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科普时报」人真的能“吃土”吗

「科普时报」人真的能“吃土”吗

科普时报 2020-08-21 15:25:32

□ 丁海峰

宠物在幼年阶段,如果缺少微量元素,会有啃墙皮、啃砖头、吃水泥地、吃土的行为表现,很多人简单地认为它们在“缺啥补啥”。但是如果你的宠物是个公鸡,它吃点石子啊、土啊什么的,就不要带它去医院了,吃土确实已经证明对禽类的消化有利。

人类起源于非洲,非洲人与土地互动的历史最为久远,也因此对于土地的情结最浓重。在非洲的很多地区至今还保留着吃土的习惯。

非洲文化中对土地的尊重和崇拜占据主流,当地人认为,需要从泥土里获取营养和精神。而且土地是女性的象征,所以生育期的女性尤其要吃土来补充营养。非洲一些地区会用黏土来治疗霍乱、痢疾等疾病。

要获取这种营养和精神,需要取用埋藏在深处的特定类型土壤,去掉杂物,再加水和成泥浆或者泥团,讲究的还会用火烤干来杀死病菌。不同的地方吃土的方式也会有不同,肯尼亚会把要吃的土掺进日常所吃的木薯、玉米、土豆、香蕉饭当中,做熟后一起吃下去。海地一些地方会把土做成泥饼用太阳晒干,在安什的当地市场10美分可以买5个泥饼。

在非洲,吃土是一门技术活,讲究配方和工艺,找土、掺土的配方并不是每个人都懂的,那是许多部落和家庭的秘密。随着与现代文明的交融,粮食的日益丰富,以及卫生习惯的普及,非洲吃土的人越来越少。

中华民族同样崇拜土地,但对土地的热情还未达到非洲如此狂野的程度。当然,中华文明讲究天地人三合一,土壤这种接地气又独特的物质,肯定或多或少地进入了我们的烹饪里。

实际上,土壤在中国人的餐桌上扮演的角色是比较多元的。看过金庸小说的读者一定对洪七公最爱的叫花鸡充满向往,而叫花鸡这种用泥土包裹之后烹饪的方式,在很早以前就已经出现了。

据《周礼·天官冢宰》记载,周代有一道菜叫“炮豚”,就是烤乳猪,一样是用黏土包裹着去烤。这种独特的烹饪手法能有效地留存食材的水分,使肉类滑嫩多汁,并充分吸收调料的香气,让人垂涎欲滴。

叫花鸡是借助非牛顿流体形式的泥作为烹饪介质,当土壤以固体粉末形式出现时,同样也是不错的烹饪辅助工具。

喜欢食用坚果类休闲食品的人,一定都享用过山东炒货,各种瓜子、花生香气馥郁,冬天坐在炕头上边吃边聊,越吃越暖。炒货店在烹制时喜欢用河沙作为加热介质反复翻炒,坚果在锅里旋转跳跃、均匀受热,保证熟透而不糊。

我们通常所说的土,特别是吃起来不是特别牙碜,单个颗粒直径在0.005毫米以下,属于黏土。而随着颗粒直径的增大,在咀嚼的时候,颗粒物质和牙齿的摩擦越来越剧烈,让人感觉不舒服。馒头主要成分是淀粉、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分子直径都是在纳米级,远小于黏土的颗粒直径,超过了人的感知范围,所以咀嚼和吞咽起来比较舒服。

人类的牙齿和舌头进化了这么长时间,数百万年进化出的进食本能充分保障我们摄入对自己有用而且安全的食物。

至于土地母亲,我们一直深爱着,偶尔吃一下调节生活情趣,唤醒对远古的记忆没准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作者系大视野教育集团科技创新教育事业部策划经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非洲人为什么要吃土?
非洲孕妇为了补充营养,竟然将这种土块当零食?
乡土菜升级刷3.0版|叫花鱼叫板叫花鸡|女大厨巧做银丝卷...你选了吗?
老外遇到“这种”中餐,愁的直挠头,默默尝了一口:这土没放盐?
世界各地神秘的食土现象
“夯土”技術:全球最富特色的15座土制建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