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今日头条张一鸣:用他的“延迟满足感”给大众下了“降头”
userphoto

2023.08.22 北京

关注

张一鸣的“延迟满足感”

看到张一鸣的故事,我吓了一大跳。

他具备了成功人士所具备的一切品质:

  • 聪明

能从南开大学毕业本身就代表高智商。能从普通工程师两年就成为管理者也可以看到其情商。高智商高情商。

  • 勤奋

刚工作时从不挑活,是自己的职责,干,不是自己的职责,也干。没有早于12点下班的,回来还继续做程序。

  • 果断

创业了四回,前三回一看苗头不对,马上散伙,绝不婆婆妈妈。这种果断背后也看出其超强的理性。

下面是最重要的:

  • 延迟满足感(毅力)

这才是最重要的。很多人都在讲毅力,但毅力到底如何解释,怎么样就算有毅力,很难说清楚。

我最认同对“毅力”的解释,就是“延迟满足感”

“延迟满足感”是张一鸣大脑里的核心算法。

他践行着延迟满足感,也在各种场合表达着延迟满足感。

这五个字是张一鸣的关键词。

斯坦福大学在很久前做的那个棉花糖实验。现在还在各个国家的高校持续不断的拿孩子们开涮:

给孩子一颗棉花糖,告诉他们,你们可以马上吃掉,也可以忍15分钟,15分钟之后就可以得到两颗。

那些能忍得住的孩子,最后多取得了成功。

这就是“延迟满足感”

我在想,如果让小时候的张一鸣玩这个游戏,他不光可以忍15分钟,他可以忍到某个X时间。这个时间是他用算法算出来的一个最佳时间。

我把这个实验讲给我9岁的女儿,我问她你是会选择马上吃还是忍15分钟吃?

她毫不犹豫的说马上吃。

请注意,我已经告诉了她结果了。我告诉她那些忍住的人最后都赚了好多钱,很成功。她这个时段有了钱的概念,知道赚很多钱好,可以成为马云。

但是她还是说要马上吃。

7,4,5,6!

张一鸣的目标又高又远,立了长长的志向。坚韧不拔的工作生活,典型的卓越理工男。

他在下一盘很大的棋。



但是,他做了个“降头”机器

如果这篇文章一直的说他的那些品质,我就不写了。因为写的人太多了。

我要说点让你觉得跟他相关,但荒谬吊诡的事。

你上过“今日头条”吗?

有两亿人每天在上边。

他们看文章、看视频……

我有一天晚上吃完饭,无意打开今日头条。

看到一个圣斗士的文章,类似于“黄金圣斗士大排名”这类。

我有圣斗士情结,小时候每天不拉看动画片。

所以我就把这篇文章看了一遍。

然后,后边见鬼了。

连续出了各种关于圣斗士的问答。

中间突然穿插了一个武打电影的小视频。名字类似叫

“这个比甄子丹还能打的人,你却总是忽略”

看完了这个小视频,后边又见鬼了。

一堆武打的小视频。

我一个一个看。

真爽

眼前一阵迷离。

然后,我的手机降到了没电。

等到此时,我发现竟然花了我两个多小时!

等清醒时,我有一种极为不祥的感觉。

这段时间,我的大脑似乎被人下了

“降头”

这张图还可爱点

今日头条背后有一个超级复杂的人工智能算法,它根据你在手机上的各种行踪,知道了你的喜好、行为习惯。然后会在头条上把所有你喜欢的文章和视频全给你。

我们以前做广告平台时也用,就是根据一个人在网络上的行为,推送匹配的广告。

今日头条不光推广告,今日头条推符合你的一切内容。

它才不会猜你是什么人格,什么气质,什么行为模式,那个太Low。它直接用大数据,把你过去一切行为全部采集,然后算法一算,你想要的,就全在那里。

你在“今日头条”会得到以下五个字

即时满足感

来,我们对比一下张一鸣那五个字跟这五个字

延迟满足感    VS   即时满足感

这不就是反义词吗?

你是不是也看到了什么不同凡响的地方?

张一鸣,用他的“延迟满足感”,满足了,大众们的,“即时满足感”。

我突然感觉很荒诞。

我相信,张一鸣虽然创立了“今日头条”,但是延迟满足感的他,绝对不会玩“今日头条”。

那个被爆洗稿的著名网红周某,说过一句话

“与其教育傻逼,不如赚傻逼点钱”

哎,她是实在人。

我是傻逼。


马斯克把特斯拉搞上天

此处,我歪个楼。

记得推特出现时,美国企业家彼得·蒂尔说:

我们想要一辆可以飞的汽车,得到的却是140个字符

马斯克是彼得·蒂尔的合伙人,他们一起创造的PAYPAL。

马斯克后来完全不做互联网,他做汽车,做太阳新能源,做火箭。

人工智能被用在了特斯拉里,用在了新能源里,未来会用在发射到火星的火箭。

马斯克也很延迟满足感。

他要的是人类离开地球,在火星生活。

但是他第一个目标,做了zip2,一个内容软件,卖给了康柏;

第二个目标,做了PAYPAL,套现了小两亿;

然后,他开始做火箭,做电动车,这两个,都是成功率为零的创业项目。

在他火箭发射成功后的某一天,他说,我要在10年后让人类去火星。

这盘棋下的真够大。

马斯克完全可以做一个美国的“今日头条”,赚大众的“即时满足感”多容易,比他做火箭做电动车容易多了。而且,他干活也很“延迟满足感”呀。

他非要玩最不能成功的。

著名记者程苓峰说马斯克有种“悲剧情结”。

马斯克认为人类在地球上注定要把自己玩死,所以才会想是不是能在人类灭绝之前,把一部分人搞到另一个星球。

这么看,

“延迟满足感”不是最重要的,它只能让你获得世俗的成功;

但拿“延迟满足感”干什么是最重要的,它能看到你背后的追求。

你是用延迟满足感赚傻逼点钱,还是用延迟满足感看看地球外边的世界?

今日头条这个机器人

张一鸣曾经像驯化自己最引以为傲的算法一样调试自己,他试过将一天的时间切割成小块,精准地去完成时间表中的每一项计划。经过反复实验,他发现这样做的效果不佳,“我觉得更大的效率来自于重要事情上做得好,而不是在处处做得好,管理精力比管理时间更重要”。这位程序员立刻调整实验方向,转而探寻自身专注高效的波峰。这一回,他得出了有效结论:最好的状态是「在轻度喜悦和轻度沮丧之间」,不太激动,也不太郁闷,并且睡眠充足。

2015 年,张一鸣跟同事分享了 2012 年创业之初写过的一个 PPT。团队成员都觉得,今日头条现在的发展,跟当时的预估基本没变,所做的事情正如上面所说。

张一鸣是个机器人,今日头条是个机器人,今日头条的团队,从上到下都是机器人。

他们的一切都要通过计算。

头条则一直很相信数据驱动方法论的力量,一切必须是可数字化的,不关心那些不可量化的事情,一切做到可检查可追溯。涨要知道为何涨,跌要知道为何跌。整个团队融会贯通的能力真的很强,跟海绵一样,遇到好的快速吸收。对于所有涉及概率的地方,一切都以跑个AB作为最后讨论的终结点。

他们目标感强,不被感情所扰动,用意志力克服人性的软弱。用绝对量化的方法和技术,最直接关注大众的欲望,给你最想要的东西,“比你自己还懂你”。

他们已经攻克了媒体行业的一个又一个山峰,从新闻,到短视频,到抖音,一切都不在话下。

我想到了动画片《变形金刚》里有一个合体金刚,叫“计算王”。他每次攻防都要做一个计算,算出概率来,如果概率高就进攻。

我用今日头条,感觉被下了降头,但更多的大众只会说:“哎,你不看西瓜视频吗?你不用抖音吗?你也下一个,可好玩了。”

即便不图“即时满足感”,仅仅为了“归属感”,我也得下一个呗。

一个著名的知识IP说过:为什么知识付费和网课在未来几年流量会下降,因为今日头条把时间抢走了。未来不光有今日头条,还有西瓜和抖音。当用户都把时间花在这上边时,谁会去听什么网课?

也许,张一鸣在下一盘很大的棋。他这波收割完了之后会做另一个更宏大的事,如埃隆马斯克。

机器人的内心里,那个服务全人类的理想是什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分享是一种美德
2016年人工智能十大发展趋势预测
微头条
态、势、感、知矩阵
特斯拉想让机器人变笨
大众机器人“杀人”了,我家的冰箱会不会杀了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