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中生怎么读《乡土中国》(一)

这是青核桃吧第194篇原创作品

高中生如何才能读懂《乡土中国》?今天先谈第一章《乡土本色》。

本章是《乡土中国》一书的第一章,也是全书定性的一章,也就是总纲。

首句“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是核心论点。

本章概述了传统的乡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差异,包括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也提出了“不流动性”与“流动性”、“熟人社会”与“陌生人社会”“礼俗社会”与“法理社会”等基本概念。

在这些概念背后,其实就一个核心问题:什么是乡土性?

费先生从三个方面来论述:

一是基层社会的人离不开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

二是基层社会的不流动性。“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

三是基层社会是熟人社会。“乡土社会是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

1

离不开泥土

作者从两个方面来阐释基层社会的人们离不开泥土。

一是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离不开。

“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

作者举了两个特例,一是在游牧的地方农耕;二是在西伯利亚农耕,这两个地方都是不适宜农耕的地方,但依然会想着种地。

就如同现在还有很多城市人喜欢或愿意找块土地种点什么,或者被称为“接地气”,或者被认为“很治愈”。

图片来自网络  

二是民间信仰离不开。

费先生从自己出国带土的例子讲起。

我初次出国时,我的奶妈偷偷地把一包用红纸裹着的东西,塞在我箱子底下。后来,她又避开了人和我说,假如水土不服,老是想家时,可以把红纸包裹的东西煮一点汤吃。这是一包灶上的泥土。——我在《一曲难忘》的电影里看到了东欧农业国家的波兰也有着类似的风俗,使我更领略了“土”在我们这种文化里所占和所应当占的地位了。

                               ——《乡土本色》

这个例子看似简单,其实背后有国际视角和民俗文化。灶神是中国传统文化信仰中的家神,掌管家庭饮食和健康平安。在这样的国际视角下谈论对“土”的信仰更能彰显这种文化。

除此之外,我们再来看看日常生活中我们是如何来使用或传承乡土文化的。

“土”在现代社会既有贬义也有褒义。我们说一个人不时尚不流行不赶时髦就是“土”;但我们在宣传一种健康的、地域性的、生态的食品时也会用到“土”,比如“土鸡蛋”“土特产”等,甚至也会延伸到情感等领域,比如“土味情话”等。

可以说,土和土地,从大的方面可以上升到国家的象征,从小的方面可以沉入作为个体的人的内心。

2

不流动的特点

费先生比较了农业社会与游牧、工业社会的不同。农业社会因为土地无法迁移而世代定居。

“村子里几百年来老是这几个姓,我从墓碑上去重构每家的家谱,清清楚楚的,一直到现在还是那些人。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上的,一代一代的下去,不太有变动。”

虽说中国人口变化很大,但一般情况下村落里的姓氏结构变化则不是很大。因此这种稳定的居住模式会带来文化上的内部认同。

比如“老乡”“同乡会”等地缘概念带来的差序格局就会比较明显。这一点,我想不论是城市或乡村的高中生都会有所体会。费先生在后面的《血缘与地缘》这一章中还会阐述。

另一方面,当有人离开这样的稳定的生活,就会被称为“漂泊”和“漂泊者”,有“北漂”“老漂”等群体。漂泊的人就会产生“乡愁”。而乡愁就是这种对熟识的生活的迷恋。

“ 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在现当代文学作品中,常常有“乡愁”的表达。在台湾的余光中会表达对“大陆”的乡愁和思念,沈从文会表达对“湘西”的乡愁和思念,郁达夫在日本会表达对中国的乡愁和思念。很多作家会将自己童年或青少年时期生活的地方作为创作的“根据地”,其实也是文化的稳定性带来的安全的创作。当代作家比如刘亮程、乔叶、李娟等,创作中都离不开自己的乡土。

在阅读理解中,需要更多去体会作者的这种情愫和表达方式。

3

熟人社会

由于不流动的特点,因此“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在这里,费先生提出了两组核心概念,“礼俗社会”VS“法理社会”、“有机的团结”VS“机械的团结”。

熟人社会是一种“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这种社会是一种“有机的团结”;而陌生人的社会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这种社会是一种“机械的团结”。

也就是说,在熟人社会里,因为大家之间长期在一起生活,彼此熟悉,彼此信任,彼此有一些共同的原则,但这些原则不需要明确说明,而是通过一些社会礼俗的互动来反映。而且,乡土社会中人与人的交往是整体的,涉及从生到死的方方面面,不单单是教育,也不单单是生产,也不单单是吃喝等,所以这种结合被称为一种“有机的团结”。

反之,在陌生人的社会里,大家没有这种长期磨合的阶段,但为了某个共同的目的或利益,大家需要指定相应的规则,并明确,称之为“法理”。而且,这种社会模式的人的交往是出于某一个或某几个明确目的,比如同事之间主要是工作交往,那么私人的生活等都可能会是隐私;比如某个教育者的群体可能更多谈论的是教育。

现在我们城市里的社区,与乡村的村落有很大的不同。社区的群体之间是因为地理位置或教育资源或医疗资源等目的性资源而聚居在一起,而乡村的村落不是因为这些资源,而仅仅是因为我的父辈们在这里所以我也在这里。

费先生在这里提到的这两种社会的不同,与他后面要讲到的礼治秩序与社会结构等密切相关。

4

结语

费孝通先生在本章的最后说到:

在我们社会的急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于是,“土气”成了骂人的词汇,“乡”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

这里谈到了乡土文化在现代社会进程中的不适应。这种不适应需要辩证分析。乡土文化和乡土生活方式也是一定社会阶段下的产物,不一定适合现代社会。但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并不是截然分开的,从物质到精神,都不是二元对立。

所以,高中生阅读《乡土中国》这本书,不仅仅是理解差序格局、礼治秩序等的具体理论内容,更重要的是建立一种理论上的学术意识和实践上的文化多元意识,为以后的学术研究或日常生活构建一种理解他人、理解他人生活的态度和认知。后者比前者更重要。

费孝通先生既是社会学奠基人,也是文化人类学奠基人。他的博士论文《江村经济》就是一本人类学方法研究中国他以人类学的方法对江苏吴江一个村庄——开弦弓村调查研究,对开弦弓村的地理环境、村民的家庭结构、经济生产方式、财产分配与继承等进行了详细描述,展现我国传统农村社会的深层结构和功能。

因此,《乡土中国》不是简单的学术观点,体现的更是一种对文化多元性的包容、理解和客观阐释的态度,能让我们平等地去理解与自己文化不同的他者文化,或者更为理性的去看待文化的连续性与变迁。比如我们看到长辈在城市阳台种菜的行为就会多一些理解,对某篇带着乡土气息的文章也会更加容易理解等。

或者说,学习《乡土中国》,也许有助于理解文化的多元性。在城镇化高速发展的当今,我们应该更多从文化的角度去理解中国的乡土性,理解中国城乡的变迁与连续,减少歧视,减少不必要的优越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凌云读书:费孝通《乡土本色》
重构后乡土文化 助力新乡村振兴
文化的基因在乡土社会,现在城里都是钢筋混...
乡愁无价
【大话村志】一部村志的“五观”
有“家”无“乡”是一种怎么的体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