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赵孟頫“临终遗作”,美的不可方物,启功学了几十年,没他一成水平

赵孟頫书法被骂“媚俗”,已经是见怪不怪的事情,之所以出现这一类评价,一方面因赵孟頫“贰臣”之举,另一方面,则受到他的书法风格影响。

赵孟頫乃赵匡胤的后代,继承了南宋皇室的艺术思想,追求研媚流逸之态,自幼临摹宋高宗的法帖,笔画力量感、筋骨气力不足,难以撑起表层血肉。

所以他早年的作品,乍一看优美生动,细细品味时,却略有俗气、腻味之感,好在中年之后,赵孟頫好友鲜于枢,发现他的问题,建议他临摹晋唐法帖。

自此,赵孟頫高举“复古”大旗,取学于王羲之、智永、陆柬之、颜真卿,杨凝式等人,深谙“二王”笔法,通悟醇和遒劲的内力,水平日益高超。

而且最重要的一点,赵孟頫临摹了李北海的法帖,俗话说“右军如龙,北海如象”,李北海的字雄厚磅礴、大气沉着,内在力量感十分强悍。

因此,赵孟頫晚年的作品,完全消除了“俗腻”之病,不仅用笔稳健从容,字体框架刚健洞达,与外形的润丽血肉相辅相成,格调也变的醇和温雅。

譬如他临终前写的行书“遗作”,达到生平“巅峰之境”,美的不可方物,此作就是《昼锦堂记》,乃欧阳修创作的记事散文,全篇共计500余字。

抄写此作时,赵孟頫已经67岁,处于通会之际,完全参透“古法”,以及中庸儒和的传统意趣,卷中行笔畅快从容、干脆精到,为了保持气力,多用中锋。

当然少不了侧锋的辅助,加入灵动活泼的氛围感,时而流利潇洒,防止此作太过浑穆,字字刚柔并济、雍容华美,气韵温迈冲和,尽显沁人心脾、舒畅通达的氛围感,强过早年的书法千百倍。

据文献记载,乾隆帝痴迷“赵书”,这件《昼锦堂记》临摹了数百遍,启功也推崇“赵字”,曾引用柳公权、孙过庭的评价,称赞曰:“可知姿媚、丑怪,与夫雅俗,亦各随仁智之见耳。”

虽然启功学了“赵字”几十年,可没有他的一成水平,由此可见“赵字”的精悍,时常临摹此作,可以强化用笔的稳健性、气力,还能兼得秀逸俊丽的美感,同时沉淀自我书法的气质,脱去浮躁、散漫之病。

真迹收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经多方努力我们对赵孟頫《昼锦堂记》进行超高清复刻,采用博物馆级别,12色超高清微喷复刻工艺,对比原作进行11还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起读帖
赵孟頫书法《十札法帖》(52P
赵孟頫书法第一法帖
赵孟頫书法第一法帖!喜欢的赶紧收藏吧!
赵孟頫书法真迹欣赏
【转载】赵孟頫书法真迹欣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