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刘姥姥三个故事之背面第二层

  01 

红楼梦故事的“背面”,我将之分为两层。

第一层隐藏了小说人物的一些信息,增强了故事的耐读性和厚重感,如《刘姥姥三个故事之背面第一层》所述。第二层则是作者影射的历史现实。(参见本号《红楼梦有几个“背面”》

刘姥姥的三个故事尽管很重要,但是很意外的是线索都比较清晰,也很好理解。

较“耗子偷香芋”这类故事而言,无论是第一层信息还是第二层信息,隐藏得都不太深,很好挖掘。

  02 

要揭开红楼梦背面的第二层,自然离不开第一层内容,所以全面挖掘、准确判断第一层的内容是基础,非常重要。

《刘姥姥三个故事之背面第一层》一文中,我们已经将背面第一层的内容做了较为完整的分析,本篇笔记就以之为蓝本展开。

但因为第二层内容固有的极端隐蔽性,这种分析也只能撮其要、得其神,不可能达到绘其形的程度。

  03 

在分析背面第一层内容时,已经涉及到了一点第二层的内容。归纳起来,第二层的主意内容就两个方面,即:

贾府的衰败原因,宝钗、黛玉的最终结局。

从整部红楼梦看,贾府就是明朝政权。黛玉则主要影射明朝皇权,是皇帝和皇权的象征。

宝钗有多个影射身份,但最重要的有两个。一个是十二钗之一,另外一个指清王朝的掌权者,更多的时候指多尔衮。

我们先看贾府的衰败原因。

  04  

三个故事背后反映了明朝政权政亡人息这个大事件。

故事中,用了四个象征意义极强的意象,来隐喻贾府的衰败和覆亡。

这四个意象分别是马棚、火灾、东南、东北。

马棚隐喻军事,火灾隐喻战乱,东南方向隐喻南直召祸,且与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相连。

其中,南直召祸指弘光政权的愚蠢行为招来原本还犹疑的清朝更坚决的侵略。这一点,需辟专篇述及。

茗烟在“东北”方向发现破庙中青脸红发的瘟神爷,准确刻画了清朝政权的形象。

破庙在东北,指出清朝的方位;青脸,代指清王朝;瘟神,指清朝入关之后对中原人民所犯下的恶行。

至此,关于清朝政权的几个关键要素都出现了。这些信息明确地指出来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在于清朝政权的入侵。

  05 

茗玉的形象,以其死亡为界,或者说以刘姥姥的叙述为区分,在两个阶段分别代表清朝政权和明朝政权。

茗玉死亡之前,指代南明政权。南明政权存世十八年,茗玉于十七岁死亡,这个一年的差别有一个计算和技术问题。

关于宝玉的故事,第一个儿子死亡时的年龄是十七八岁,与茗玉年龄和南明政权存续时间吻合。

整部红楼梦中,宝玉这个形象的影射对象非常固定,特别是天生含玉、爱吃胭脂的特点,极明确地指出宝玉就是传国玉玺,指代政权或皇权。

南明皇权延续十八年最终旁落,这正是史家、王家无时不关心的事情。所以这个故事合了贾母王夫人心事,王夫人甚至“听住了”。

  06 

茗玉化为新婚媳妇之时,又指代满清后金。

清军入中原,既不是“本村人”,也不是“客人”,而是民族侵略者。

新媳妇在院子里抽柴草,自然是为了烧火,隐喻其在中原腹地燃起战火。所以,刘姥姥刚说这个情节,现实中贾府就发生了马棚失火之事,二者在虚实之间实现无缝衔接。

茗玉着红袄白裙,则指代八旗中的正红旗和正白旗。在清朝初年,这两旗的旗主分别是努尔哈赤和多尔衮。

  07 

努尔哈赤是入侵中原的始作俑者,是主要策划者和组织者,他的“七大恨”是清朝进军中原的动员令,吹响了进击明朝的号角。

尽管在入关之前努尔哈赤已经死亡,但他已经在清朝和明朝之间建立了明确的敌对关系,并制定和实施了南下的长远战略。

毫无疑问,他是清朝侵略中原、导致明朝政权灭亡的决策第一人。

一定意义上说,没有多尔衮,满清能否在中原夺取政权仍是未知之数。

所以,着一红一白的茗玉,抽柴草点火,致中原陷入战火之、明朝政权倾覆。

  08 

指代黛玉的茗玉因病而死,并非横死于战火等原因,是指明朝政权虽然受外族入侵而亡,但根本原因还在于自身有病。

这一点是红楼梦反复强调的。

作者借探春的口非常清楚地表达过,这么大族人家,从外面上杀不死的。必须先从内部自杀自灭起来,才会一败涂地。

这个意思很明白。满清入侵,最多只是让明朝受到重创,一时死不了。

但是大顺政权、大西政权揭竿起义,吴三桂等人反水,以及南明诸皇室、诸大臣争权夺利、腐败堕落,才是明朝政权覆亡的根源。

  09 

宝钗作为满清执政者或掌权者的角色,在红楼梦中没有对其结局作描写。

宝钗的结局,反映的是十二钗这个角色所代表的历史人物或事物的结局。

黛玉和宝钗同为十二钗,而且是最重要的两个女主角。诗书簪缨之家出身的黛玉代表以皇权、皇家、政权为核心的朝廷,即“官”,商家出身的宝钗则代表江湖和民间,即“民”。

当明朝政权灭亡之后,原来的明朝小民们,失去了汉族权力的庇护,只能在异族奴役和压榨下苟活偷生。

  10 

茗烟按照刘姥姥所编造的故事去找茗玉的祠堂,却找到了一尊瘟神。

这是一个非常有想像力的故事安排。

刘姥姥胡编乱造,致使宝玉派茗烟满野地里找神像,隐喻李自成等农民起义军在中华大地上燃起战火,导致政权不稳,引起满清觊觎,挥师南下。

青脸红发的瘟神爷影射的就是以满清入侵者,以及他们在中华大地上的恶行。

因此,在原故事中的的黑色幽默,变成了历史现实中让人扼腕悲愤的悲惨事件。

  11 

由此,宝钗、黛玉二人判词中“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的含义,除了指林、薛二人外,另外的含义涉及抽象事物。

玉带是汉族朝廷君臣的标准配饰,汉族政权亡息后,这些带有深厚文化和历史传承的配饰就被彻底抛弃。

簪是妇女的头饰,也代表中华文化和传承,与政权无法直接挂上边。

将如此珍贵的玉带和簪子分别弃挂林中、掩埋雪里,是作者对中华文明遭受蹂躏痛彻心扉的描写,而非宝钗死在雪地中、黛玉在树木中上吊自杀。

如果以顺治1644年在北京称帝算,至红楼梦成书时间约100年。作者生活的年代,恰恰是因改朝换代而礼易俗迁的重要时间段。

满清对汉文明的破坏、残酷的文字狱对文化的摧残,这一桩桩一件件,都让作者和着血泪凝成了“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两句文字。

这就是我们今天读到的红楼梦来源。

  12 

红楼梦人物存在一对多、多对一的现象,但并非人与事完整的一一对应关系,而是重事件、重意象,轻人物、轻细节。

所以,如果一定要将红楼梦完全与某某事、某某人的具体情况印证,必然适得其反。

一方面是影射这种手法是用一种事物暗示另一种事物,二者只有部分特征有关联,主要目的是起引导、暗示和提示作用,达到心领神会的目的就足够。

另一方面与红楼梦小说写作特定结构也有很大关系。

红楼梦本身是一个完整的、逻辑严密的故事。在这个故事基础上,影射明末清初的一些重要事件,将作者对明朝灭亡的思考融入故事中,这是作者的写作初心。

红楼梦小说故事的人物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服务服从于影射事件;但是影射事件的人物,不能对小说故事的人物关系造成重大扭曲。

所以,红楼梦对明朝灭亡的影射,以独立事件为主,一般不会受故事衔接的因素影响。

所影射的明朝和清朝人物,也是以故事和影射的事件相对应,没有因为影射事件,强行改动人物的属性。

但是,人物阶级的相对属性基本固定。只有个别类似宝钗这样的人物,既影射了清朝统治者,又因为故事的需要影射代表明朝君臣的十二钗之一。只不过她的基本属性,还是清朝统治者。

这种复杂关系,在其他个别人物身上也会存在。不能一概而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贾母不喝六安茶是有意为难妙玉吗?栊翠庵喝茶故事背后暗藏大秘密
刘姥姥分别评价林黛玉和薛宝钗,仅仅两字之差,两人对比高低立判
《红楼梦》31-40回检测题(学生版)
刘姥姥怎么知道薛宝钗是鬼:薛宝钗闺房鬼气(阴森冰冷)
明史与红楼梦八
红楼梦里有一个女子与宝玉同榻而眠,不是黛玉宝钗也不是袭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