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山西行4 五台山--驻锡在群峰中的文殊道场
userphoto

2023.08.03 天津

关注

                    五台山

清凉圣境清霄开,

紫府禅林紫气来。

不染一尘洁净地,

同归万善般若台。

   --老戴

五台山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因境内有五峰高耸,峰顶平坦宽阔如台,故称五台山。五台山是我国著名的四大佛教名山圣地之首,也是世界五大佛教圣地之一。

五台山寺庙始建于东汉时期,高僧驻锡名山从这里开始。从北魏开始,经历了大约300年漫长的演变过程,五台山成为一处誉满中外的文殊菩萨道场。唐代是五台山佛教发展的全盛期,五台山的寺庙因“文殊信仰”而繁盛,寺院曾多达360多座。清代,随着藏传佛教传入五台山,出现了各具特色的青、黄二庙,形成了显密共弘、汉藏同兴的佛教文化特色,是中国唯一兼有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的佛教道场。

五台山现有寺庙95座,对外开放有45座。山上白云环寺,山下花团锦簇,寺内铜铃轻波,寺外山峦叠翠。在湛蓝色的天空之下,一座座高低不同的白塔寺庙,一丛丛掩映在葱翠山林之中的红墙金顶,不由地让人有了“五台归来不看庙”的感叹。

2019年8月下旬,我们从山西大同乘火车至山西省府太原市。早几日在网上预订了“五台山一日游”。那天早晨6:30,按要求到太原火车站附近与团友们集合。经过约3小时的全程高速,乘坐的旅游大巴抵达五台山风景区的游客服务中心。

游客们先进入服务中心大厅,经安检和验票后进入景区,再坐上大巴,继续行驶约30分钟后,停在了五台山景区公交车的中心区站。

下车后,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五台山标志性建筑大白塔。这里是五台山的中心区域,因地处五台山五座山峰的怀抱之中,故名“台怀”。

整个台怀,寺院鳞次栉比,错落有致;殿宇古朴辉煌,巍峨壮观,是五台山寺庙集群区。五台山的寺庙,有一半以上集中在台怀镇。借用《五台山》一张照片,以展示台怀部分寺庙群。

旅游团参观礼佛的第一站是五爷庙。五爷庙紧邻塔院寺大白塔,处东南隅。走在台怀街上,第一间庙门即是五爷庙的。

五爷庙,又称万佛阁,创建于明代,清代重修,是塔院寺的属庙。因大殿内藏有万尊泥塑贴金小佛像,所以称为万佛阁。

清康熙年间,在万佛阁院中建了一座龙王殿,供奉五龙王以祈雨,万佛阁亦俗称五爷庙。据传,五爷庙是五台山许愿最灵、香火旺盛的寺庙。来这里的游客和香客们许下心愿,祈福平安。

旅游团参观礼佛的第二站是塔院寺。这里是五台山核心区域。塔院寺原是显通寺的塔院,明代重修舍利塔时独立为寺,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神宗赐额“大塔院寺”。塔院寺以舍利塔为主,在青山绿丛花团的簇拥中,高耸的白塔格外醒目。塔院寺是五台山五大禅处和十大青庙之一。

塔院寺大白塔是五台山的标志,塔高56.37米,是全国最高的喇嘛式塔。大白塔本名“释迦文佛舍利宝塔”,建于元大德五年(1301年),由尼泊尔著名匠师阿尼哥设计建造。明万历九年重建。塔顶部是4.52米高的风磨铜宝瓶,顶下覆盖一铜盘,铜盘上挂一圈风铃,共有252枚。风吹铃响,意境悠远。在台怀的任何一个角落几乎都能见到大白塔的身影。

走进塔院寺,寺前有木牌坊三间,高大雅致,为明万历年间所建。上书“清凉胜境”。穿过清凉胜境牌坊,登台阶进山门。

塔院寺天王殿,是该寺中轴线上的第一大殿。正面门楣上方悬匾一块,上书“敕建护国大塔院寺”八个鎏金大字。

大白塔前的大慈延寿宝殿。此殿为祈愿万历皇帝的母亲慈圣皇太后李氏延年益寿而建,故名“大慈延寿宝殿”。殿内依然遵循大雄宝殿的基本格局,正中佛龛供奉释迦牟尼,左边是文殊菩萨,右边是普贤菩萨。

大白塔的塔基四角建有四个亭子,里面置有大的转经筒。

大白塔下,有围廊环绕塔基一周,围廊里置放着120个转经筒。每一个转经筒上都有“唵、嘛、呢、叭、咪、吽”六字箴言。凡到五台山塔院寺大白塔瞻礼的游客,都会用右手转转经筒,这样就可以获得平安、如意、吉祥。

塔院寺的大藏经阁,在大白塔之后。阁内有一座八角形,高12米,有32层经架,能转动的“华藏世界转轮藏”。经架下部木格中置有小佛像,上部伸入二层楼内,放有经卷。

五台山共有两块木刻乾隆诗匾,其中一块就悬于塔院寺大藏经阁檐下。此木匾雕刻了乾隆皇帝于1792年 (乾隆五十七年)第6次巡礼塔院寺时所写七言绝句一首:“两塔今惟一尚存,既成必坏有名言。如寻舍利及发丝,未说文殊与世尊。”

旅游团参观礼佛的第三站是罗睺寺。团友们在罗睺寺的牌坊前集合,入寺参观。

进入牌坊,绕围墙一周,来到罗睺寺的山门。罗睺寺也处于台怀的中心地带,距离塔院寺不远,寺内可见大白塔。罗睺寺初建于唐代,明弘治年间重修。清康熙年间(1705年)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建,并由青庙改为黄庙,名字也由“落佛寺”改为“罗睺寺 ”。罗睺寺是五台山保存完好的十大黄庙之一和五大禅寺之一。

罗睺寺内的文殊塔和文殊殿。文殊塔为藏式砖塔,高7.5米。塔腹雕有文殊像,故名为文殊塔。文殊殿里有骑狮文殊菩萨像,因面部呈乳白色,故名白文殊。

罗睺寺内还有天王殿、观音殿、本尊殿、大雄宝殿等等,但寺院最后的大藏经楼里的开花现佛殿最为有名。“开花见佛”是一个木构装置,设在藏经楼的中央。殿中的莲花台是一个转盘,转盘内侧安装了四方佛、二十四诸天和十八罗汉画,中央有木质花瓣。当花瓣开放时,背对背、面朝外的四尊佛像便会显现出来。“开花见佛”之名,由此得来。

从这里走出罗睺寺,眺望五台山群峰林海,令人心旷神怡。

团友们跟随导游去台怀镇午餐,享用五台山特色餐食,佛国素斋。步行不足15分钟,目光所及之处,尽显翠林掩映之下的佛塔红墙。

旅游团参观礼佛的最后一站是殊像寺。这里是进入殊像寺的门楼,外侧额上书有“殊像寺”。内侧门额的“瑞相天然”四字,是清康熙帝1689年朝拜殊像寺时,为殊像寺文殊塑像的御题。

殊像寺始建于元代,明代弘治年间和万历年间重修,与显通寺、塔院寺、菩萨顶、罗睺寺并称五台山五大禅处,又为青庙十大寺之一,殊像寺是专门供奉文殊菩萨的寺庙。

殊像寺内最著名的建筑是大文殊殿,现存殿宇为明弘治二年(1489年)修建,是五台山台怀中心区最大的殿宇。大文殊殿正中佛台上供奉的文殊骑狻猊塑像,通高达9.87米,是五台山所有寺庙中最高大的一尊文殊菩萨像。(狻猊,传说中是一种类似狮子的猛兽。)

五台山,驻锡在群峰中的文殊道场,是为世人祈福的佛教圣地。五台山佛寺众多,一座有一座的特点,一座有一座的历史,每座寺院都建有文殊殿,都有文殊菩萨塑像,且形象多而不同。传说,文殊是一位历史人物,在释迦牟尼成佛前,文殊曾是释迦牟尼的老师。释迦牟尼成佛后,文殊遵从佛教中“一佛出世,众佛扶持”的精神,做了佛祖的左胁侍。文殊专司智慧,居于诸菩萨的上首。“文殊”是“文殊师利”的略称,是梵语的音译。

对我们普通游客来说,不可能对每一座寺院都有所了解。能走几座寺庙,亲身体验一下佛家教义的哲理深奥,感受一下佛教历史的悠久绵长,领略一下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来一趟五台山就不虚此行了。

(写于2020年10月20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五一小长假,我哪儿都不去,就留在五台山,三天都不够玩儿
【山西导游词典攻略】四大佛教名山,文殊菩萨道场五台山攻略,非常详细!
五台山显通寺、塔院寺、菩萨顶、罗睺寺、五爷庙
五台山究竟有什么特别,每年那么多人前往
五台山寺庙上百座,哪座人气最高?听名字甚为低调
五台山到底有着什么魅力?吸引人们不断去朝拜,你知道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