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阿渡:九八年制砖
userphoto

2023.08.03 湖南

关注


        最近在微信中看到一个自己做砖的视频,引发我关于自家做砖建房的往事。

        那时候正是一九九八年。家里的房子曾借用邻家的一堵墙。他们打算要拆旧屋盖新房,当然,我们家借用的那堵墙,也在被拆之列。那时,家里的房屋也陈旧不堪,爸妈一合计,干脆也趁机建新房算了。计划好,并立马组织实施,为了节省开支,爸爸自己动手从屋旁山边挖土,自己制砖:

        先准备原材料。爸爸每天都会挖一堆土,加水,活成黏度软硬合适的泥巴。准备一些干灰,避免成型的砖泥胚与木板粘到一起。这些灰,可以是烧过的蜂窝煤打碎形成的粉末,可以是草木灰,也可以是其它干燥的土、沙。再准备工具。工作台,工作台上要放砖型的木框模子、备好盛泥砖的板子、备好一个用铁丝弓成的锯子。

        之后,爸爸主要负责做、制,有以下几步:

        1.用锄头把和好的泥巴再拌几下,估摸着要成型几块,一手下去就搬起几块量的泥胚料。

        2.在工作台上把泥摔几次。摔成致密结实,与模子相仿的矩形。

        3.在模子下、模子四侧都撒上些灰。

        4.扶正摆好模子后,捧起矩形泥,拼尽全力猛地朝模子内灌去,这是力气活中带技术性的,技术不娴熟的,连,模子都不一定灌满。爸爸一般是摆两层的模子,这样又不是太累又灌得密实。

        5.抄起锯子,在两层模具间一拉,两块泥砖就差不多分开了。

        6.右手再抄起一块盛泥的板子,往里一兜住。左手迅速把模子翻起,右手把板子塞进去。

        7.起模。即一层层把套着模子的砖头取出。

        妈妈主要负责搬砖、摆放。要选个宽敞空旷之所放砖。为防砖块受潮,必须按砖的宽度在最下层垫上一层烧好的砖或者木板。摆放也有讲究,不能太密,密了怕风干不了,也不能摆太高,怕底层砖受力太大变软而垮塌。一般来讲都是交错着摆,差不多隔一块砖厚的距离。等待太阳一晒,泥土一干,就可放到窑里面去烧制了。有时怕下雨,会给做好的砖,盖上薄膜、或者稻草。

        最烦的就是那一年,不是有时下雨,而是

        经常下雨,

        经常三四点钟被妈妈叫起来一起用薄膜盖砖。

        经常老天一下就是几天,

        经常,制好的泥砖墙因为潮湿而垮塌,

        经常,垮塌的泥砖又被重新活成泥,重新制砖......

        后来好不容易把盖房子的三四万砖制好、晾晒干了。紧接着是盖窑烧砖,砖窑是按照一层砖一层煤矸石的规律摆放,外围则摆放耐烧的土砖,土砖则用铁丝捆扎;因为雨水多,烧窑过程中,爸爸担心窑被浇灭,还冒着被煤气熏的危险去窑顶做防雨处理,那时候常常听说哪里有人冒雨去窑顶,煤气中毒死亡的,想想真不容易、真心冒险。

        那时我读六年级,窑砖烧好要冷却。放学后,我负责到窑上把砖一个一个通过木桥传运下来,妈妈则在下面接砖、负责码放。不过,那砖烧的普遍比较“嫩”,也许与爸爸太俭省,煤层放得太少有关。

        不过,正是烧砖,年少的我才真的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和快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记忆中的泥砖瓦房
60,70年代很火农村老手艺,从泥土到砖坯烧制,现在已消失不见
闽南“土角砖“竟源自几千年前的建筑技术!
山西民居:建筑材料的种类和来源
古建筑的艺术砖雕是在先模子里成型泥胚?还是先烧制再雕刻的?
在农村住过这3种房子的人,还有多少人记得,是怎么建的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