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混乱到清晰,解决问题的4个步骤:罗列 分类 逻辑 应对 73/156

让混乱的信息变得清晰有条理,且能有重点,有次序,是我们解决问题首要思考的,我们如何高效地解决问题?

第一步:罗列

很多时候,信息并不是多,而是零散,零散的信息不成体系就显得杂乱,因而不能实现批量的解决。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就是把问题详尽地把问题梳理出来,按照1-2-3的序号罗列出来。

在这里,按照MECE的原则,“相互独立,完全穷尽”能够把目前遇到的问题形成一个规范的梳理。

而当我们对目前的问题不能够再深入挖掘的时候,可以用“上找大类,中找同类,下找小类”的原则进行逐级的排查。上找大类,就是看这个问题属于哪个问题的小项,对这个问题概括提炼,就知道它上面的大类以及大类的平行项有哪些;中找同类,就是看跟这个问题相类似的同级别问题还有哪些,把同类的问题进行详尽梳理;下找小类,就是在目前这个问题下,它所包含的问题细节还有哪些,它们需要什么样的解决措施?

第二步:分类

在第一步罗列的过程中,实际上已经对问题做了初步的分类。分类的目的,是为了找到针对性的解决方法,以期用同性质的方法解决批量的问题。

我们如何进行分类呢?

1.二分法

什么是二分法?二分法就是把信息分为两大类,非此即彼。这种方法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其实就是把信息分成А和非А两个部分。

比如,阴阳、主次、动静、奇正、纵横、是非、强弱、已未、内外、主观和客观、主动和被动等,这是一个从比较高阶的层面实现分类的发的方法,它既是问题分类的方法,也是思考问题的路径。

2.矩阵法

矩阵法就是将二分法运用两次,第一次是一个维度,第二次是另一个维度,然后把两个不同的类别进行交叉,形成四个象限,构建一个模型。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能根据不同的维度,构建更加复杂的分类维度。

比如:我们把一个人做事情的状态进行两次分类,第一次按能力大小分为能力强,能力弱,第二次按想不想干分为想干,不想干。然后把两个不同类别进行交叉,得到一个四象限的类别,分别是:能力强想干,能力强不想干,能力弱想干,能力弱不想干。这样就建立了一个基本模型。

3.流程法

流程法的本质是以时间顺序来找到做事的突破口,任何事情的发展都有一个过程和顺序,都要遵循一定的流程和规则,就像每一个故事都有开头、过程、结尾一样。

流程法就是按照事情发展的时间、流程、程序,对信息逐一进行分类。最常见的有流程表、流程图、日程表、行动方案等。

利用流程法,对事情进行拆解,明确事前、事中、事后的工作内容,可以使事情做到有目标、有计划、有控制、有进度、有监督,始终处于受控状态。这种方法大多运用在项目管理或者事件把控上。

对于管理领域的流程管理,不能只是简单浅显地对流程进行拆解,还要在流程的资源配置、进度安排、结果把控上功夫,形成流程思维。

4.结构法

结构法的本质是从空间顺序上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结构法就是把事物看作一个整体,拆分为不同的构成部分,说明事物各个方面的特征,其结构可以是从上到下,从外到内,从整体到局部等。

5.公式法

公式法就是利用一些公式,把公式中涉及到的关键要素进行分类,归结在一起。

如,六顶思考帽中,带上白色思考帽,只处理事实和数据;

戴上黄色思考帽,只正面看问题;

戴上黑色思考帽,提出评判性问题但要合乎逻辑;

戴上红色思考帽,只处理情绪问题;

戴上绿色思考帽,提出创造性方案;

戴上蓝色思考帽,结束时用蓝帽做出结论。

第三步:逻辑

这里的逻辑,并不是一个名词,而是一个动词。在分类之后,我们要赋予不同类别之间不同的逻辑,也就是给它们找到必然的强关联关系,这种强关联关系是解决这一些列问题的内在逻辑走向,抓住这个逻辑的走向,我们就把握了解决问题的“规律”。

时间维度:先后次序,先后次序并不等于紧急和不紧急的排序。我们发现,某些问题遇到解决瓶颈的时候,只需要调换一下次序,这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因此,如果我们清楚“什么时间做什么事”这个原则,我们会减少很多不必要的内耗,提升某阶段或者某个时段的专注力,把做事变得非常高效。

空间维度:整体和局部,整体的问题要从局部着手,局部的问题要从整体着眼。

主次矛盾:主要和次要,唯物辨证法里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就是这一类,这是解决问题的动态逻辑线索。如果掌握了”永远解决主要矛盾“的原则,那么我们行动会变得非常高效,并且我们会抓住每一次变革中的机会,上升到另一层次的竞争中去。

层级深入:如,一件事有5种结果,有-有效-有效果-有结果-有效率-有效益,是逐渐深入,层层提高的。

第四类:应对

在分类之后,我们就有了应对不同类别问题的针对性解决措施,而在对不同类别问题找到关联逻辑之后,我们就知道了先从哪里下手。因而,不同的解决办法也就自然涌现出来了:

为解决问题我们必须提出解决措施且需提出系统、长期、有效的解决措施。有效性和系统性,非常有必要厘清纠正、纠正措施、预防措施、改进措施和创新措施就是我们常见的解决问题的措施:

(1)不合格的纠正:

为了解决不合格问题,处理现有的不合格实体,而采取的措施。如老王得了胃溃疡,开刀割掉1/3胃,这叫纠正。

(2)纠正措施:

为了防止已出现的不合格,缺陷或其他不希望的情况的再次发生,消除其原因所采取的措施。即:针对实际不合格产生的原因采取的消除措施,其目的是防止再发生。老王开始吸取教学,遵照医嘱,改变不良饮食习惯,以避免病情复发,这叫纠正措施。

(3)预防措施:

为了防止潜在的不合格,缺陷或其他不希望的情况发生,消除其原因所采取的措施,即:针对潜在不合格产生的原因采取的消除措施,其目的是防止发生。老李看到老王得了胃溃疡这么痛苦,开始反思,认为自己也有老王一样不良的饮食习惯,长此以往,也可能重蹈老王覆辙,于是采取了一些健康的饮食措施,这些措施就叫预防措施。

(4)改进措施:

为提高各个活动和过程的有效性和效率所采取的措施、纠正和预防措施可列入其范畴。小宋尽管身体很健康,但他认为自己不够健美,于是他计划请一个健美教练,帮助其成为一个健美达人。这个计划可以叫做改进措施。改进措施通常是以目标或标准或标杆为基准,为了减少差距或超越而提出的措施。

(5)创新措施:

打破常规、现状,突破瓶颈,进入新领域、新高度的措施。

欢迎交个朋友

个人微信号|共同成长 一起进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才算全面地思考、分析问题呢?麦肯锡告...
思维缜密的人是怎么思考的?
分析师常用的四种拆分方法
《金字塔表达力》:用结构化思维提升自己
性格内向、说话没有逻辑怎么办?掌握这5个方法,你就是沟通大神
掌握五种分类方法,实现信息归类分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