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假如转入这三个基因能实现水稻产量增加100%

NO.1

思考部分

近年来,我国科学家接连取得了重大突破,相应的文章都发在世界顶级杂志上,每一个基因功能都非常令人感到骄傲,每一个基因都能让世界的粮食产量发生质的飞跃!

上图是2022年发表在Science杂志上的一个模式图,OsDREB1C基因能使对照日本晴增产高达68.3%。

2023年7月Cell杂志上毒药基因,据预测,可以比现有杂交水稻增产15%以上(很多新闻媒体采访这样报道)。

2023年7月Nature Genetics杂志上水稻的重要增产基因GY3,该基因能使产量提高7%~15%。

看到一个个增产基因被挖掘出来,不由得联想这些基因都串一起正好产量可以实现增产100%。其实还有很多基因发表的文章中都是增加产量,如果都利用起来那是非常惊人的产量,可能会消灭世界粮食危机,再也不用担心饥饿出现在世界的任意角落。

乱花渐入迷人眼,如果产量的增加能像1+1=2那样简单就好了,希望这些基因能发挥出最大的实际增产效应,能为我国科学家在国际上自我突围成功,站在世界顶峰!

自我突围是施一公院士的首部作品,这本书写给教育科研工作者,写给青年学子,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步履不停,共同前行,想了解施一公的可以看看《自我突围》,为自己梦想突围,为自己毕业突围。施一公是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很多人想了解他成长的故事感情的故事科研的故事冷冻电镜的故事,可以看看大佬的自我突围跟我们普通科研者的区别,看大佬如何激励自己不断前进,不断自我突围最终成为院士!

其实有点话多了,可能是看了施一公院士的自我突围,发现理想跟现实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科研论文和实际应用的路还非常遥远,很多的美好还只是停留在论文中,希望论文早日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希望能真正的为国家的粮食增产,科技的发展贡献真正的力量!

精读文献,学习别人的长处,发现别人的短处。欢迎大家一起理性交流讨论,个人见解,非喜勿喷!祝大家都能发CNS,都能早日带上帽子,上杰青,院士!(多多照顾一下普通的科研工作者,他们也一直在进行不断的自我突围,突破层层障碍,用自己小小的成果点亮科研的小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十年一剑!Nature:张福锁院士团队与千百万农民一起实现农业绿色增产增效
科技助力 海水稻测试面积近两万亩
90岁生日快乐!仍在指导杂交水稻科研的袁隆平院士
感动 | 87岁袁隆平飙英文刷屏!网友膜拜:袁老是真谦虚,我是真心虚!
他那么“土”,为啥被年轻人当偶像?
一门三院士,坚守水稻科研、百年稻穗绽放新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