郊的普通工厂楼房中,辛恩的总部则在法兰克福城郊的一幢白色办公楼里……这些乡镇“隐形冠军”企业看起来似乎并不起眼,却是当地经济最强大的输血者。

而支持这些乡镇“隐形冠军”企业实现长足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四。

第一,数据显示,约有69%的德国人居住在人口数量少于10万的乡镇中,“隐形冠军”企业往往是这些地区最大的雇主。一方面,生活在当地的员工除非离开居住地,否则难以收获更好的工作机会;另一方面,乡镇的人才资源有限,企业发展也需要依靠人才对企业的青睐。因此,“隐形冠军”企业往往会与员工建立起高度的依赖关系和融洽的工作关系。

第二,乡镇的工作节奏一般较城市更慢,生活的成本与压力也更低,平静且安宁的氛围能够让企业的经营者和员工更加专注于他们的工作,并静下心来钻研技术,从而实现“偏安一隅而雄霸天下”。

第三,“隐形冠军”与当地政府的关系非常紧密。“隐形冠军”企业通常是当地的“明星”企业,政府一般更加愿意对这类企业给予支持。同时,对企业所在地的责任感和依附也造就了“隐形冠军”企业脚踏实地的气质。

第四,集群效应发挥作用。如在产品装配产业中分别排名世界第一、第二的福士和伯纳公司都坐落在坎策尔斯奥,德国的乡镇“隐形冠军”企业附近往往都会存在其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或与其位置相近的竞争企业,这些企业交互影响、推动彼此的进步。

中国的乡镇“专精特新”企业遇见困难的原因

中国的乡镇“专精特新”企业与乡土同呼吸,在推动乡村振兴,支持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和共同富裕目标实现等方面具有很强的战略作用。然而,与德国占据了众多“隐形冠军”企业席位的乡镇“隐形冠军”企业不同,中国的乡镇“专精特新”常常遭遇种种不便,影响了其生存发展,很多乡镇“专精特新”企业甚至有了离开乡镇的念头。长此以往,必将加剧中国经济格局的“不平衡、不充分”矛盾,阻碍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目标实现。

结合乡镇的实际属性,乡镇“专精特新”企业发展遭遇困难的主要原因有三,即乡镇经济资源不足、人力资源稀缺和地区开放性劣势。

乡镇经济资源不足

对乡镇来说,受地理位置和自然基础所限,其支柱产业往往是农业,而农业产品的附加值一般较低,使得乡镇的经济条件明显弱于发达地区。一方面,地方政府财政收入较低,在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外,剩余能够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建设的资源相当有限。比如,同样是对“专精特新”企业的经济奖励,广州市等经济发达地区提供的金额可能超百万元,但一些经济条件较弱的地区,尤其是乡镇地区,即使企业获得同水平认定,奖励金额也远远不如前者。另一方面,乡镇居民的收入水平较低,这也意味着当地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往往更低,企业往往需要花费更大的精力和资金去发展自己的辐射半径,开拓外部市场。因此,乡镇“专精特新”企业更容易出现资金方面的困难。

乡镇人力资源稀缺

对乡镇而言,人力资源稀缺是普遍存在的问题。首先,受乡土文化惯性影响,乡镇居民大多偏好“风险规避”,不热衷于冒险,创新创业意愿往往不足,即乡镇的创新型人才可能存在天然的不足。其次,大量乡镇长期以农业生产为主业,在创新平台和销售渠道建设方面呈现弱势,对乡镇“专精特新”企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与销售型专业化人才的吸引和培育能力不足。即使小镇本地孵育出一批相关人才,受经济发达城市虹吸效应等因素影响,留人方面也往往会出现困难。此外,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农村的大量青壮年劳动力选择外出务工,乡镇“空心化”严重。以上种种,使得乡镇“专精特新”企业在专业化人才和青壮年劳动力的获取方面出现困难,并将对其创新建设、精细化发展等造成挑战,进而影响其技术护城河构筑、资金流韧性强化,乃至基础运作。

乡镇地区开放性劣势

大部分乡镇的产业建设相对传统,产业与外部市场,尤其是境外市场的联系非常薄弱,容易造成乡镇政府对一些现代化、全球化的商业运营标准与规则认定比较刻板。与广州、深圳等长期经营对外口岸的城市相比,开放性方面存在劣势。目前国内大量“专精特新”企业,尤其是乡镇“专精特新”企业,市场布局仍集中于国内,即使是“冠军”,也多只是在国内细分市场上占据冠军地位,与全球领先的“隐形冠军”企业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面对全球范围内国与国、地区与地区之间联系不断强化升级的全球化时代,布局全球市场已经成为了“专精特新”企业面向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从这一角度来说,乡镇的地区开放性劣势可能严重影响乡镇“专精特新”企业扩大经营的能力提升,阻碍其国际化发展进程,并使其遭受品牌建设与市场发展方面的困难。

对标与破局:提升中国乡镇“专精特新”企业的成长力

乡镇经济资源不足、人力资源稀缺和地区开放性劣势是制约中国乡镇“专精特新”企业成长的重要因素,甚至由于乡镇之间存在相似性,可以被视为全球乡镇企业的共性挑战。那么,为什么德国的乡镇“隐形冠军”企业能够突破这些困难,与所在地区共同进化,而中国的乡镇“专精特新”企业却会受到这些因素的制约?对标德国模式,结合中国国情与企业实际,提升中国乡镇“专精特新”企业的成长力,应当“双管齐下”,一是培育内生动力,主动改造自身;二是化解外部阻力,进而主动克服环境(如图2)。

培育内生动力:做好企业发展战略定位

乡镇“专精特新”企业的资源基础往往相对薄弱,这意味着其必须充分明确自身战略定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德国的乡镇“隐形冠军”企业非常强调专业化建设,大多会投入全部的资源确保自己在利基市场中取得霸主的地位,并坚持认为在没有站稳脚跟之前,多元化战略只会分散公司的精力。结合德国经验与中国企业现实,中国的乡镇“专精特新”企业应当充分考虑自身的资源背景,选择合适的细分赛道。如基于国家战略,乡镇“专精特新”企业可以考虑在“五基”等重点领域的核心技术和未来前沿科技方面加快布局,整合资源猛攻产业链薄弱环节,打通堵点卡点,推进补链强链,以提升企业在价值链中的地位,建立起自身的关键优势。并且,焦点领域的选择还应当对接市场需求,企业既要做有价值的产品,也要做能转化为现实价值的产品。

此外,由于专业化程度高但规模较小,很多德国的乡镇“隐形冠军”企业无法获得规模经济。为了克服这个困难,它们会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将产品销售至全球。全球化带来的规模效应足以让公司收回研发投入,并实现成本控制。即德国“隐形冠军”企业往往通过全球化的途径做大市场。然而,中国大量乡镇“专精特新”企业仍将主要精力投入国内市场经营,对国际市场的探索非常不足,企业发展的局限性较大,且难以在全球化愈演愈烈的市场环境中实现自身话语权的有效提升,反而容易陷入“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发展困境。因此,中国的乡镇“专精特新”企业管理者应当强化全球化的发展意识,不满足于国内市场的优势地位,以成为全球市场细分赛道中的“领头羊”为战略目标,对标同一细分赛道中的全球竞争者,强化自身产品力的发展,提升全球价值链地位,并从中获取远超从单独的本土市场经营中可得的经济利益、品牌利益等。

总而言之,做好战略定位是乡镇“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发展内生动力的关键和首要要求。而要实现这一需要,企业应当明确和牢固把握“领域创新,多元拓展;国内领先,全球事业”的十六字要诀。首先,推进专业化建设,聚焦重要和富有潜力的专业领域开展生产与研发,在高度专业化的“利基市场”站稳脚跟,之后再考虑是否将自身专业化的技术应用于其他场景的多元化拓展问题。其次,在专业领域有所建树后,企业应当以技术力和原创力为武器,推进全球化布局,获取全球市场带来的规模效益,全球化也将帮助企业更好地拓宽视野,进而全面提升其产品力、品牌力。明确和落实战略定位,将帮助企业在资源有限的背景下更好地激活自身,实现从“推动”到“主动”的跨越。

化解外部阻力:构筑多元共创关系网络

德国“隐形冠军”企业取得成功并具备强劲市场竞争力的一项重要原因,是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积极践履企业承诺。处于彼此熟悉的社会关系网络中的乡镇“专精特新”企业尤其需要如此,而且这正是支持企业与员工构建深层次高度信任关系的重要基础。从德国乡镇“隐形冠军”企业的成长中吸取经验,乡镇“专精特新”企业应当充分利用关系网络优势,与消费者、员工、政府及集群企业开展更丰富的交流。

首先,建设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乡镇当地的消费者是乡镇“专精特新”企业消费者群体中的一个小部分,但也可以成为重要的试点。一位德国乡镇“隐形冠军”企业的CEO说:“我和我的家人生活在我们的乡镇上,我想要问心无愧地走在大街上。”以对待熟悉社会关系网络中熟人的态度对待消费者,构建起彼此信任的关系,企业往往能够取得更好的市场绩效。而将消费者嵌入自身的关系网络,企业至少应当开展两项布局,一是健全消费者参与系统,引导消费者进入产品的设计、制造、销售等环节,提供精准的内容输出,避免企业产品与市场需求不一致造成的成本挤占;二是完善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双向沟通渠道,提供高效的售后服务体系,以对家人、朋友般的真诚及时满足消费者的服务需求。

其次,建设与员工之间的关系。员工不只是企业的雇员,更是企业一切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和价值的核心产出者。开展文化建设是提高企业发展凝聚力,提升员工信任度的重要举措。这种由文化哺育的信任关系将进一步激活员工的创新思维与担当意识,使员工能够主动开展创新行为和向管理者建言,支持企业持续成长。此外,基于中国特色的关系理念,员工对企业的“高度信任”还将使员工在了解到企业的人员招聘需求(包括数量需求与能力需求)时,更愿意主动向企业介绍自己拥有相应能力的亲朋好友,并承担起双重“担保”的角色。一方面为企业“作保”,让自己的亲戚和朋友能够信任并选择企业,节约企业的人员招聘成本,帮助企业更高效地获得需要的人才;另一方面为自己介绍进企业工作的人员“作保”,让企业能够信任这些新进员工,同时对这些员工的行为、绩效等负责。企业与员工间的信任关系将支持企业的整体氛围向更加积极、包容与和谐的方向发展,进而强化企业的成长力等一系列显性或隐性能力。

第三,建设与政府之间的关系。乡镇“专精特新”企业的企业主大多属于当地富有乡土情怀的“能人”,在为当地居民增富、产业发展添智、地方财政创收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因此更容易获得当地居民及政府的信任与认可,更可能具备与政府开展深度交流的条件。在此基础上,把握与政府构建“亲清”关系的原则,乡镇“专精特新”企业可以主动强化与当地政府间的互惠交往,一方面,争取一些专项活动讲座、政策宣贯、人才引导等便宜,让企业能够更清晰和直接地了解国家和地方有关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的政策,进而获取更充足的经济、金融、人力等支持,同时帮助政府完成政策宣贯任务。另一方面,把握地方经济发展座谈会等机会,企业可主动向地方政府提出一些合理诉求,如建设与其他地区联动的人才招聘会、加快飞地创新合作载体培育、召开关于学习先进地区“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经验的专题研讨会等,通过建言献策主动影响地区的商业、人才、技术等环境,并为地方政府深入了解乡镇“专精特新”企业需求提供“一手数据”,进而强化支持属地“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的能力。

最后,建设与集群企业之间的关系。基于国务院《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和中国多年的“一村一品”相关建设经验,乡镇企业往往以集群的形式出现,即在同一地区会出现大量同类型企业以及该类企业的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优质的产业集群能够为集群内企业提供高质量的配套与创新资源,支持以网络化协作弥补单个企业资源和能力不足,并可发挥带动作用,即由龙头企业带领集群整体向产业前沿化、高端化迈进,助力集群内中小企业实现升级。乡镇“专精特新”企业受限于资源和环境,往往存在一些先天的劣势,难以依靠单打独斗获得长久的发展。因此,应当关注与集群内其他企业间的关系建设,包括与上下游企业和集群内龙头企业间的关系。相互信任是支持集群内企业实现良好协作的基础,沟通、合作及高频次的资源与信息交互则是提升信任的重要手段。通过与集群内企业共享资源与空间,乡镇“专精特新”企业将从共创中得到力量。

总体而言,持续强化与消费者、员工、政府及集群企业等利益相关者的关系链接,共建生态系统,乡镇“专精特新”企业将以主动的力量化解外部阻力,获得发展的韧性、更多的资源与更大的空间,其他各方也将共享生态价值,发展共赢、共生的新格局。同时,做好企业发展的战略定位,将持续优化乡镇“专精特新”企业的赛道选择与资源配置、强化自身市场地位与品牌实力,进而支持企业的内生动力实现显著提升,并做到“筑巢引凤”,主动吸引资金、人力等资源。

发展内生动力和化解外部阻力的策略复合形成乡镇“专精特新”企业的成长力发展机制,将支持乡镇“专精特新”企业积累起高质量现实(直接的资金、人力等资源)或潜在(与吸引力相关,可由企业“吸引”获得)的发展资源,同时突破乡镇的经济资源、人力资源与地区开放度等限制,有效推进企业的成长力提升,进而实现高质量发展,为乡村产业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与中国式现代化目标达成贡献力量。

关于作者 | 胡海波: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专精特新企业研究中心主任;

周洁:江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江西财经大学专精特新企业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责任编辑 | 高菁阳(gaojy@sem.tsinghua.edu.cn)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307家隐形冠军:向德国学习制造强国的秘密武器!
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湖北将崛起一大批“隐形冠军”
中国专精特新“小巨人”与德国“隐形冠军”培育政策研究
德国乡村地区的经济结构
“十四五”成都国有企业推进“建圈强链”的路径思考
如何实现协调发展,确保产业集群及产业经济高效发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