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秋季养生的秘诀,都在《黄帝内经》里

九九重阳,晚秋时节

登高赏秋,晾晒秋收

传统民俗大都顺应时节,“顺应天时,调养身心”更是古老而经典的智慧。《黄帝内经》非常重视天人合一的养生,在《素问》部分的第二篇《四气调神大论》里,就详细论述了四季养生的要点。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飱泄,奉藏者少。”

《黄帝内经》

“容平”是对秋季的总体描述,秋季气候没有酷热、严寒和极端的变化,相对稳定,自然界草木丰收成熟,一派从容平定的景象。

“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是指随着秋季加深,气候出现动态变化,天气清肃,秋风逐渐紧急,而草木渐渐凋零,大地一片明净。

顺应季节变化而养生

我们要怎么做呢

 AUTUMN

早卧早起,与鸡俱兴

在起居上要“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古时鸡鸣而起,昧旦(天将明未明之时)而朝。“鸡鸣”指的是十二时辰的丑时,对应的是现在的凌晨1点至3点。

鸡鸣头遍一般是在丑时,后来人们多到鸡鸣三遍,也就是清晨5点左右起床。天色渐晚,鸡要回窝睡觉了,人们也差不多该休息了。

总的来说,就是秋季日常起居要早睡早起

养神定志

秋季需要养神定志,保持安逸宁静,保持肺气清净。秋季草木凋零,使人的阳气收敛,这时要收敛养护神气,保持意志安定,从而适应季节的转换。

秋季在五脏(心、肝、脾、肺、肾)中与肺相应,肺在五志(喜、怒、思、忧、恐)中与忧相应。面对秋季的肃杀,要保持心境平和,使肺气清净;不要忧伤过度,损伤肺气。

《红楼梦》中,林妹妹面对秋天,写下“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忧思郁结以致她睡眠质量差,咳嗽也愈发严重了。

诗豪刘禹锡劝慰大家“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虽几经贬谪,一生坎坷,但是刘禹锡保持心境豁达,依然到古稀之年才逝世。

注意养生护肺

如果秋季不注意养生护肺,冬季就容易发生泄泻,会导致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无法被良好吸收,难以滋养奉藏。

“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

“大肠手阳明之脉……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

《黄帝内经》

为什么不注意养肺会导致泄泻呢?在《黄帝内经》中有说,肺经与大肠经互为表里,因此肺与大肠功能相互影响。

寥寥百字,洞穿经典文化,道破养生真谛。顺应天时,调养身心,历经千年,仍然言之有理,行之有效。

《黄帝内经》里还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论述,更是宏观辨证,从纲要上把握四时养生的不同。

  九九重阳,适宜养秋   

本文作者:高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经典(3):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秋三月
黄帝内经背下来,只需看这3分钟
黄帝内经学习分享35——不要错过秋天,这是一个重头再来的季节
倪海厦《黄帝内经》笔记(十三)第二篇·四气调神大论
《黄帝内经》四季养生 —— 秋季养生
每天学一点《黄帝内经》秋冬两季养生篇!快快收藏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