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学位服说到中国人姓名的英文译法

从学位服说到中国人姓名的英文译法

黄立剑

此时正是毕业季,全国各高校陆续举行毕业典礼。师生都穿上学位服拍照留念。很多年以来,年年如此,也未见有什么不妥。
今年忽然不一样了,先是有个教授坚决不穿那洋式的礼服出席典礼,紧接着各种戏码风起云涌,有穿汉服列阵的,有穿旗袍排队的,有穿状元袍游街的,仿佛民族由此就自信起来了。

以上图片来自网络


且不说洋礼服和中国古装哪个更好看,只说当初开始引进实行学位制的时候,怎么就非要连人家的衣服也要照搬,自己设计一套来穿不行么?又不难!照理也不会有哪个洋大人一定不许吧?一开始连套衣服都不敢自己做,要穿人家的,后来又自己说伤自尊了,费这么大力气来反对。这多少显得有点多事。
按说呢,这么多人开始觉醒,来热爱自己的传统文化,应该也不是坏事。可是一说反对西式,就全都把戏袍穿上身,这又实在太没创造性,甚至我觉得都有点孩子气了。到底是现代教育嘛!真要较真起来,咱们祖宗穿上状元袍骑马游街的时候,女子都不让上学呢!如今这么多女同学,让她们穿什么衣服来毕业,都于古礼不合,这又怎么解?!全国那么多开设服装设计的高校,不妨思考一下,怎么结合传统文化和现代教育理念,设计一套学位服给同学们穿一穿。哪怕像前些年奥运会那样,在火炬上印祥云,把奖牌做成金镶玉,这样既融入了传统元素,造型又不失现代。显得也用心些!且看明年有没有哪个学服装设计专业的毕业生,能把这当毕业设计,岂不是好?
联想起我们对洋文化的态度问题,我一直还有一个疑惑未解,就是同胞姓名的英文译法。据说因为英国人和美国人的习俗,是名在前、姓在后的,所以我们在翻译中国人姓名的时候,也要因循他们这一习俗,译成名在前、姓在后。张三要译作San Zhang,李四要译作Si Li,孙马克要译作Mark Sun,否则就恐怕不便于外国友人理解,不利于我们和国际接轨。然后,城市各种标识牌,上面一行大的汉字,下面一定要有一排英文,以防世界各地来的外国友人看不懂。很多年来,我们这样贴心地照顾外国人,也未见有人说这样有什么不妥。

图片来自网络

今年也忽然不一样了。据说北京的标识牌把那一排英文去掉了,改作汉字的汉语拼音。好在英美人的发音,拼读起这个汉语拼音来,大约也跟音译的街道名差不多少,应该还不至于影响外国友人认道。倒是这中国人自己的名字,似乎是时候不必为他们考虑得那么周全了。交流多了,就像我们会知道他们名在前、姓在后一样,想必他们也会知道我们是姓在前、名在后的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易烊千玺、关晓彤在世卫总部发表英语主题演讲
100年前,外国友人在中国留下的彩色照片
中国驾照一直未被发现的3大漏洞,被外国人指出,太没面子了
这几位外国友人用这种形式演唱《我爱你中国》好听到爆!
外国友人拍摄50年前的中国农村,墙上的标语都很熟悉
“中国城市”让外国友人直呼:它们的繁忙超乎我想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