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它是书法界的“活化石”,还原“二王”真实笔法,董其昌:千年尤物

魏晋笔法一直是学书者的梦想,它婉转多姿又遒逸沉着,一提一按全都具备艺术风姿,千百年来一直被后人追寻琢磨,可惜魏晋距今已过1000多年,传世真迹依稀可数。

尤其是王羲之所在的琅琊王氏一族,传世作品要么是拓本,要么经过后人高清复刻,样貌与神采早已“改头换面”,失去了精髓和艺术的生命力

因此大家只能从取学他的后人法帖中去窥伺,但这些作品带有书家独创技法,跟时代艺术风采,难以还原魏晋的萧散遒逸之美,让人遗憾不已。

其实学习“琅琊王氏”一脉的笔法,其他族人的作品一样精湛优美,用笔功力深厚而生动,也能体会到典雅中庸的艺术风姿。

并且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中,还确实藏有一卷魏晋时期的真迹,流传了1600多年,堪为书法界的“活化石”,此作就是王珣的《伯远帖》。

王珣是王羲之的侄子,继承家传笔法,此作是它唯一的传世真迹,当时他被调任江西南昌任豫章太守,心中忧郁惆怅,并不想前往任职,于是在愤懑情绪催使下,他给堂兄弟王穆写了这件书信。

全文共计47字,采用绞转笔法,十分率真天然,着墨处与节奏清晰可察,例如“珣顿首”、“优游”等处,情绪激动时,墨色就较重,呈现凝重质朴的气息。

“永”“伯”等字,继承王羲之的秀逸潇洒,清逸而润丽,颇为古淡优雅,在章法上此作顾盼生情、疏密有序,领悟到活泼秀逸、凝炼劲健的精髓,追求从容不迫、宁静致远的境界,重现文人雅士清洁孤高的气质。

乾隆十分欣赏这件《伯远帖》,将其与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珍藏于三希堂之中,并在卷首题“江左风华”四个大字。

卷中还有历代名家题跋,和董邦达绘制的《林下萧散之致》图等,例如董其昌就曾称赞此作曰:“既幸予得见王珣又幸珣书不尽湮没得见吾也。长安所逢墨迹此为尤物。

他认为此作是货真价实的真迹,字字精彩绝伦,当为书坛的“千年尤物”,这点启功也赞同,他曾对着窗户仔细研究,确认为真迹无疑。

如今《伯远帖》成为故宫仅在20159月,展出过一次的“秘宝”,位列中华十大传世名帖”,号称“天下第四大行书”。

虽然此作仅有47个字,但它却生动还原“二王”的真实笔法,墨色润丽,结构畅通有序,时常临摹,可以学到魏晋俯仰开合的笔法变化,掌握意趣横生的书法精髓。

从而使自我书法自然从容,不再僵硬呆板,难得精髓,进入中和生动的艺术境界,若能将47字全学会,之后临摹晋唐法帖时,就能轻松领悟、体察入微。

经多方努力我们对王珣的《伯远帖》进行超高清复刻采用博物馆级别,12色超高清微喷复刻工艺对比原作进行1:1还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仅存的1600年前行书真迹,是魏晋书法的“活化石”,一件顶王羲之5件
图解王羲之14条笔法,精髓啊!
几张图,让你快速了解王羲之的14条笔法精髓!
碑帖欣赏:董其昌书法真迹《行书宋之问诗》...
从宋四家排名论辩看苏黄米蔡对明代书法的影响
读懂此帖,你才能读懂王羲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