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阿渡:传统手工艺之打铁匠
userphoto

2023.08.03 湖南

关注

       打铁匠,我只在电视上看过。要去定制几把竹篾刀,昨天由伯父带着,到石鼓镇竹叶塘专门打刀的师傅家,终于见到了打铁匠。

       提到人生三苦,从职业上来讲,不外乎是:打铁,撑船,磨豆腐。而打铁,需日夜在炼炉旁忍受炙烧之苦,尤其到了三伏天,那感觉——只能啧啧两声,剩下的空白,你去填吧。所以,打铁被认为是三苦之最。

       这种工艺,现在渐渐零落了。伯父说,往前推三四十年,那时打铁可真是个热门,农具工具生活用品,大到拖拉机、犁、耙、锄、镰、铲,门窗、刀剪……小到门栓门环铁钉等。哪一个千锤百炼出熔炉?但现在,莲花、巴江、歇马、石鼓一带,也就只有这么一个厉害的铁匠了。


       今天,就跟着我的图文,咱们来领略领略铁匠的火热风采吧。

       一进门,厅堂里堆放着一些条状、块状的废铁,在你我眼中,它们不过是三毛钱一斤的废铁,在铁匠眼中它就是化腐朽为神奇的资本。几台切割机蓄势待发,赤裸裸地彰显着锯断时的威力。

       房屋的后面,有一间简单搭建的杂屋,估计这就是“铁匠铺”吧。

       进屋,屋子右上角放个大火炉,炉上架一抽风箱。风箱一抽,风钻进火炉,炉膛内火苗直蹿。温度呼呼上涨。放铁块、烧铁、移位、锻打。听说以前,锻打至少要两个人,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夹着铁块转动,另一个手抡大锤在师傅指导下,指东打东,奋力捶打。

       大锤锻打出大概形状,就需要小锤出马修整了。左手握钳,夹铁,右手提起小锤,左左右右上上下下千敲百打。到底是打成方圆,还是揍成扁尖,老师傅手里的锤说了算!

       近年来,巴江石鼓一带做竹伞的人家特别多,加之,锻打菜刀、毛镰、锄头等铁器利润空间被压榨得非常少,所以老铁匠现在只打造篾刀了。经他手的篾刀少说也有几百上千把了。现在,他手下的篾刀,把把精品,没有次品,更无返工之说。
 

       打铁可真的好像一支交响曲。呱滴呱滴——风箱抽动,曲子奏响。根据温度需求,那风箱会时缓时急。平缓处若月拥大江,强劲处如大海拍浪,一声一声里都是希望和力量。那灶中的炭火,也随着风箱的节拍上下左右跳跃,在劲风的吹奏中升腾。待铁器热至彤红,铁铗快速夹至大铁墩上,一番“砰砰砰”的大锤上下,一串钉铛声响,一阵汗雨飘下,那铁件便在敲敲打打千锤百炼中,成为匠者的理想器物。


       有时需要,师傅会把铁器放入水槽内,随着“吱啦”一声,一阵白烟倏然飘起,淬火完成。

       当然具体的形状出来以后,就要砂轮来打磨,把一些边边角角去掉,并磨出手握舒适的精细形状出来。

       打铁是男人的事业。没有力量不能打铁,没有胆量不敢打铁,没有吃苦精神不愿打铁。每至红炉生火之时,都是气温高烧,拉一阵风箱,可汗水满头,抡一番铁锤,便会挥汗如注。现在已不要抡几十斤重的大锤了,但是十几斤的小锤轮在手里一轮就是一天也确实需要耗费体力。伯父开玩笑的说,反正三两个人去和铁匠师傅比力气,估计被他一只手就能撂很远。

       俗话说“好马配好鞍,好刀有好刃”,当一把刀具精细成形后,就需要“开锋”了!这个老铁匠的爱人可是一把好手,用一把刀一缕一缕的把刀锋“削”将出来。

       “开锋”之后就是见水磨刀,竹篾匠都知道,磨刀不误砍柴工,不要以为花费个一天时间磨刀是很不可思议的事情,真的要有吹毛断发的锋利,“磨刀”是最重要的环节。

       我们去时,地上已经有八把已经成形的篾刀,但是老铁匠说,这都是很多天以前就预定好的。看来锻刀生意还真不错,据其介绍,他一天能打两三把刀出来,折算出每天的利润是两三百块钱一天,这在农村来讲可能也算是收入蛮高的;但炉边的火热,反复抡锤的酸痛倒非一般人可忍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消失的“打铁匠”
即将失传的手艺——打铁
小时候的铁匠店
浴火而生的绝唱——随铁匠铺一起消逝的手工铁艺
为什么说“打铁还需自身硬”,看完才明白
打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