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不能开天窗留空白”的读书笔记:全球化与国家竞争
为了不错过人与书的相遇点击上方蓝字关注并星标柏宏军的阅读课作者简介
柏宏军,资深图书出版策划人,智读汇出版中心创始人、首席阅读官。专注于出版、阅读,期待与你同行,连接更多书与书,书与人,人与人。
我犯了以貌取人的错误,在阅读领域,这样的错误就是凭书名选书。
“老板书单”系列的本意,是用一年时间,与大家一起共读20本创业或经营管理类的图书。
读完《全球化与国家竞争:新兴七国比较研究》这本书,发现它是一本国别宏观经济简介类的图书。我拼了命地试图将它与创业或经营管理活动挂钩,显然,我功力太弱,几乎没有成功。
但作为本系列中的一本,总不能开天窗留一处空白吧。因而也必须对本书内容作一番简单介绍。
这是2023老板书单系列的第8本书,第8篇与老板们共读一本书文章。前面我们分别读过:
①原则
②统一行动
③长期主义
④企业再造
⑤反脆弱
⑥增长黑客
⑦战略:一部历史
作为“不能开天窗留空白”的读书笔记,我该写(抄)些什么呢?
阅读现场之《全球化与国家竞争》
01 本书主要讲的是全球化资本竞争
正如本书开篇的概述部分所说的:当代资本主义全球化竞争的参与者不是个体,而是国家。
本书主要介绍了这七个新兴国家:中国、土耳其、印度、印度尼西亚、巴西、南非、委内瑞拉,他们在全球化资本市场上的能力差异、现状及对未来可能性的猜想。
核心
半边缘(半核心)
边缘
占据金融资本阶段主导地位的国家,毫无疑问,是核心国。
从属于核心国的制度体系、能够以战略伙伴名义“搭便车”的半核心国,在与核心国的战略基本一致时,会分享到核心国的收益。
所谓边缘国家,指的是以资源经济和实体经济为主的国家,由于承载了转移过来的制度成本,经常处于被“洗劫”的状态。
本书研究分析核心国家美国近年来的战略性调整,以及其对新兴国家的影响。
02 新兴七国研究的几个角度
读到本书第二部分,我头脑里突然出现了一串思维的火花,于是抓起笔,在本书的目录页上写了四行字:
制度设计
经济结构
金融体系
产业特色
从以上这个几方面去探究新兴七国各自的特点,基本上可以从这些特点背后,找到它在全球化金融资本竞争的处境和地位。
中国:产能过剩是其主要特点。本书作者们还特意写了一节“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十次危机”,也就是说我们回头去看,从1949年到今天,经历过十次危机。
土耳其:地缘格局是其主要特点。得也地缘,失也地缘。
印度:世界第一民主大国和第一贫困大国这两大矛盾是其主要特点。
在印度这一节中,我作为读者,有两个个性化的关注点:一是因为此前看过电影《我不是药神》,关于印度仿制药,我终于知道其背后的成因了;二是本节中一直说印度有正规经济和非正规经济之分,而且将非正经济称作灰色经济。我没有搞懂的是,中国的国企央企一般视为国家正规经济,那么中国的民企呢?是一个什么样的地位?也是灰色的吗?
印度尼西亚:立国晚、岛屿多,是这个区域性海洋大国的主要特点。该国家2.4亿人生活在1.7万个岛屿上。
这一节,谈到印度尼西亚的经济结构时,P209的网格式示意图对我很有启发意义:公司也好,家庭也好,梳理产品结构、业务结构、财富结构时,也可以借鉴这样的一页纸网格化分析法。另外,这一节还梳理了:2001年美国IT泡沫崩溃危机、2007年次贷危机和2008年华尔街金融海啸。我在旁边批注了一行字“2020年全球新冠病毒疫情危机”。
巴西:这个足球场上最耀眼的明星之国,在经济领域,竟然是“替国际资本打工的债务国”!
委内瑞拉:石油产业是其主要资源的困局。
阅读这一节对我来说最大的收获是,我第一次明白了何谓“城市化陷阱”。这个名词很多年前就听说到了,但一直不太理解,不知所云。
结合谈上一节巴西的内容,关于“城市化陷阱”,我终于有一点儿明白了:
超前实现人口的城化市,大量农村人口出走,涌向城市谋生,由于城市用工需求并不能满足涌入者的工作需求,加上城市住房、医疗和教育等配套能力有限,结果造成城市出现大规模的贫民窟(在中国称之为“城中村”)。
这些从农村出走的人们没有退路,不能返乡。但因为贫困,没有正常的工作,所以,贫民窟人群造成社会治安问题层出不穷,犯罪率也骤升。
“城市化陷阱”的核心原因是不合符发展规律地超前城市!读到这些内容,我情不自禁地想道:我们国家当前不是正在大力提倡城镇化、城市化吗?这里面是否潜伏着一不小心陷入“城市化陷阱”的危急呢?
南非:主要特点是深度割裂的两极化社会。以前,我看过一部关于南非总统曼德拉的电影,深为他独立建国的不容易而感动。
本书作者指出:南非是典型的由白人殖民者建立的国家。后来虽然取得了国家独立,但实质上,原宗主国还是占有了部分核心权益,使得南非缺乏完整的经济主权,且资源开发收益仍然被原宗主国的跨国公司占有,这些因素加在一起,导致南非政府长期缺乏财政来源,无法改善民众的生活。
03 过去500多年资本主义成本转嫁的演变
在本书结语部分,作者团队总结了过去500多年的资本主义发展,其成本转嫁机制一直在演变,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二战”前400多年列强通过侵略、殖民等方式,直接对外掠夺
第二个阶段:“二战”后先发国通过产业转移获得发展中国家的低廉劳动力及资源,并转嫁成本(生态环境破坏、社会矛盾等)
第三个阶段:1971年后核心国向金融资本主义进一步深化发展,借由大量增加货币供应向全球输出流动性,从中牟取巨利,却同时散播危机
这个对过去500多年的总结,让我这样的初级读者,条理清晰地了解到了资本主义本质的一面。非常有用,直接抄书!
*  *  *
PS:年初,我发的《老板,这是给你的2023年度书单,请收好 | 一起读书,一起发财(书单004)》一文,共精选了20本给老板的2023年度好书。接下来的一年里,我会将这些书一一写成推文发出来,与大家共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培育核心价值观的现实途径(3)
探寻资本主义的本质——10分钟了解万恶的《资本主义》
《全球化与国家竞争》副标题: 新兴七国(中国土耳其印度印度尼西亚巴西委瑞内拉南非)比较研究
新现代化理论、新依附理论、全球体系
大国竞争之发展道路:英国与苏联
西报:资本主义体制需要创建替代模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