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山历史】还记得石岐工人文化宫好“墟撼”的情景吗?

位于石岐孙文西路44号的工人文化宫旧址

(中山市档案馆藏)

邓振铃老师的画卷,当年工人文化宫开幕的情景。

《万人行队伍经过石岐工人文化宫门口》(1991年)肖柏成老师拍摄


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


     20世纪50年代,石岐市委、市政府为丰富工人的精神文化生活,1953年决定拨款修建工人文化宫。当时除广州外,省内其他县市尚未有专门为工人娱乐活动而建的场馆。因此兴建工人文化宫成为牵动全市人心的大事。当时政府预算有限,请不起大量工人,但意想不到的是,建筑工人愿意只收一半的工资,其他工人则自愿用业余时间自带工具一起帮忙,甚至有工程师主动义务参与工人文化宫的设计。大家发扬工人阶级当家做主的精神,仅用一年时间,建成广东省首个县市级工人文化宫。(资料来源中山市档案局)

    据馆藏资料显示,工人文化宫经几次扩建,占地7600平方米,建筑面积3600平方米。设有影剧场、展览室、舞厅、图书室、乒乓球室、文娱室、象棋室、电视室、篮球场、溜冰场,以及小火车等儿童游乐场所。还有职工业余文工团、灯谜组、乒乓球和篮球集训队、武术队、醒狮队等组织活动。每年近25万人次参加活动,对活跃城区职工文化生活发挥了积极作用。

20世纪50年代工人文化宫花样滚轴溜冰队表演

(中山市档案馆藏)

     拥有这么齐全和丰富的文体活动设施,在当时物质匮乏和思想不够开放的年代实属不易。20世纪80年代之前,工人文化宫一直是人气最旺的群众文化活动阵地,凡拥有工会会员证或家属证的,都可免费入场。工人文化宫成了老一辈人青春时代的难忘欢欣岁月回忆。

     “文化大革命”之后,迎来改革开放、解放思想的新热潮,工人文化宫的舞厅还增添了漂亮的花纹地砖、飞转的吊扇、背靠的座椅等新式设备,一大批年轻男女每晚聚在这里翩翩起舞,成为中山进入一个全新时代的缩影,见证中山步入20世纪80年代工业社会的进步与开明。

小卷次子表示:以前小时候经常去工人文化宫后边D巷仔睇金鱼,还有对面的冰室(红星冰室),还有过少少的蛇猫鸡。

与当代人喜欢吃甜品一样,以前的青年男女也中意去冰室解馋。其中,工人文化宫对面的红星冰室成为当时中山男女最喜欢聚在一起的地方之一———从工人文化宫看完戏后,吃上一碗冰品,很多男女是愿意花钱的。除了风靡一时的玻璃厂雪砖外,后期增加的双色雪糕杯、菠萝冰、红豆冰等只需要一两毛钱,当时还需粮票来换取。桑葚蛋茶这样充满妈妈风味的甜点,也是当时的一个特色。“不过现在已经拆掉了,以前这样的冰室也是比较稀罕。”郑阿姨表示。

大概这个位置,红星冰室

题外话


听讲以前文化宫有过爆炸案,当年美女特务好似叫“陈伟华”,女特务爆文化宫是由人民戏院方向倒数第二条柱,由于害怕只放在果皮箱表面,加上威力不大对建筑物无大损伤。当晚于仁山广埸蕉林将她捉获。由于是哺乳期,过了足两年后才处决。行刑时亦有看,那时刑场在猪头山,亦即现在金鹰广场,这棵大榕树对面。(历史群采集)

z群友说“当年美蒋亡我之心不死。经常派遣特务过嚟。炸文化宫炸广播站炸岐江桥,都比我哋通通破获。嗰啲特务唔係枪毙就系判刑。我地以前单位有个工友就系嗰啲自首特务,炸岐江桥的,派遗回来不敢下手,就到公安局自首,后来宽大处理,安排在我厂做工人。”

编辑:吱吱熊

资料来源:中山市档案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上海历史上的今天】1950年的今天,上海工人文化宫正式开放
昔日的工人文化宫
厦门市工人文化宫
中山市工人文化宫
天津市第二工人文化宫建筑群
考考侬!普陀这条重要路段沿线的老地名,侬晓得几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