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板(股东)个人借款的税务筹划

大家记得把“大欧说税设为星标不错过任何一篇精彩文章。

方法:微信上“订阅号”找到“大欧说税”,点击右上面的“...”,弹出的界面选择“设为星标”即可。

日更第122篇

很多企业老板经常会公私不分,随意从自己的公司拿钱,或者借钱不还,却不知道这样有很大的税务风险。

今天大欧来聊聊老板个人借款的税务筹划。

一、税务风险

1.视同销售的风险

很多老板从自己的企业拿钱,很多都不会签借款协议,那更谈不上借款利息了。那这里就存在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的视同销售的税务风险了。

按照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的相关法规规定,

企业向老板个人无息借款需要按照市场利率计算利息,根据市场利息金额计算缴纳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

2.年度终了不还的个人所得税缴纳风险

很多老板觉得公司都是自己的,借了钱那就更不用还了。

那这样想的话就意味着个人所得税少缴的税务风险。

因为根据财税〔2003〕158号规定:

纳税年度内个人投资者从其投资的企业(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除外)借款,在该纳税年度终了后既不归还,又未用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其未归还的借款可视为企业对个人投资者的红利分配,依照利息、股息、红利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

3.代垫出资引发的风险

这种情况是企业的注册资本比较大,但是老板没那么多钱去实缴。但是为了某种资质要求又必须实缴,同时税法也有资本弱化的规定要求,所以老板就去找第三方借钱代垫去实缴。

借的钱总是要还的。

这时老板就再向自己的企业借钱,把代垫的还了,但是体现在账上就是老板个人的大额借款。

上面也说了企业层面的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的视同销售风险以及老板个人层面的个人所得税视同分红的风险。

二、税务筹划方法

那对于上面的风险应该如何应对呢?

老板的格局还得打开,不能老是想着从企业借钱的这一种拿钱方式。

大欧归纳了一下,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1.老板自己从公司拿工资

这招用得好,老板白得一辆豪车。这里的案例大欧以前有写过一篇文章,详见“”税务筹划实操案例集(3)--运用优惠政策临界点筹划法”,这里不再赘述。

2.老板将自己的车卖给公司

这里卖车的话增值税不用缴,同时由于卖的是二手车一般而言是低于原值的,所以个人所得税也不需要缴。但是用于企业的生产经营,可以提折旧,给企业省了企业所得税,可谓一箭双雕。

3.老板将自己的物业租给公司

这个的前提就是老板自己有物业才行了,个人出租物业的房产税、增值税、个人所得税都有优惠。

4.代垫出资换个形式

老板自己注册一个个人独资企业,以个人独资企业的名义向企业借钱。然后个人独资企业还钱。这样账上就是企业跟老板的个人独资企业之间的借款。这样就解决了逾期不还钱的个人所得税的问题。

5.借钱收利息

如果老板一定要采取借钱的方式,那一定要签协议,收利息,利息要参照市场利率。合同可以约定年终的时候还清,年初再借出,当然该走的资金流还是要走的。

6.其他方法

这里还有个很好玩的方法,不过比较敏感,文章就不分享了,欢迎感兴趣的老板联系大欧私下分享。

三、小结

老板从自己的企业拿钱的方法还是很多的,关键是思维要打开,注重方式方法。

有一句话说得特别好,办法总比困难多。

税务筹划研讨群仍在征集中,目前还剩5个名额,过时不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企业代垫代缴的税款不能税前扣除
任性老板在外借款给公司使用,却不知到处都是“坑”!
警惕!如果老板个人名下企业太多,会有这8个涉税风险
公转私的“7种”表现形式及其税收风险与应对之策
老板借款给公司收取利息的风险
个人借款年底挂账未处理,小心税务风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