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他是行书发明者,钟繇王羲之都学他,如今却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名字!

书法有五体之分,即篆、隶、楷、行、草,其中楷书是最通用的字体,我们小时候学写字,基本就是由它入门的。篆书、隶书和草书虽然各有各的美,但不论书写、欣赏还是辨识,都有一定难度和门槛。所以,总的来说,楷书、行书的风靡程度稳居“五体”前二。

相较于楷书的工整细致,行书书写起来既能保证速度,又颇具美感和变化,历来受到大家推崇,还产生了“天下十大行书”。据实而论,如果平时写字只能用楷书,那写起来是比较累人的,行楷结合或者行书为主,则是兼顾便利性和释读性。

说起“行书”,您可能会想起“二王”、米芾、赵孟頫这些宗师,但是他们在此人面前,只能说是“小学生”,他就是刘德升。刘德升被誉为“行书鼻祖”,但今天的人们几乎都不知道他。“行书”一词最早出现在西晋卫恒所著的《四体书势》:“魏初,有钟、胡两家为行书法,俱学之于刘德升”。

除了钟繇、胡昭,卫夫人、王羲之、王献之也都学过他,历史上诸多典籍都有记载。唐代张彦远就说:“行书者,刘德升所造也,即正书之小伪。务从简易,相间流行,故谓之行书”“以造行草擅名。虽以草创,亦甚妍美,风流婉约,独步当时”。

刘德升,字君嗣,东汉晚期出生于颍川(今河南许昌),他是东汉桓、灵二帝时期首屈一指的大师。他的行书与我们目前看到的成熟的行书不一样,而是一种未脱隶意、融合章草、楷书的面目,笔画婀娜多姿,也被称为“纡书”。

胡昭和钟繇学习刘德升的“纡书”,形成了两种风格,即“钟瘦胡肥”,而羲献则在刘德升基础上将行书笔法推向成熟,形成了妍美潇洒的新风。刘德升创造行书,顺应了书法史发展潮流,篆书、隶书字形讲究规整和平衡,常有规矩方格限制,而行书则打破了这种“沉闷”。

上层社会的需求,书写工具和纸质的改善等因素也加速了这一字体的诞生。“便书”“狎书”都可以视为“行书”的先驱,刘德升身处上层,地位高、物质条件丰足,能在这关键时刻充当“行书”从其他字体中分离的关键人物。

可惜的是,如今刘德升已无作品传世,但我们仍然要记住这位书法家杰出的贡献,不让他埋没于历史尘埃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郭沫若:东晋没有成熟的楷书!网友:胡扯!
行书的起源和发展
汉代行书的产生
笔记版|黄简讲书法:801认识行书
想要做一位行书大家,小楷绝对是最见功力的衡量标准...
天下第一、第二、第三行书都是谁写的?|汉字发展史(8)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