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史上著名疑案:万历梃击东宫太子事件

史上著名疑案:万历梃击东宫太子事件

2012年03月24日09:28腾讯读书[微博]我要评论(1)
字号:T|T

  文章摘自:《正解“木匠”王朝的几件事儿》
  作者:木梓
  出版社: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本书简介:岌岌可危的明帝国,短命的木匠皇帝熹宗朱由校,昏昏然执政仅7年,业绩实在无足道也。终于到了天怨人怒的境地,人世的血腥与宿命显露无遗。崇祯帝接下的这个烂摊子,已经没有起死回生的希望了。可怜的崇祯,在风雨飘摇中忧心不已十几年,没过上几天好日子。自杀前,他写下《血书遗诏》,赫然说道:“诸臣误朕,文臣个个可杀。”朱家的天下,就这样在吊死的崇祯背影中走到了尽头。

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用在朱由校身上,也可以翻转来成为一朝臣子一天子。他是在一批忠心耿耿的大臣们强有力的保护下,在扑朔迷离的"三大案"风雨中安然就位的。

明末"三大案",即"梃击案"、"红丸案"和"移宫案",一直被看作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疑案,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其实,事情的本身也许很简单,只是清官难断家务事,何况是皇帝的家事。政治上的明争暗斗,给它们蒙上了难分是非的晦涩之感。

"梃击",简而言之就是以木棍打人。不巧,打的这个人是万历帝的皇太子,就成了"案"。

明神宗万历帝的皇太子叫朱常洛,命运多舛,充满悲剧色彩。万历帝最初偶然御幸宫女王氏,事后反悔,隐讳不言。后来王氏有了身孕,太后急于抱孙,查验了文书房的记录,然后向万历帝说起此事。起初,万历帝还是不愿承认此事,太后于是命人将内起居注拿来让他看,才不得已承认了。古代中国的起居注制度主要是用来记录国君的言行。"古者左史记言,人君动止,有实言随即记录,起居注是也。"

万历帝之所以持这种躲避不认的态度,是因为他不再对王氏感兴趣了。但明代惯例,宫女被幸后怀孕就要晋封为妃。他不愿封王氏,只想蒙混过去。首先,宫女地位太低。其次,万一这宫女生下的是男孩儿,那可是长子!当时郑贵妃还没有孩子,所以王宫女生的如果是儿子,那就是长子,将来必是太子,最后早晚还得当皇帝。万历可不想让宫女的儿子做太子,当皇帝。太后曾经质问他,这是为什么?万历回答说,他是宫女的儿子。太后勃然大怒,厉声呵道,你,也是宫女的儿子!看见曾为"宫女"的太后大怒,万历惊得跪在地上,半天不敢起身。

所以,幸亏皇帝起居注记载得一清二楚,否则万历真有可能蒙混过去!万历帝不喜欢王氏,由母及子,也不喜欢王氏于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八月所生的长子常洛。他喜欢的是宠妃郑贵妃及其万历十四年(公元1586年)所生的皇三子朱常洵。

其实,作为一个父亲,他完全可能有厚此薄彼的人性弱点,也应该有喜欢与不喜欢的权力。但问题是,早在西周时期,为了避免王位继承过程中不必要的冲突与争斗,人们就选择了嫡长子继承的方法。这就是说,不论周王有几个儿子,也不论这些儿子中谁的才能最高,能够继承王位的只有一位,就是周王的正妻所生的最长子。如果没有嫡子,就立最长子。这种称作"立嫡不以长,立长不以德"的继承方式,被后代各个王朝所沿用。明朝皇位继承,一般也遵照以下原则:皇位继承,父死子继;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帝无子嗣,兄终弟及。

然而,嫡长子、长子们自然获得的继承地位,并不能抑制觊觎者的野心,也从未阻挡住他们行动的脚步。从历史事实看,虽然这种方式成为历代皇权继承毋庸置疑的制度,但是各朝各代废嫡立幼、兄弟相残、叔夺侄位的事件仍然层出不穷。这一继承方式造成的一个重要后果就是,它使嫡长子、长子一出生,实际上就处在了一个岌岌可危的位置上。只要后宫有个风吹草动,太子本人有点过错,或是皇帝突然驾崩,某大臣心怀不满,都有可能导致残酷甚至血腥的废立斗争。这样的废立斗争,如同一场场政治重头戏,在历朝历代重演不衰。

明朝皇位继承集中表现在皇太子册立问题上的争夺。道理很明显,一旦被册立为皇太子,若不出意外,或者说没有像建文帝被取而代之,其皇太子朱文奎莫知所终这样非常之事,就必然会登上皇帝宝座。

从郑贵妃产子这一年的二月起,大臣们就开始上疏要求皇上册立五岁的常洛为东宫太子,这实在令人扫兴。按万历帝自己的想法,"子以母贵",宫女生的常洛凭什么跟贵妃生的常询比呢?可大臣们"非嫡立长"的执著,又让他无法反驳。他想,也许时间一长,大臣们会改变主意?想到这一层,万历帝下了一诏:"元子(即长子)尚弱小,册封仪式等二、三年后再举行吧。"

可是他实在低估了大臣们的力量。从万历十四年起,要求立储的奏章就接连不断,没完没了。那些一而再、再而三地要求立常洛为太子的,就是被贬官、夺俸、廷杖、削籍,也在所不辞。他实在没有想到,朝廷上一班吃皇粮的大臣们,为什么就是不肯体会他的苦衷呢?更可气的是,这些大臣明明全都是拥立常洛的,却还要分什么浙党、东林党,相互指斥,借题发挥,互相攻击,闹得万历帝不得安宁。

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皇帝手诏:册封常洛、常询为王,至于立储的事,等皇后娘娘生了龙子再说吧!这一下,朝臣大哗,群起反对。皇上不得已,只得于二月宣布停封。接下去,为着朱常洛的出阁听讲、成年冠礼、成婚等等,万历帝总是找着借口,能拖就拖,和群臣唱起了对台戏。

这一拖,就拖到了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八月,大臣沈一贯用"子复生子,孙复生孙,早享天伦"说动了万历帝的心,他也就松了口,答应过些日子就为皇长子行大礼。终于,和群臣打了十五年拉锯战的神宗皇帝,在这一年的冬季册立朱常洛为太子,同时册封常询为福王,赐田两百万亩,与太子同行冠礼。

然而,虽然让朝臣赢了这个回合,万历帝仍有些不死心。他迟迟不让福王赴封地就藩,这又引起了朝臣的纷纷议论。他们据此推测,万历帝册立太子不过是权宜之计,福王取而代之的可能性仍然很大,因此必须进一步坚决斗争。好容易硬拖到了万历四十二年(公元1614年),福王离开京城就藩了,朝议才稍稍平息。后来的史书把这二十多年立太子的争执,叫作"国本之争"。当时大臣们认为,太子是天下的根本,根本一定,才可以从容谈论他事。而大臣们费尽心机,不惜抗命争来的朱常洛这个"本",却远远不能尽如人意。

一般说来,皇子不同于百姓之子之处,至少有三条:一是正名位,二是延帝祚,三是受教育。后者就是到外廷读书,在讲官辅导下学习,掌握治国的本领。在中国人的观念中,教育是极为重要的,相信后天的教育可以造就或改变人的品性、才智。汉代贾谊曾就太子的教育问题写下煌煌大论,认为"人有六行,细微难识",即认为人性具有仁、义、礼、智、信、乐,但由于"细微难识",需要后天的引导与教育。而世间之主有上、中、下之分,上主与下主都是极少数,而绝大多数是中主。上主、中主、下主之间的差异归根到底是人性的差异。中主可引而上,也可引而下,这就决定了教育太子的必要性。

历代太子在六、七岁时都要开始读书学习,接受正统文化的熏陶。为此,宫中还设立了负责教授太子的老师,都是由皇帝严格挑选出来的学识渊博、德行高洁的文臣。世代研习儒学者才有资格担任太子老师。太子老师称为师保,从职官上讲是六个职位,即:太傅、少傅、太师、少师、太保、少保。傅者,傅之德义;师者,道之教训;保者,保其身体。师保与其他辅助官吏一同组成太子官署--东宫官署,师保是东宫官署的负责人。

万历帝五岁起就开始读书,却一直不允许朱常洛读书。谁建议让皇长子出阁读书,谁就被贬遭罚。这无论怎么说都有点变态了,毕竟是亲生儿子啊,虎毒不食子呢。

朱常洛长期被禁闭在宫中,直到十三岁时,才第一次出阁读书,之后又是长期辍读。十九岁时,再次奉旨出阁读书。这样断断续续的读书生活,使他没有受到良好而系统的文化教育,因此,他无力以强大的内心抵御成年遭受冷遇的寂寞,只能沉湎酒色,度日如年。在以后的岁月中,这"惑于女宠"是要了他命的软肋。

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十九岁的朱常洛终于被立为太子。对他来说,万历帝真的活得太久了。从成为皇太子到继位,又是漫长的十九度春秋。

被封为"福王"、封邸在洛阳的朱常洵久留于京,逡巡不去,始终是个大威胁。朱常洛战战兢兢,唯恐被废,别人也不把他放在眼里。他出阁读书时,正值寒冬腊月,北京正是滴水成冰的时候。太监居然不生火取暖,他冻得浑身发抖,却不敢吭气。还是讲官郭正域看不下去,大声训斥太监给他生火。他的生母王氏,不受万历帝宠爱,又多年不能见儿子一面,孤苦伶仃,凄凉度日,一病不起。当朱常洛得知母亲病危,忙奔向母亲的住所,门紧闭着,他把门撞开,冲了进去。王氏数十年以泪洗面,已经双目失明。她手拉着儿子的衣服,哭着说,"儿长大如此,我死何恨?"然后含泪而终。一入侯门深似海,如此死别,令朱常洛情何以堪。

明代常见的做法是,皇帝病重时,太子在修学之所--文华殿代理工作。皇帝驾崩时,百官就到文华殿朝拜太子,这样可以使权力衔接得更加紧凑。可是,万历帝病重时,朱常洛带着儿子去探望,守门太监竟然敢拦着不让进去。他也不敢抗争,只有从早到晚一直等在门外。后来经过兵科给事中杨涟、御史左光斗和东宫太监王安等人周旋,他才见到父亲万历帝最后一面。这皇太子当得可谓窝囊之极。

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五月初四,发生了梃击东宫太子朱常洛事件,被称为"梃击案"。这一年,朱常洛三十三岁。

这天黄昏时分,蓟州男子张差,手持枣木棍,从东华门直奔内廷,打伤守门太监,闯进太子朱常洛居住的慈庆宫,直到前殿屋檐下才被捉拿。当时,慈庆宫第一道门只有两名老太监守门,第二道门无人看守。事发后朱常洛惊恐万状,"举朝惊骇",万历帝下令审讯。

负责审问的"浙党"官吏说张差是个疯癫病人,企图糊涂结案。而巴结郑贵妃的内阁首辅、"浙党"首领方从哲也不愿深究。东林党人、刑部提牢主事王之 ,通过单独提审和与刑部官员共审,发现三处疑点:第一,这男子不是北京人,是苏州人;第二,这苏州人叫"张差",来历不明;第三,张差手里拿的大棒子,是枣木棒子。枣树生长很慢,碗口这么粗的枣树干,那得几十年才能长得这么粗,所以木质坚硬,用枣木大棒子打人,就跟铁棍子打人一样,尤其是拿在大汉手里,三两下就能要了人的命。张差还供出:是郑贵妃手下太监庞保、刘成"令我打上宫门,打得小爷(指太子),有吃有穿"。朝中东林党人怀疑是郑贵妃欲谋害太子,坚决要求彻底追究。事情牵连到郑贵妃,朝议汹汹。

希望案子马上了结的除了很可能是幕后人的贵妃姐弟,还有皇帝和方从哲。皇帝除了偏爱贵妃和福王外,还有一个理由是从稳定朝局的政治层面出发。真相一旦大白于天下,案子牵扯到太子、贵妃和皇帝,将太子和皇帝、贵妃的矛盾摆到明面上,这将带来多大的危机!大明最高当局可能会发生地震,以当时大明文臣党派林立、攻讦为常的习气来看,不知有多少人会利用这个案子兴风作浪,大明朝廷从此永无宁日。而万历帝已经当了四十三年皇帝,来日无多,他可不想在混乱中交班。可具体办案的中层官员,他才不考虑这个层面的问题,他们只想索真相,求公道,尤其是言官,就是靠这个博得声名的。

案子到了这个份上,只能请求圣裁,可皇帝此时也犯难了,天下人早已对他不喜欢太子议论纷纷,而当年妖人诅咒太子的事牵扯到贵妃和太监刘成,被皇帝包庇下来了,此番案件如此重大,关系到国脉,他再公开包庇贵妃,强行结案,也担心天下悠悠之口。于是,先谕令郑贵妃老老实实做人,贵妃此时知道了利害,乞求太子,说明自己毫无恶意。然后让当事人太子出马化解,万历帝亲自临幸慈宁宫,召见太子,并让方从哲以及其他文武百官站在旁边做见证。

万历久居深宫,已二十五年未见朝臣,此番走到台前,说明他是何等的郑重。皇帝拉着太子的手说:"此儿很孝顺,朕十分喜欢,如果有别的意思,不就早立别人了吗?外臣心怀何意?动辄用流言离间朕父子!"同时,他还把太子生养的三个孙子叫到跟前,让各位大臣看,然后说:"朕的孙子都这么大了,还有什么可说的。"并要太子心里有什么话当着群臣不要隐瞒全说出来。

皇帝都把话说到这个份上,太子当然马上表态说,那个疯疯癫癫的案犯要马上处决,不能再拖了。并对众大臣讲,我们父子十分亲爱,你们外臣议论纷纷,如此只能使他们成为无君之臣,我成为不孝之子。

当事人都这么说了,这案子哪还有继续追查下去的必要。皇帝谕示刑部,明确给案子的处理定调,说张差是个疯疯癫癫的奸徒,闯入东宫伤人,罪在不赦,立即处决。太监庞保、刘成严加提审,明确定罪,不许牵连他人。

于是张差被凌迟处死,而两个太监,没有交给刑部审讯,因为害怕供出后面的指使人,便将他俩在宫内用私刑处死。至此,一件意图谋害皇储的案件就这样成了一个葫芦案,死了的只是三个无足轻重的小人物,没有更多牵连,大家彼此心照不宣,大明朝一场大风波就这样消弭了。

那样的历史背景下,万历帝的做法是一个最高统治者的明智选择,而太子的表态不但赢得了孝顺、大度的名声,而且经过这场风波,他的皇储地位真正稳固了,郑贵妃再不敢觊觎其位。至于那些要追求真相的官员呢?他们的一腔正义豪气被耗散在政治那个大八卦炉里,显不出多少份量。负责此案审理的王之 遭到反东林党一派官吏的攻击,万历帝将他削职为民。

在封建专制政治面前,有时真相并不重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皇帝中的躺枪弟
紫禁城中究竟是谁在搅动风云?明末三大迷案背后到底有何玄机?
历史钩沉:天子命丧“红丸”—活得憋屈,死得蹊跷
明朝国本之争,最大赢家转眼成最大输家!
关乎明朝国运的三大宫廷疑案
杨涟,千年之下,终究不朽(生前事)——致敬明史中那些熠熠闪光,必将永垂青史的人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