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左难当与猷州〖八〗

左难当与猷州〖八〗

柏山白龟城

白龟城,属于泾县的古迹,在泾县东北二十里的柏山下。《舆地纪胜》亦有载,《大清一统志》言为左难当所筑。《江南通志》载为左难当筑此城,是为了抵抗辅公祏,还记载了城名的来历。当时正值夏季,天气潮湿而闷热,天空突降大雪,有白龟爬出,左难当便随白龟在雪中周行的印迹而筑的城,便称为“白龟城”。

洪亮吉还引用了钱人麟在《泾县志》中的记载,柏山前的大溪岸边有石垒,有很多洞穴,石垒中有一块二三丈的巨石“昂起如龟,头足毕具”。大溪下的潭名叫“龟潭”,再者柏山是经白龟岭而来的。因此,钱人麟认为是当时左难当依山设险或以“白龟岭”的名称而来给白龟城命名的。还言到旧志上所说的“祝雪、印雪、溽暑大雪”等说法,诞妄未可信。还谈到宣城未建之前,占卜选址于此,工地上有一个做工的,在插石时,无意中插破了白龟的头,流血满溪,就把这个港湾称作“红子港”,这个滩称为“赤滩”,也就是现在泾县的赤滩。从赤滩到宛水鳌峰这一段被定为宣州治所,因此宣州又名“白龟城”。钱人麟认为这传说有些荒诞。

嘉庆《泾县志》(卷十一·古迹)载:

“白龟城,在县东北二十里柏山下。

白龟城,在泾县东北「舆地纪胜」。

白龟城,在泾县东北柏山下。隋末左难当欲筑城拒祏,会溽暑大雪,有白龟印雪周行,随迹筑城,故名「江南通志」。

白龟城,在县东北柏山,隋末左难当所筑「本朝一统志」。

柏山,前临大溪,高数十丈,岸有石垒,横亘二三十丈,上皆窽竅,中一巨石,约二三丈,昂起如龟,头足毕具。今山下故城遗址犹存。其下潭名龟潭,又山经白龟岭而来。当时依山设险或以此命名。如旧志祝雪、印雪、溽暑大雪等说,诞妄未可信。又载昔宣城未建,卜基此地,偶役者插石而破白龟之首,流血满溪,遂名港为'红子港’,滩曰'赤滩’。至宛水而止,定为州基,故宣城曰'白龟城’,语亦荒诞「钱志」”

《舆地记胜》对于泾县柏山的介绍中,记载了柏山下有两个龟穴,穴前的巨石,平坦得像磨刀石一样。民间说此处从前有白龟从此石穴出来,爬到了宣城便停下来了,遇到了月夜,还能看到隐隐约约的龟纹。

清代郑相如和钱人麟所编的乾隆《泾县志》中,都同样记载了柏山是唐刺史左难当保障泾县所据处的地方,山下有白龟城的故址和左难当庙。

嘉庆《泾县志》(卷三·山水)载:

“柏山北石山东北。在南陵县北十五里,下有龟穴二,前巨石平如砥。俗云昔白龟自石穴出,至宣城乃止,遇月夜龟纹隐然「舆地记胜」。

按:南陵县距县界仅三十里,此云柏山在南陵县北十五里,即泾县之柏山也。府县志皆云山下有白龟城,故址亦舆王象之所记同。

山在县东北二十五里「一统志」。按:二十五里名作十五里,误衍二字。

唐刺史左难当保障处也。下有白龟城故址,左难当庙在焉「郑志」「钱志」同。”

柏山,位于猷州管辖的泾县境内,是辅公祏围攻猷州城的必经之路,海拔有八十多米,前临青弋江,下有深水潭,岸上横亘的石垒近百米,有很多洞穴,是猷州府城的天然屏障。为抗拒辅公祏的进攻,左难当在此处依山设险建兵营而筑白龟城。

《洪武宣城志》记载:武德初,置南徐州,改猷州,以龟止之所筑城而居之。后为宣城郡,遂尚龟形以筑府城,因目曰“白龟城”。

事实上,关于依龟迹筑城,不是左难当的首创。左难当熟读兵法,见到白龟爬行,自然联想了张仪筑城成都的记载。

成都古称“龟城”,秦相张仪筑成都的传说汉魏时期即有文献记载。西汉扬雄在《蜀王本纪》曾言:

“秦相张公子筑成都城,屡有颓坏。时有龟周旋行走,巫言依龟行迹筑之。既而,城果成。”

晋代乐资所撰《九州志》载:

“益州城初累筑不立,忽有大龟周行旋走,因其行筑之,遂得坚固,故曰龟城。”

《太平御览》(卷九百三十一鳞介部三·龟)亦有载:

“《华阳国志》曰:「秦惠王十二年,张仪司马错破蜀,克之。仪因筑城,城终颓坏。后有一大龟从硎而出,周行旋走。乃依龟行所,筑之乃成。」”

现今成都仍有“龟划关蓉城”的口头传说。

《新唐书·高祖本纪》记载:“(武德六年)三月,苗海潮、梅知岩、左难当降。”也就是说,左难当在武德六年三月就脱离了杜伏威和辅公祏的阵营。同年八月,辅公祏在丹阳称帝反唐,如何抵御辅公祏的进攻,是摆在左难当面前的首要大事了。

张尧文在《重建柏山左王庙碑》中记到左难当领军从“穰溪夜渡柏山”,从猷州城顺泾水而下,把战场前移至柏山,天气反常,由于兵士众多,便用“汪公栅”屯兵于柏山的田畈里,“士皆可挟纩栅栏而居于原坂之间”。

猷州城就曾有汪华屯兵的“汪公栅”,地名还在。“汪公栅在县西。汪公栅在安吴县西。隋大业间汪华拒贼屯此。今地名寨口「钱志」(嘉庆《泾县志》卷十一·古迹)。”

而“汪公栅”,必竟是权宜之计的临时防御设施,柏山战略位置险要,左难当便寻思着如何在柏山“谋筑雉堞以为宁宇”,他夜不能寐且醒,便“率麾下数十骑起行柏山,至潭下有一白龟出石穴,从东南周围西北”。

乌龟的产卵时间,通常集中在每年的四月到八月,它们爬行的路线,通常是来年或常年青弋江泾水岸的水位线上。它们在此产卵,才能保证乌龟的成活率,这是生物进化和适者生存的灵性天性,不是迷信。左难当依据秦相张仪筑龟城的筑城风水理念,把城筑在百年不遇的水位线上,城才会坚固,从而避免了张仪“筑成都城,屡有颓坏”前车之鉴。

左难当依据柏山溪畔乌龟产卵期的爬行痕迹,画定城基,在险要地段,筑极高极长带齿状城堞的城墙,有水的城池和无水的城隍绵延有十里多长。并在城墙上内高建楼台,高架战鼓,以所军威。守城那罴虎般勇士,是被三军所拥戴的;而庆功的“壶浆”,是黎民百姓最舒心奉献的。地利人和,急须着撰写奏章呈上进献,那天意到底如何呢?

左难当所作的《白龟城》,当是在白龟城筑成后所作的诗。诗尾一句,是最耐人寻味的。

白龟城修好了,也是他表明自己的立场和站位决择的关键时刻时候了!急着修表进呈,那进呈给谁呢?李唐天下初定,势不可挡,修表当然不是给宣州总管府杜伏威或辅公祏的,定为越过他们,呈献给大唐朝廷的。俗话说“县官不如现管”“无水解不了近渴”,这是需要极大的勇气和胆识的。弹丸猷州,离大唐势力范围那么远,只有地方势力汪华和梅知岩的散兵游勇可犄角,那是不是江南霸主辅公祏的对手呢?不知天意如何?左难当筑成白龟城后,就是誓与城池同存亡。是秦相张仪筑龟城的传说,坚定了他归顺大唐的信心。可以推测,白龟城是在武德六年三月前,左难当归顺李唐前建成的。

左匡政「史名难当,武德初封戴国公」《白龟城》(《泾县志》卷三十二·词赋)

“城堞千寻险,池隍十里余。楼台侵汉宇,鼓角动郊墟。羆虎三军拥,壶浆万户舒。急须修表进,天意欲何如?”

《泾川左氏宗谱》中,还载有左难当的《山城戒严》(五绝)诗,记录了左难当在山关筑城堡御敌,告知防守不能有疏忽的戒严诗。

《山城戒严》(五绝)左难当(《泾川左氏宗谱》)

“群盗几时息, 山关筑堡初。更阑声不绝, 莫教守防疏。”

泾人胡承谱在《读泾川业书三十四韵》中就写到了左难当。

胡承谱「字韵仲,乾隆壬申举人」《读泾川业书三十四韵》《泾县志》(卷三十二·词赋)有:“泾川三百里,扬波出陵阳。赤乌存三友,白龟印一方。安吴杨白华,猷州左难当。”

泾人赵青藜(1701-1782)曾作有《猷州刺史歌》,歌颂了左难当在武德七年辅公祏叛围猷州时,四郊多筑垒,手提浮鼓登城,一战再战守疆域的英雄事迹。

《猷州刺史歌》赵青藜(嘉庆《宁国府志》卷二十五·艺文志·诗下)

“唐家武德七春秋,辅公祏叛围猷州。是时刺史左难当,手提浮鼓登城楼。一战再战声不绝,净卷妖氛地天豁。守疆域,四郊多垒大夫辱,无能未雨心已促。试问隋大业之中原如鼎沸,何以安堵看逐鹿?不是刺史先得地,大半战场鬼夜哭。我歌兮歌不足拜,公庙柏山麓,门前活水年年流,何似淇泉咏菉竹。”

明代万历泾县令李邦华有《登柏山》,称赞了戴国公左难当婴城、坚军垒、破敌的传奇:

“万木翠森森,风霜雕其美。驾言一出游,登眺兴未已。戴国兹故城,白龟壮遗趾。传闻李唐时,江风煽波起。大将出潼关,铁骑直南指。桀彼一竖夫,闻声魄已褫。刺史左公辈,应檄坚军垒。破敌骤风驰,婴城流水驶。杳茫印雪事,至今供颊齿。吁嗟旧城隍,荒烟白露里。”

明代左难当的后代左镒泾水乘舟望白龟城,有感而咏。

左镒「字应衡,嘉靖壬辰进士《青虹阁诗评》“名衡上追汉魏,下薄三唐。如云门独奏,俗乐哑声。”」《晓发下坊河望白龟故城》《泾县志》(卷三·词赋)

“侵晓驰征骑,乘流望故城。二峰霞外断,一水月中平。桃柳丹青杂,云烟紫翠明。参差多异景,潇散动幽情。牧子驱黄犊,山僧立画屏。衔花元鸟至,逐浪白鸥轻。雉堞犹龟迹,龙门尚骏名。松楸盈旧垅,雨露濯新缨。此去兰宫远,南来梓里荣。无人赋招隐,徒尔负山盟。”

据《新唐书·高祖本纪》和《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唐纪六》记载,辅公祏武德七年攻陷宣州,二月遣兵围猷州,左难当在幕山修筑军垒,在柏山筑白龟城,依靠猷州的地理优势,婴城自守,顽强抵抗辅公祏大军的进攻。等到李大亮的援军到来,内外夹攻,大破辅公祏。 

幕山军垒

泾水自猷州古城东,流向漆林古渡,下赤滩,迳柏山下,迳幕山。水路上,幕山就成了左难当抗敌最前沿的水上门户。

《泾县志》(卷四·水):“...又北迳幕山...又北迳柏山左受洪子港水...又北下赤滩...又北得漆林古渡...又北迳猷州故城东。”

幕山在泾县东北三里,有左难当所筑拒辅公祏的军垒。嘉庆《泾县志》(卷十一·古迹):“幕山军垒在县东北三里。幕山军垒在县东北三里,亦难当拒公祏所筑「江南通志」。”

幕山西有两高峰,与泾县的西边的响山对峙,有如拱卫泾县城的门户。县东又有鼓楼山,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读史方舆纪要》(卷二十八)载:“幕山,县东三里。相传左难当与辅公祏相持于此,故垒尚存。其西有两峰最高,与县西响山对峙,如门户然,为县治拱卫。又县东七里有鼓楼山,前代烽火时,置鼓角楼于此。”

泾县西北两里的孤岭山,是通往池州和安庆的交通要道,上有高岭有汪王庙,可见当时徽州汪华也屯兵于此,同左难当共同抗击辅公祏。嘉庆《泾县志》(卷三·山水)载:“孤岭山在县西北二里,为通池安孔道。上有白云庵,下有法华庵相连,为黄山木马岭山。由孤岭趋西北,曰孤山,高数百仞,有走马垅,又有岭曰高岭,上有汪王庙。”

北宋大臣、文学家、诗人蒋之奇,他曾听信偏见而劾欧阳修被贬为监道州酒税。在宣州过幕溪时,曾作诗缅怀左难当的丰功伟绩。

蒋之奇「字颖叔,宜兴人,熙宁中谪监宣州税务」《幕溪忆左难当》《泾县志》(卷三十一·词赋)

“幕山孤秀幕溪清,玉鑑寒光映翠屏。今古寥寥何可问?难当遗事在图经。”

明代张应泰参观幕山军垒后,称其为南天万里的保障,有“月明剑气岩犹动,云锁兵符石不开”的气势,感叹于左难当的雄才大略。张应泰登幕山,在嘉庆《宁国府志》(卷二十五·艺文志·诗下)题为《幕山示左彦贞》,可见,是左难当后代左彦贞导游的。

张应泰「字大来,万历壬辰进士。《青虹阁诗评》“大来组织,工丽与东井、嵓谭二公,后先辉映。」《幕山军垒》《泾县志》(卷三·词赋)

“万里南天保障哉,指挥如意独登台。月明剑气岩犹动,云锁兵符石不开。已识将门多异种,纵观遗垒叹雄才。怒涛忽送前峰雨,疑是当年钱骑来。”

清初状元公徐元文游泾县时,曾的感叹作诗:“北望柏山,怆情幕垒,念难当之伟绩,夸白龟之奇轨。祠荒兮故址半湮,城芜兮游人无几。徒有笛牧风樵,帆芦航苇,往来乎狸鸟之乡,欸乃乎烟波之里。”

以诗名噪清初诗坛的施闰章,曾同左稚姜同游幕山,叹询幕山军垒。

《同左稚姜游幕山》施闰章「宣城」(嘉庆《宁国府志》卷二十五·艺文志·诗下)

“春送登临眼,山高战伐名。寺门衔极浦,杯底见孤城。古树旌旗色,奔涛铁骑声。凭君询旧垒,指点暮云平。”

清康熙泾县知县萧宸翰曾登幕山,畏慕那“军幕垂四周”的古战场。

萧宸翰「闽县人,进土,康熙泾县知县」《登幕山》(卷三十一·词赋)

“睠兹古猷州,藂薄莽回互。独立一峰秀,烟云尽日布。嵯峨跨苍穹,俊鹘惊难度。其名为幕山,登眺可四顾。于义何取诸,难当大军驻。军幕垂四周,威灵濯濯怖。胜地杰人传,千载起畏慕。著屐出北门,曲折不须渡。虹桥一径入,披榛恣远步。峰转朝光淡,树古盘根固。峭壁扪萝登,绝巘阴寒沍。嵓花近人笑,川禽介客晤。摉奇嫌日短,寻幽探鸟路。上方钟磬发,尘纲顿开悟。仰攀诸天胜,好擬天台赋。”

太平县的龙吟寺  

龙门为左难当的故里,是无疑的。龙门乡入翠村戴家“唐代宣州都督左匡政将军故里”和“唐代宣州都督左匡政故里遗址”题碑,也是有据可依的。2004年,龙门乡开建了“左匡政景区”重建“左将军墓”。

原黄山区档案馆馆长冯中东,是我在太平湖工作时的地方领导,他提供的2008年编《黄山区志》(第三十章·文物胜迹·第一节古遗址古墓葬·二古墓葬)中,准确记载了左难当墓及地方重建的情况:

“左匡政墓 位于新华乡游山松子岭,游山原名猷山。2004年,龙门乡已于入翠村戴家开建'左匡政景区’重建'左将军墓’,此景区与泾县桃花游潭镇接壤。”

乾隆《宁国府志》中,还记载左难当在太平县龙门故居有个“龙吟寺”,寺名取自“有鱼鸣井中”而得名。此井中鱼,即为龙的前身,“鱼跃龙门”即化作龙,这也可能就是“龙门”地名的来历。龙吟寺后废。

北宋元祐年(1086—1094)中,钱塘高僧释子英把龙吟寺迁建于太平县东南四十里的道泰乡,尚书礼部侍郎吕广问曾作有龙吟寺记。吕广问,字仁夫。吕夷简从孙。南宋宣和(1119-1125)间进士。辟主管机宜文字,除集贤殿修撰。历知池州、徽州等地。

龙吟寺在南宋绍兴二十五年(1155),以“兰若庵”请额匾,获得宋高宗赵构的赐名。

嘉庆《宁国府志》(卷十四·营建志·寺观·太平县)载:

“龙吟寺,在县东南四十里,旧在县西北龙门乡。世传左难当故居,有鱼鸣井中,故名。后废。宋元祐中,僧子英徙建于此,遂用其额,侍郎吕广问有记。同上(乾隆《宁国府志》)”

嘉庆《太平县志》(卷之八·寺观)载:“龙吟寺,道泰乡。宋绍兴二十五年请额。”

万历《太平县志》(卷六·明禋志「附:寺观」)载:“龙吟寺 在县治东南四十里,属道泰乡。绍兴二十五年以兰若庵请额。”

道泰乡大致在现在的黄山区三口镇范围内,有志记龙吟寺在“白龙桥龙岭石下”。后附叶秀发和赵汝育的诗各一句。

南宋诗人叶秀发(1161—1230),曾知政和县、休宁县、扬子县、高邮军,他曾路过龙吟寺,并在壁间题诗。从民国《太平县志》叶秀发《题龙吟寺壁》可知,他曾任过太平县令,诗注按也引用了嘉庆《宁国府志》的记载。

《题龙吟寺壁》宋·叶秀发(民国《太平县志》卷十二·艺文)

“晓色明征辔,疏钟忽断林。荒溪穷虎迹,古寺听龙吟。竹影残灯暗,苔痕落叶深。客怀无共说,倚枕压霜砧。

注:叶秀发,太平县令。嘉庆《宁国府志》记有:'龙吟寺,在县东南四十里,旧在县西北龙门乡。世传左难当故居,有鱼鸣井中,故名。宋元祐中,僧子英徙建于此,遂用其额。’”

宋太宗八世孙赵汝育,是理宗宝庆二年(1226)进士,他路过龙吟寺,见龙吟寺壁间叶秀发的题诗,并和韵作诗一首。

《次龙吟寺壁间韵》宋·赵汝育

“解鞍游古寺,夕照满疎林。雨过山如画,风生竹解吟。龙眠秋水静,豹隐暮云深。唤醒游仙梦,数声何处碪。”

从嘉庆《太平县志》(卷之五·秩官)查到叶秀发和赵汝育先后任宋太平县知县事。

隋唐英雄左难当,是“三百里泾川”的保护神,他保家卫国,为大唐守住了一方的安宁。

他是传说中的英雄。

他的丰功伟绩,他的龙者风范,如猷州城和如白龟城一样,虽在历史长河的烟云中乍隐乍现,虽仅存于史料的只纸片言和传说中,但那青山永在常新,那泾水长流不息。

2024年3月23日在太平湖龙门燕岭山棚老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泾县赤滩古镇(上)
泾县王氏的诗歌总集——《王氏诗词辑要》
黄山太平湖——第十六章 文物胜迹
中国县级政权得名全收录(12)
2012高考语文二轮专项练习:附录一 字音(新课标版)3
2019年山西最新地名顺口溜,11地市107县都在这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