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古代历史名人人生智慧解读教程(27集)
中国古代史名人智慧解读01
中国古代史名人智慧解读02
中国古代史名人智慧解读03
中国古代史名人智慧解读04
中国古代史名人智慧解读05
中国古代史名人智慧解读06
中国古代史名人智慧解读07
中国古代史名人智慧解读08
中国古代史名人智慧解读09
中国古代史名人智慧解读10
中国古代史名人智慧解读11
中国古代史名人智慧解读12
中国古代史名人智慧解读13
中国古代史名人智慧解读14
中国古代史名人智慧解读15
中国古代史名人智慧解读16
中国古代史名人智慧解读17
中国古代史名人智慧解读18
中国古代史名人智慧解读19
中国古代史名人智慧解读20
中国古代史名人智慧解读21
中国古代史名人智慧解读22
中国古代史名人智慧解读23
中国古代史名人智慧解读24
中国古代史名人智慧解读25
中国古代史名人智慧解读26
中国古代史名人智慧解读27
中国古代历史名人人生智慧解读教程相关介绍
在我国古代,有很多仁人志士在当时的社会和历史环境下,以自己的聪明智慧和勇敢坚毅,创造了很多佳话和成就。
以诸葛亮为例简要分析:
诸葛亮,虽手无缚鸡之力,却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未出茅庐,已知天下大势将鼎足三分,烧博望,借东风,擒孟获,无不显示他神机妙算的绝顶聪明。故与关羽之“义绝”、曹操之“奸绝”合称三绝。
诸葛亮执法严明,情义深重,勇于自责。有情而不枉法,执法而不忘情。这才是有血有肉的诸葛孔明,这才是真实可信的孔明!看了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一节,我们才会由衷赞美“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我们曾学过《出师表》《失街亭》(《三国演义》)《蜀相》等课文,这些课文都涉及一个人物——诸葛亮。
【原文再现】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沪,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之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摘自《出师表》
【素材评析】
诸葛亮与刘备的君臣际遇,是千古传颂的佳话。人们在甚赞诸葛亮的况世奇才的同时,也甚赞他能报知遇之恩的美德。自从自隆中出山后,就把“攘除奸凶,兴复汉室”作为毕生已任,正如杜甫所写“三顾频烦天下济,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襟”,无不为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诚而感动。
【适用话题】
诸葛亮博学多才,担任蜀相期间,济世、敬业、至公、廉洁、谦虚等品格为历代君主、官吏、士人和老百姓所称颂。适用话题有:“忠诚”、“谦虚与成就”、“大智若愚与成功”、“肩膀”等。诸葛亮对刘备的忠信历来被大家传为美谈,此事例适合话题“诚信”;诸葛亮不听刘备临终忠告,最终导致街亭失守,此事例适合话题“感情的亲疏与对事物认知”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古代历史名人人生智慧解读教程
走进中国历史上的圣贤名人,聆听人生大智慧
合集·走进中国历史上的圣贤名人,聆听人生大智慧(1/56)
历史人智商最高的十大名人,除了诸葛亮你还认识谁?
诸葛亮为何一再北伐,后出师表第一段已经给出答案,可惜鲜为人知
爆笑三国:看三国名人如何取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