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莽追刘秀不为逮人,只为看景差心慌,看看他们都逛了哪些地方

我姓王,王莽也姓王,我俩一样,爱胡逛。

西安周围有很多王莽追刘秀的故事,这些地方我都去过,所以我有一个感觉:王莽追刘秀,不为逮人,为的是玩游戏看风景差心慌。

小时数最喜欢的游戏就是你追我赶“躲猫猫”,王莽和刘秀玩的不亦乐乎。

先说长安的王莽乡刘秀村

王莽当了皇帝,却听说南阳一带有天子气,这个“天子”应在在长安城太学读书的大学生刘秀身上,王莽赶紧派人捉拿。

刘秀闻知就跑,跑到城南的一个村子,看着天色已晚就歇息了,王莽带着人马也歇息了。第二天鸡一打鸣,刘秀赶紧起身就走。王莽也是鸡打鸣就起来,可是这个村子的鸡打鸣时间却晚了一个时辰,刘秀早跑了。

后来刘秀住的村子就叫做刘秀村,王莽住的村子就叫做王莽村,两村相距一公里。

据说刘秀往这边跑是为了看桃花,王莽往这边追是为了看荷花,所以现在这里的桃花和荷花都很美。

贵人岔

话说这刘秀一大早离开后,就直接往汤峪跑,想走石门道。早上走得急没有吃饭,又饿又累,过了陈家沟,走到水泉村一带,猛然看见路边一个几十丈宽的断豁,旁边还有窑洞,于是就藏到里面睡了一觉。

又饥又饿的刘秀晚上被过路的骡队惊醒,铃声叮铛,无法入睡。刘秀脱口就骂“不留后的东西”,从此,骡子失去生育能力,再也不下小驹了。

第二天早上,有稚儿为田间耕作父亲送饭,香喷喷的麦仁粥和锅盔馍的爨香,刘秀直流口水,送饭娃自然不给,争执中盛满麦仁粥的陶罐落地而碎,麦仁粥也洒了一大片,那片曾洒过麦仁粥的地方,便寸草不生,成了不毛之地。

这个时候一女子携篮为哥送饭,看刘秀可怜,就给刘秀吃了,正吃着,王莽的追兵来了,这女子急忙引刘秀藏在哥哥的砖瓦窑内。待王莽到时,其哥便点起火来,王莽见窑内火燎烟腾,便深信这不是藏人之处。

刘秀从窑中钻出喉如火燎,正喊“渴死我了”,从路旁就涌出一股泉水。这个地方就叫做“贵人岔”,旁边的村子也就叫做“水泉村”。

汤峪

刘秀往汤峪跑不是为了泡温泉,蓝田汤峪有条古道,叫做石门道,从这里翻过秦岭可以到陕南。不过我估计刘秀也想在这里泡泡温泉。

话说吃饱喝足的刘秀刚进汤峪沟口,王莽也吃饱喝足的过来了,刘秀看到一位老农在犁地,情急之下爬到犁沟里藏了起来。王莽问刚才那个人跑到哪里了,老农用手往旁边另外一条沟一指,这时头树上有只乌鸦叫着“阿凹、阿凹”,后来光帝给神鸟起名叫“老凹”,老凹脖子和胸前有了白色的项圈。

王莽赶紧就往那条沟追去。后来这两条沟就被取名指岔沟和老凹沟。

这刘秀从犁沟出来,还没有走几步,王莽的追兵又来了,刘秀看路边石门悬崖上有一石洞,就爬上去藏了,后来这里就叫做刘秀洞。

王莽左找右找不见,抬头就看见石门上面的石洞了,就命令上人找,结果几名士兵掉下去了,没有掉下去的刚靠近石洞,洞内突又飞出大群黑鸟,吓得几个士兵又滑落山岩。王莽想,洞内有鸟群居巢,肯定无人藏身。

刘秀摆脱了王莽后就想:这汤峪的景色虽然不错,王莽肯定知道我要从汤峪石门道走,不如我换一条路吧。

这样,刘秀在大洋峪虚晃一枪,就直接钻到了岱峪。

王莽一看这个好,岱峪景色也是不错的,我也去看看。

岱峪

岱峪口深,王莽不好追,刘秀就放心了,有了闲心逸致,棋瘾犯了,却找不到棋盘。朋友说这咋办,刘秀说好办,左右瞅瞅,看到对面山上有一块大石头,刘秀伸出剑,左削右削,在石头上刻出来棋盘。

这座山就叫做棋盘山,上面的石头就叫做棋盘石。

两个人在山头上高高兴兴的下着棋,下了三天三夜。刘秀一着妙棋,朋友正沉思着,刘秀抬头一看:下面王莽的追兵来了,这棋下次再下。说罢,起身就走。

刘秀心想:这往长安南面走看着撵的紧,不行我往北走。这样,就转身向北,蹚灞河水过了蓝田,就往北岭上走。

秀岭

刘秀心急火燎的误了饭时,人困马乏之际,座下神马奋力蹬刨出两个水泉。刘秀晚上借宿在农家又被毒蝎蛰咬,疼痛难忍道:“惜惶,惜惶,惜惶村里困帝王!”

刘秀爱读书,虽然逃难,但是马上还带着书,这天过岭不小心把书弄掉了,刘秀心疼的用绳子钓上来。

蓝田北岭就留下误饭村、惜惶岭、吊书庄等名字,后来干脆把蓝田北岭就叫做“秀岭”。

其实王莽贪看岱峪风光,并没有着急追人,再说秀岭风光也不错。

石鼓山

刘秀到了厚镇,听说渭南地方堵得紧,还得翻山。这天王莽撵得紧,他看见一座山匆忙逃上山顶,下面追兵把山围住了。

刘秀见山顶有一大石,形状像石鼓,斩木为棰,不禁悲从中来,捏五根树枝为香对天默祷盟誓:“他日我若能得天下,请让此石鼓发声!”言罢,抡棰猛击,石鼓竟轰然作响,好似惊雷一般,王莽的追兵闻之,溃败而退。

这座山就叫做石鼓山,山虽不高,景色不错,王莽在这里也赞叹不已。

倒回峪

离开石鼓山后,刘秀就往深山走。这时天降大雪,刘秀在山上爬着走,眼看追兵就撵过来了,刘秀急中生智,将脚下的草鞋倒着穿,在雪上留下脚印。后来的追兵一看,就顺着脚印往刘秀倒着的地方追去。

这条峪就叫做“倒回峪”,这里留下两个地名,一个是“王爬岭”,一个是“万军回”。

这条峪现在有条九灞路,上面是沪陕高速,景色不错。王莽自然追的不亦乐乎,顺着沟道就上来了。

龙头松

刘秀沿灞水一路飞奔,到了青岗坪时,王莽的追兵又到了。刘秀左右一看,路边有一巨松形若飞龙,枝叶覆盖,刘秀感觉爬上巨松睡卧于平展横铺的树枝上。追兵左看右看,以为刘秀又往山上去了。

这次刘秀终于摆脱追兵,往南阳飞奔。后来刘秀黄袍加身之后,赐此松为“龙头松”。

王莽看看,这次浪的时间也不少了,算了打道回府。

原来我以为只有陕西有王莽追刘秀的故事,后来一查,河北山东等地都有王莽追刘秀的故事,河南还把王莽追刘秀申请了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看来王莽和刘秀这俩到处浪,王莽这就算是公费旅游了。

信步荒野,访路探幽,乡俗俚语,负暄问道。走向山林乡野,探索身边美景,感受民情风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石鼓山的传说:散落民间的文化遗珠
西安头条
洛宁民间故事之三——王莽撵刘秀
刘秀洞
王莽撵刘秀 杨连山辑
洛宁历史传说故事——王莽赶刘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