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卷一 道原,卷二 精诚

非谓圣人更能改作,但俛察人事,上法天时,中察人情,俾慝不作,以至太平者也。

老子曰:有物混成,凝湛常存,故言有物。

大丈夫乘天地之正,御阴阳之运,行无尽之域,游无穷之道,岂不盛也?

老子曰:大丈夫能体道者。恬然无思,惔然无虑。与道周旋,岂烦思虑。以天为盖,以地为车,以四时为马,以阴阳为御。

虚无者道之舍也,舍者,居也。平易者道之素也,素者,质也。清静者道之鉴也,鉴者,明也。柔弱者道之用也,用者,通也。反者道之常也,俗用有为,道用无为。柔者道之刚也,弱者道之强也,积柔以成刚,积弱以成强。纯粹素朴者道之干也。虚者中无载也,平者心无累也,嗜欲不载虚之至也,无所好憎平之至也,一而不变静之至也,不与物杂粹之至也,不忧不乐德之至也。解五义也。

五藏宁,思虑平,筋骨劲强,耳目聪明。皆守中所致也。大道坦坦,去身不远,求之远者,往而复返。徒涉远而迷津,不知近而求诸己也。

老子曰:圣人忘乎治人,而在乎自理,贵忘乎势位,而在乎自得,自得即天下得我矣。

夫道者,陶冶万物,终始无形,寂然不动,大通混冥,夫道寂寥,洪炉埏埴,始於无象。中而有物,终於无形。孰知其极,在乎混冥,莫知神灵者也。

真人体之以虚无、平易、清净、柔弱、纯粹素朴,不与物杂,至德天地之道,故谓之真人。体同虚无,德合天地,故曰真人。真人者,知大己而小天下,贵治身而贱治人,以人观之,则天下为大矣;以道观之,则天下为小矣;自远观之,则治人贱矣;以近观之,则治身贵矣。不以物滑和,不以欲乱情,心非物动,情岂欲乱。

怀天道,包天心,嘘吸阴阳,吐故纳新,与阴俱闭,与阳俱开,与刚柔卷舒,与阴阳俯仰,与天同心,与道同体。嘘吸顺理,卷舒有宜,动静有节,屈伸从时也。无所乐,无所苦,无所喜,无所怒,万物玄同,无非无是。

忧乐不挂於心,喜怒不形於色,触事即真,故曰玄同者也。

夫形伤乎寒暑燥湿之虐者,形究而神杜;神伤於喜怒思虑之患者,神尽而形有余。寒暑燥於外,喜怒作於内。精神将逝,余形虽存。其能久乎?故真人用心复性,依神相扶,而得终始,是以其寝不梦,觉而无忧。真人知阴阳害正,去偏正之情,养恬漠之性,故得形神相持,忧梦不入也。

孔子问道,老子曰:正汝形,一汝视,天和将至;一形正则四体皆端,一心平则群邪不忤,一其见则所遇皆真,绝诸虑则天和自至也。

所谓无形之形,无心之心,不可以状貌诰,不可以处所寻。荡荡焉非可谟,度而得其唯四达,能无知乎?是谓实知也。

老子曰:夫事生者应变而动,变生於时,知时者无常之行。事来必应,变适於时,所贵知机,岂有常行。

书者言之所生也,言出於智,智者不知,非常道也。

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物而动,性之欲也;物至而应,智之动也。智与物接,而好憎生焉,好憎成形而智出於外,不能反己而天理灭矣。性静而欲动,物感而害随。是智以生孽,欲以乱真,好憎是生,损益斯起,不能反照真性,以至灭身。

老子曰:夫人从欲失性,动未尝正也,以治国则乱,以治身则秽。

人性本平,害在嗜欲。能遗物反己,其唯圣人也。是故圣人不以智役物,不以欲滑和,其为乐不忻忻,其於忧不惋惋。

无形而有形生焉,无声而五音呜焉,无味而五味形焉,无色而五色成焉,故有生於无,实生於虚。音之数不过五,五音之变不可胜听也;味之数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尝也;色之数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夫形声色味,皆无自而有。

道通为一,万物蕃昌也。故一之理施於四海,无所不同。一之碬察於天地,明得一之人,知天地造化之本,万物之性情也。其全也敦兮其若朴,外愚於人。其散也浑兮其若浊。迹晦於俗。浊而徐清,冲而徐盈,浊而能清,虚而能盈。澹然若大,海漠然无涯。泛兮若浮云,飘然何适?若无而有,若亡而存。非无非有,能存能亡,自若朴已下比。体道之人,能若是者也。

老子曰:万物之总,皆阅一孔,百事之根,皆出一门。万物万事,皆出众妙之门。

夫喜怒者道之邪也,忧悲者德之失也,好憎者心之过也,嗜欲者生之累也。此八者大丈夫之不处也。人大怒破阴,大喜坠阳,薄气发暗,惊怖为狂,忧悲焦心,疾乃成积,人能除此五者,即合於神明。此五者,修身之至诚。人能知飞金炼石以祈久寿,而不能节欲平和以全天性,且喜怒妄作,乐石奚?救若审得其理,自合神明矣。

刺之不伤,斩之不断,灼之不熏,绰约流循而不可靡散,利贯金石强沦天下,有余不足任天下取与,禀受万物而无所先后,无私无公与天地洪同,是谓至德。夫水所以能成其至德者,以其绰约润滑也。故曰: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於无间。

水者,五行之长,以其得一,故道济天下,德合万类,仁迨草木,义坚金石,信合四时,智出无穷。故柔不可断,刚不可折,动则有威,强而无敌。散为雨露,积为泉原。用之不匮,施之无边。污之不垢,洁而自全。旷哉水德与道合焉。

夫无形者物之太祖,无音者类之大宗。夫万物生於无形,五音起於无声。故至无者,不生而能生,故无者为物之祖宗。真人者通於灵府,与造化者为人,执玄德於心,而化驰如神。是故不道之道,芒乎大哉。未发号施令而移风易俗,其唯心行也。万物有所生而独如其根,百事有所出而独守其门,故能穷无穷、极无极,照物而不眩,响应而不知。内得一心,外通万有

老子曰:得道者志弱而事强,心虚而应当。志弱者柔毳安静,藏於不取,行於不能,澹然无为,动不失时,得者,谓无为。

日回月周,时不与人游。谓去速也。故圣人不贵尺之璧,而贵寸之阴,时难得而易失,故圣人随时而举事,因资而立功,圣人不重积其宝,而贵全於道。惜光阴不驻,时运难遭,举事成功,不可失也。守清道,拘雌节,因循而应变,常后而不先,柔弱以静,安徐以定,功大靡坚,不能与争也。故体清静,守雌弱,攻天下之强者,其时不争乎。

听失於非誉,惑於好憎。目淫於彩色,礼亶不足以放爱,诚心可以怀远。言礼不足以防闲,唯心可以照微也。故兵莫憯乎志镆铘为下

是以圣人执道虚静微妙,以成其德。忘机即照。故有道即有德,有德即有功,有功即有名,有名即复归於道,道德既修,功名自有。有非我有,有自有耳。不知谁有,复归乎道。

古者民童蒙,言虽成立,犹若童子。不知东西,无分别也。貌不离情,天和顺也。言不出行,行出无容,动与道合,言而不文。尚质也。其衣暖而无采,不增华饰。其兵钝而无刃,不治凶器。行蹎蹎,详徐之貌。视瞑瞑。音绵。若婴儿之视也。凿井而饮,耕田而食,衣食之外,余无所求。不布施,不求德,高下不相倾,长短不相形。外不求报,内不祈德,潜符道真,暗合天理。风齐於俗可随也,事周於能易为也。令不施而俗自整,人无欲而事自简也。

精者,明也。诚者,信也。诚者天之性也,精者人之明也。诚以志之,明以辩之。非天下至诚,安能尽人物之性,合天地之德?故曰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斯之谓也。

老子曰:天致其高,地致其厚,日月照,列星朗,阴阳和,非有为焉。无为所致,非有欲也。

夫道者藏精於内,栖神於心,静漠恬啖,悦穆胸中,廓然无形,寂然无声。言圣人怀天心,施德养道,内韫精神,外无人物,都无兆眹,岂有形声。

圣人体道,育物,唯德动天。内发於心,上应於天,故龙凤翔集,河海清澄,非无清诚,曷能至此?

夫神明正直,岂容巧伪?非诚心莫应,况强力能通哉。故大人与天地合德,与日月合明,与鬼神合灵,与四时合信。唯大圣为能体至道,合天心,故德无不傋,明无不烛,灵不虚应,信不逾时,有能与斯,可谓大哉。

老子曰:夫人道者全性保真,不亏其身,夫人识道体,合天理,在物无害,於身不亏也。遭急迫难,精通乎天。诚至无违。

道者,法天象地,含阴吐阳,分布五材,包罗万品,独运陶钧之上,周行造化之表,未尝有生,孰云其死?

老子曰:夫道之与德,若韦之与革,远之即近,近之即疏,稽之不得,察之不虚。夫韦革为鼓,击之则应,道德资身,用之则行。声应莫穷,神化无极。是考之不得,察之不虚也。是故圣人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万物而不伤,其心若镜,所鉴无遗。

夫抱道含和,忘形遗累,如饮醇酎,甘乐其中,混然而同,可谓大道者也。此假不用能成其用也。此谓悟道以无生,如因醉以忘形也。

老子曰:昔黄帝之治天下,调日月之行,治阴阳之气,节四时之度,正律历之数,别男女,明上下,使强不掩弱。众不暴寡,民保命而不夭,岁时熟而不凶,百官正而无私,上下调而无尤,法令明而不暗,辅佐公而不阿,田者让畔,道不拾遗,市不预贾,故於此时日月星辰不失其行,风雨时节,五谷丰昌,凤凰翔於庭,麒麟游於郊。此黄帝以道治天下,德化如是。

老子曰:天不定,日月无所载,地不定,草木无所立,身不宁,是非无所形。

闭九窍,藏志意,弃聪明,反无识,芒然仿佯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事之际,含阴吐阳而与万物同和者,德也。

老子曰:神越者言华,德荡者行伪,至精芒乎中,而言行观乎外,此不免以身役物也。内溢至精,外生华藻,心役於事,身宁免害。精有愁尽而行无穷极,所守不定而外淫於世俗之风。内守不定则绝境致泥,外驰不息则常苦风波。是故圣人内修道术,而不外饰仁义,知九窍四肢之宜,而游乎精神之和,此圣人之游也。圣人内守真旨,外应物宜,故得精神之和,而游乎无穷者也。

老子曰:若夫圣人之游也,即动乎至虚,游心乎大无,驰於方外,行於无门,听於无声,视於无形,不拘於世,不系於俗。夫动乎至虚,则无所不通。游乎太无,则无所不有。何门户之拘制,岂视听之滑昏哉?

夫人拘於世俗,必形击而神泄,故不免於累。未有居荣显不役精神,既受其禄,必忧其事也。使我可拘系者,必其命有在外者矣。既受羁系,则命不在我也。

老子曰:人主之思,神不驰於胸中,智不出於四域,怀其仁诚之心,甘雨以时,五谷蕃殖,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月省时考,终岁献贡。

老子曰:冬日之阳,夏日之阴,物归之而莫之使极,自然至精之感,弗召自来,不去而往,窈窈冥冥,不知所为者而功自成。

故圣人精诚别於内,好憎明於外,出言以副情,发号以明指。内无偏僻,外绝爱憎,言出响应,令出风行。

故君子理人,犹如射也,发矢之际,期於中的,及其至垛,以县寻文所。毫厘之差,天地县隔。

老子曰:悬法设赏而不能移风易俗者,诚心不抱也。法不可以禁民,唯至德可以易俗也。故听其音则知其风,观其乐即知其俗,见其俗即知其化。审音以知乐,审乐以知政,观政以知俗,观俗以知化。

老子曰:大道无为,无为即无有,无有者不居也,不居者即处无形,无形者不动,不动者无言也,无言者即静而无声无形,无声无形者,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是谓微妙,是谓至神,绵绵若存,是谓天地之根。

故至人之治,含德抱道,推诚乐施,无穷之智,寝说而不言,天下莫知贵其不言者。

老子曰:心之精者,可以神化而不可说道,其神化者,不可说以非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子经典语录
3-通玄真经缵义卷之二
文子卷二 精诚
河上公老子道德经章句 上
浅谈对老子的道的理解和分析
《审度【老子道德经】之全译 》 ---8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