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话说谏官周怡27】读易经 究心学

【话说谏官周怡27】

甲辰

读易经 究心学

周怡有着“平生铁石作肠肝”的气节,虽身处“沟壑已甘为塟地”的幽室时光,也正是他“克已慎于独”的时机,更是他一生中进行大量诗歌创作的时光。而这诗歌的时光,是“相资丽泽不妨多”的,有很多是在三位君子之间相互唱和的。

1.

“先生在狱,与杨刘二公,共讲心性之学,发圣贤之奥旨,道益深造。无事则赋诗往来,积而成集。后小子达可,按察江右,彚集付梓,颜曰《三忠文选》。请友人邹南阜为之序,皆狱中作也。”(《周恭节公年谱》)

《用韵请益杨刘二公》(《周恭节公全集》诗录卷八)

未发求中发自和,相资丽泽不妨多。詠公引咎惜阴句,深愧无能挽鲁戈。责善杨公真谅心,虚咸夫子岂声音。古人友道萧条尽,莫讶迂狂感慨深。

《用晴翁韵三首》(《周恭节公全集》诗录卷八)

天时人事近如何,日见江河变转多。滚滚不堪流汜滥,凭谁砥柱障颓波。

主翁根脚定如何,渐觉艰难得力多。空寂源头无滴水,黑风捲地不扬波。

平生铁石作肠肝,未许寻常儿女探。沟壑已甘为塟地,肯从饥渴说艰难。

《小除夕次韵答晴川翁四首》(《周恭节公全集》诗录卷四)

灵台宿姤氛,奋志期净扫。壮年忽已阻,回头苦不早。良田种黄茂,覃耜茀丰草。嗟予终未能,曷敢祈神保。

圣功本一贯,细微及洒扫。克已慎于独,知几辩在早。孤操涧畔松,翠色窗前草。上帝日鉴兹,无斁庶亦保。

满眼纷世尘,拥彗思清扫。昏迷罪已深,怨艾悔未早。良上见瞿瞿,劳人忧草草。何以简帝心,稽首歌天保。

年夜妇叹室,穷室徒洒扫。患难无日月,归期何迟早。三阳永春晖,百岁荣萱草。神天如降临,唯此祈康保。

02.

周怡在狱中,研究《易经》,“易观二五只求中”是周怡对《易经》中爻卦的理解。对于“千年易学”,他认为能“究七分”,就是很高深的学问了。在《周恭节公全集》尺赎卷三中,收录有《易丰之上六》《易晋之初六六二》《复卦》《贲卦》《遯卦》《讼卦》《睽卦》《井卦》《同人卦》。

人生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勿欺幼所学,先忧古何人。”永远也不要忘记学习,即使在身囚牢狱之中,也要向往“吁嗟幽谷兰,飘风递余芬”的崇高品德。

克己修身,克制和约束自己,克制私欲私心,战胜自己的“克已工夫”是最难的。严格要求自己,严以律己之“克己”,是孔子倡导的一种道德修养方法。孔子认为“克己”是实行“忠恕之道”的先决条件,也是爱人的先决条件。周怡认为,应该“兢兢朝夕严忧扬,战战渊冰日履临。”他在教导刘晴川的儿子所言也同样提到,在“义利”面前,要“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斛山在狱,撰《周易辨录》,与二人旦夕,告以贞艰䀲默,故其时履险如夷,论者遂以为天故设禁园,聚此三人。如鸡鸣风雨共砥砺,可不谓异哉?”(《周恭节公年谱》)

《次晴川韵二首》(《周恭节公全集》诗录卷八)

易观二五只求中,中贵时中迹不同。忧患和平非二义,涕泥嗟若见衣融。

我是人非终有我,我非人是岂无私。是非两置无人已,惟有主人翁得知。

《简晴翁》(《周恭节公全集》诗录卷八)

一卷尚书传汉狱,千年易学见周文。臯比好向秋风拥,愿请先生究七分。

《次斛山韵二首》(《周恭节公全集》诗录卷五)

克已工夫问只今,廓然洒落此胸襟。兢兢朝夕严忧扬,战战渊冰日履临。真妄两端昭独见,圣狂一念决危心。本来面目还无隐,忽后瞻前莫浪寻。

直道难容匪自今,贾生痛哭涕霑襟。民碞岋岋方危殆,天视瞢梦不鉴临。桎梏两年援溺手,焦劳一疏救焚心。驰驱范我寍无获,肯枉区区欲直寻。

《狱中同杨刘二君言志》(《周恭节公全集》诗录卷二)

勿欺幼所学,先忧古何人。可以报明主,敢不致微身。杀身非所惜,报主义未伸。驰驱纵不获,诡道羞仲婴。白日甚昭昭,庶几照此心。吁嗟幽谷兰,飘风递余芬。郁彼灌木阴,交交黄鸟鸣。

03.

嘉靖二十三年是甲辰年,周怡四十岁,在狱中读《理学要言》后,感受其“心学精微”,“为家庭蒙养之训。”他认为“圣人没而微言绝,百家兴而理学塞。迨宋程朱诸先生,作倡明绝学,究心性命之理,上接孔孟之传,微言雅训,皆本之身心所得,践履所经,字字菽梁,言言药石也,非可以迂要而去取之。”还作有后语于书后。他还给刘晴川十五岁的长子年作学说,并赠他字为“以时”。

“又晴川家居,有《宋理学名臣录百咏》,为养蒙书,先生见之,谓此书不第可养蒙,题于其后,以志不忘。又尝作学说,勗晴川冢子,冢子名年,斛山赠之字,曰'以时’。”(《周恭节公年谱》)

《甲辰读晴翁理学百詠书后》(《周恭节公全集》文录卷九)

晴川先生读《宋理学名臣录》,神会心得,发于吟咏,遂成百咏。且曰:“为家庭蒙养之训。”

余得而读之,不出数言,而前贤事实,昭然该备,不加数字,而心学精微,躍如活沷,中间表章,微显画一是非。诚足为考先正,俟来哲之公案。岂曰:“养蒙已哉。”虽然养蒙固作圣之的也,先生亦既自在矣,趋庭诸彦,退而学诗,其知为二南基本矣乎?

凡观是编,有得于濂溪之光风霁月,明道之玉色金声。则于先生,坎孚困亨,已见大槩,亦可与言诗也已。

《理学要言后语》(《周恭节公全集》文录卷九)

余少也多疾,复不知自爱,既懼罪损骨耗血,益伐天和。始喜阅素难诸书,思摄生焉。然而目瞀齿豁,风痹拘攣,时时作苦,检服诸方,亦时获小效,病根莫断也。

或曰:“子之療也后已,子欲祛诸病,莫若培子之元气,凝子之元神,至和融液元精贞固,病可勿药,自愈也。”余然其言,而从事焉,亦有年矣,卒莫效也。盖既老矣,神气衰而难复方,书废而不阅,病日益惫,悔无及已。

乃今于黄公辑《理学要言》而深有感焉。圣人没而微言绝,百家兴而理学塞。迨宋程朱诸先生,作倡明绝学,究心性命之理,上接孔孟之传,微言雅训,皆本之身心所得,践履所经,字字菽梁,言言药石也,非可以迂要而去取之。公博通诸家,久而有得,乃辑其切于身心者,编录数卷,以时玩习自得益,又欲公之于人,人其用意良厚。

余得览观,开卷有益,诚时时玩习,循其言而警省焉。则知究性命之奥,探中和之妙,审语默之宜,严取予之介,谨念虑之微,慎起居之节,其于心疾,不有瘳乎?谓之曰:“要言,盖自其所得见之也。”自是逆流而求其源因末而见其本,明物察伦,希贤入圣,有志于学程朱者,此书非门径乎?此以道贵书者言也。

若止以言语求之,则昔人以《六经》为注脚而书,为古人之糟粕,非善用方书療心疾者,而辑书者之意,荒已士释褐,而从仕服官政薄书期会,夙夜纷纠,寝食靡遑也,而有余力及此难矣哉。书成谓余宜识之,谨书于末简。

《书晴川长子年学说》(《周恭节公全集》文录卷五)

晴川先生命予说学相厥冢子年,学以学圣,必先辨志,辨志盖何辨乎义利,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出义入利,斯为细人。

年也可畏,志趣不群,十五志学圣训,勉勉尊翁模范,其则不远嗟!

予暴弃四十,见恶斯不足畏斯可懼,夫窃比忠告不识可乎?

01

书籍 

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读书,使人进步

1993年在黄山国家森林公园太平湖景区大门工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020341 清娟盲派命理 第三章 十二地支 第四节 十二地支生克制化一、地支的阴阳
梁湘润子平概论:实务批命
中医的「中」到底指什么,这下终于讲明白了!
欣赏-唐-李翰---【蒙求--56】
囊括李商隐平生的六首诗,化解了人生的苦难
中国谋略大师《诸葛亮兵法》卷三·文集-51-【作匕首教】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