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红楼梦判词(三)
晴雯判词在袭人之前的原因,或许是因为晴雯多了些灵气和天性,少了些迂腐、朽败气息,而这些正是红楼梦赞美的。而晴雯在全部判词之首,是照应了宝玉看画册的次序,间接突出了晴雯。
从小说故事情节看,钗黛合用一首判词,是告诉读者二人行为和命运密切相关、密不可分。小说中对二人的描写,也确实如此。
钗黛二人判词的四句话,按照“钗---钗”的次序,不偏不倚,在形式上也暗示读者,钗黛有相同的重要性。
正册十二人的次序,从目前情况尚无法得出可信的确切结论,但是也可以试着分析一下。
按照“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来理解,元春迎春探春惜春中的“三春”结局确定后,其他八人陆续散去。
实际上,八十回前,迎春的结局已有迹象,且在贾府冷漠中快速演进,探春的结局在放风筝和南安王妃来见贾府女儿们时出现端倪。
当然,以红楼梦的写作特点,三春结局大概率不会刻板地按照元、迎、探次序安排。有可能探春先嫁,然后迎春死、元春薨,或者元春薨、探春嫁、迎春死,还有其他的可能。
如果这样,十二钗的结局在照应“三春去后诸芳尽”大格局基础上,将湘云和妙玉安排在三春中间穿插,形式灵活多变、不落俗套,也就可以理解了。
这个推论,和十二钗的来源构成是吻合的。十二钗有四人不是贾府人员:宝钗、黛玉、湘云、妙玉。另有一个已嫁孙府的迎春算作贾府人。
宝钗黛玉地位特殊,二人结局作者要单笔另写,剩下湘云、妙玉二人不是贾府人。
贾府女孩子的结局,安排在贾府被抄家后比较合理。如果让湘云、妙玉在三春去后再交代结局,就出现人物结局过于集中的情况,行文难度加大且比较单调。以作者大才,必然不会这样安排。
让湘云、妙玉交叉在三春中启动结局,行文就不死板、灵活多了。
因此可以这样设想,正册中的十二钗,除钗黛、可卿外,其余人员按照离开贾府或者死亡的时间排序。
按照这个思路,钗黛姑且不论,我们看一看十二钗结局的情况。
元春失势或死去,是贾府衰亡的标志性事件,导致贾府由此走向衰败;此后,探春走上和亲的迢递之路。
八十回前湘云已经安排了婚事,准备出嫁;妙玉因为某种原因,或者是贾府的危机,离开京师回原籍,在瓜州渡口遭遇了自己的终局。
此后,迎春被虐待致死,惜春看到三个姐姐或死或散而大彻大悟,伴了青灯古佛。凤姐、特别是巧姐的结局,已经到了贾府彻底消亡的时候。
李纨,是十二钗里唯一一个境遇好于之前的人,但已经是贾府衰败后的余音而已。只是阴鸷不积,被世人所耻。
以十二钗死散次序安排判词的顺序,当是比较合理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红楼梦判词
潘建华:物谶、画谶、诗谶与令谶(《红楼梦》中的谶语上)
5分钟读完《红楼梦》,结局都在这一回!
红楼梦诗词鉴赏(中)
红楼梦
妙玉被强盗掳走玷污?理解《世难容》,才知妙玉的结局另有说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